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旭錦
摘 要:小學數學作為一個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等數學素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得到重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農村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由于農村和城市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差異性,所以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農村;小學數學教學
引文:自新課改頒布推行以來,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學逐漸受到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成果。但是由于一些現實因素的客觀存在,使得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緩慢甚至受到制約。農村地區在師資隊伍、基礎設施建設、學生綜合素養等方面都與城市地區有很大差距,而農村教師們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這種條件下提高教學質量。新課改要求教育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不但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將分析當前我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策略。
當前我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師資隊伍建設落后
就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來說,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育尚未成熟,自主學習的能力較為欠缺。再加上農村地區的教學資源匱乏,可供學生學習的資源非常有限,因此教師發揮著組織引導、答疑解惑的重要作用。一個學校或地區的教學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資隊伍,而我國農村地區的師資隊伍建設落后正是我國農村地區教育發展緩慢的重要因素。師資隊伍的“老齡化”現象嚴重使得教學缺乏活力和創新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由于農村地區教師缺乏外出進修和學習的機會,不能及時獲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教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與時俱進、追求上進、和終身學習的思想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單一化
從教學方式上看,農村地區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仍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即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不斷向學生輸出知識,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不斷進行知識輸入。這種“填鴨式”教學過程單一且枯燥,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素質教育提倡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以人為本,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教學內容方面的缺陷主要體現在教師講課只關注課本上的知識而不關注課外內容的拓展。如在四年級下冊《認識多邊形》一節,除了本節中提到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外,教師還可以拓展講解其他平面圖形,增加學生對平面圖形的了解和感知。此外,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缺乏完整的教學環節的設置,教學活動的開展缺乏指導性就容易導致教學工作出現漏洞,制約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新課改下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眾所周知一個學校的師資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的教學質量,面臨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師資隊伍建設落后的現狀,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勢在必行。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應該“雙管齊下”,從兩個方面同時進行。第一個方面是要加強對人才的吸引,通過政策優惠等手段吸引人才,為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增強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活力和創造力。第二個方面是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訓教育,給予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更多聽課學習的機會,加強農村和城市小學數學教學的經驗交流,給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帶來更多可能性。同時也要加強農村教師的德育工作,樹立追求上進、甘于奉獻的教師品格。
轉變教學思想 優化教學方法
當傳統教學思想已經落后于時代,制約或阻礙教育的發展時,教學思想就必須與時俱進地進行轉變升級以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和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與當前我國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宗旨是相悖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為教學目標。推廣啟發式教學、課內外結合的開放式教學、注重能力發展的教學等新式教學法。由于農村地區的教學資源十分有限,不能做到將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全部推廣到課堂上,所以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受到一定限制。但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創設情境學習等其他有效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國正在推行的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學方法,與個體學習不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集體學習方式能夠做到將個體學習和集體學習的優勢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團隊意識和合作探究能力,這種教學方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新課改所倡導的“提高綜合素養”的要求。如在《圖形的運動》一節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用粉筆盒等教具進行平移和旋轉的運動,讓學生根據以上情境,帶著問題和思考開始課堂教學即情境教學法。
關注學生心理 優化評價機制
根據調查研究,很大一部分農村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受其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農村地區的學生受家庭環境和教育環境影響容易產生自卑等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對學習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課堂發言不積極、不敢回答問題、不善于和同學合作探究等。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狀況的觀察和疏導,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加強溝通交流,使學生在樹立起自信心的基礎上增強對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良好的評價機制對小學數學教學特別是農村地區來說十分重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評價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心理,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語言和恰當的肢體動作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意愿。
結語:綜上所述,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在當前階段仍有一些問題存在,但新課改背景下加強農村地區教學質量的提高勢在必行,這不僅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廣大農村小學教育工作者要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同時繼續探索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途徑,促進我國農村地區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繼明. 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63-164.
[2]胡景堂,劉寧寧. 論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現狀與方式探索[J]. 學周刊,2018(28):51-52.
[3]連布澤仁.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