代偉
摘 要:眾所周知,當前我們的初中階段教育改革正在不斷推進中,課堂教育方法的探索正在不斷進步,實現教育方法與教學質量的統一也成為了教育改革不斷深化過程中的重要一步。在我們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中,我們引入了多種方法導入歷史課堂的教學理念,在這種理念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也因為方法不健全,經驗欠缺等原因,造成了課堂導入質量不好,效率不高的問題,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導入質量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面臨著什么樣問題,我們又應該如何解決呢?我們在本文中便針對初中歷史課堂導入質量的問題展開相應的研究與探討,以總結經驗,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導入;提高質量;
前言:歷史課堂從其自身的組成上來講,其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內容,較長的時間軸,較大的范圍,我們在提高課堂導入質量中,一定可以挖掘出大量的資源,利用好這些資源,我們提高歷史課堂導入質量的工作就事半功倍了,除此之外,我們應該以學生為本,以課堂結構優化為手段,在提高課堂導入精準度,提高歷史學習的關聯度的基礎上,提高歷史課堂導入質量[1]。
一、當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取得的成就以及歷史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
我們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發展過程,我們在長期教學過程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初中歷史教師,積累了寶貴的歷史教學經驗,形成了良好的歷史教學氛圍。在教學改革推進的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改革開端。但是,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我們也逐漸暴露出了導入教學流于表面,問題導入教學效果差,導入方法單一,缺乏創新,導入內容孤立,與其他內容和模塊聯系不深,課堂導入過于重視學生自身的體驗,導致教學效率無法提高等等諸多問題。
二、提高初中歷史課堂導入質量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同學們歷史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歷史課堂導入質量的問題就是吸引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一個過程,在我們的日常歷史導入教學中,導入質量出現問題,就是體現在我們的學生興趣沒有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沒能有效提升。因此,通過提高導入質量,可以更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同學們的歷史學習興趣[2]。
(二)有利于順應教學改革需要,提高同學們的歷史素養
我們的歷史教學改革的要求就是要求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營造良性的歷史課堂生態,通過我們提高歷史課堂導入質量,我們提高了學生的歷史素質,也活躍了課堂氛圍,培養了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因此,它有利于順應教學改革需要,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三、提高初中歷史課堂導入質量的措施
(一)做好問題導學,循序漸進的導入課堂問題
問題導學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用問題啟發學生思考,用問題吸引學生興趣,用問題打開課堂局面,用問題延伸課堂內容,由易到難,由簡入繁,在循序漸進地導入問題的過程中,我可以在學生的思考和總結中,結束一節課。而提高課堂導入質量的關鍵點就是要做好問題的設計,問題如何能吸引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貼切課堂內容呢?這就要求我們以課堂內容為主要依據,掌握好課堂節奏,設計課堂問題。例如,在我們華師版初中歷史課本中的秦帝國的興亡一課中,我們陸續向學生提出了“大家知不知道兵馬俑啊?同學們對兵馬俑有什么理解啊?”“那么,秦兵馬俑是秦國哪個時期創造的呢?”“誰知道秦帝國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大家知道商鞅變法嘛?”“商鞅變法中有什么故事呢?商鞅變法有什么內容呢?”“商鞅變法對秦帝國的意義是什么?”“秦帝國的輝煌為何如此短暫呢?”等等,我們啟發學生思考問題,解答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使同學們了解了課堂內容。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加強師生互動,提高課堂導入的指向性
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不夠,和同學們缺乏交流和互動,我們也許對班級的整體情況有比較詳細的了解,但是我們往往會忽略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導致我們在教學導入中很容易存在狂轟濫炸的情況,不利于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我們可以嘗試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需要,讓學生自己參與到導入教學中來,從而提升學生整體的課堂導入效果,提高課堂導入質量[3]。
(三)課堂導入應當切合學生的興趣點,探索故事導入法
我們大家都知道百家講壇,有一些歷史學教授,他們的歷史講述往往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我們許多對歷史感興趣的同學,其興趣點往往來源于那些精彩的,戲劇化的歷史故事。那么,我們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有些孩子對歷史不感興趣,但沒人會排斥故事,對歷史不感興趣,來源點也主要是我們的導入教學不夠引人入勝。因此,我們的歷史教學應當切合學生的興趣點,探索故事導入的方式[4]。例如,在我們華師版初中歷史課本中的兩宋新格局和多民族政權并立中,我們會向學生講述“靖康之變”,講述它與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楊康”的關系。還會向同學們講述十二道金牌召岳飛的故事等等,從另一個側面讓同學們了解一個全新的歷史,向同學們展現真正的歷史的無窮魅力和埋藏在其中的無窮的精神寶藏。
(四)課堂導入不應孤立,應當舉一反三,前省后查
我們知道,歷史從來都不是孤立的,歷史是伏脈千里,左右構建的。比如,中國的百家爭鳴時期,正是希臘成為西方人文精神濫觴的過程,戰國時期的各國改革中出現的土地問題始終存在于中國封建社會的各個階段,實際上,在王朝興衰中,土地規律就不斷輪轉。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我們的歷史導入,可以先進行歷史回顧,通過中國歷史的伏筆和世界歷史的相關性進行導入,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也提高了歷史課堂的導入質量。
總結:雖然我們的歷史課堂導入質量的提升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的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是,我們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們的歷史課堂導入質量一定能取得越來越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任學倩. 試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導入法探討[J]. 好家長, 2017,78(33):111-112.
[2] 朱文海. 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的有效性[J]. 情感讀本, 2017,(33):44-45.
[3] 薛仲夏.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課堂導入方案的設計[J]. 好家長, 2017,65(75):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