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蕾霖
摘 要:小學階段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成為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所需要思考的問題。圖畫教學法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具有直觀、形象及簡潔的特點,同時還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及心理發展規律,通過圖形可以實現數形轉換,進而將復雜的數字清晰的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內化吸收。本文將系統分析小學數學中圖畫教學法的價值及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圖畫教學法;策略分析
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及邏輯性,但是小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這樣便產生了矛盾。為了有效解決此矛盾,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利用圖畫教學法的特點,輕松愉悅的幫助學生解決復雜的數量關系,進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中圖畫教學法的價值
可以讓抽象的數學文字變得生動形象
小學數學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是非常難的,但是圖畫教學法則可以降低數學學習難度,讓抽象的數學文字“活”起來,這樣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不僅能夠輕松理解并掌握,還可以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講解“一條繩子減掉一半,再減掉剩下的一半,還剩3米,那么原來的繩子有多長呢?”,此問題涉及到兩個步驟,即兩個“一半”,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弄清楚其中的含義呢?若僅僅依靠教師的口頭講解,即便講的非常漂亮,學生因思維的限制仍然不一定可以全部明白,在這種情況下便可以使用圖畫教學法。當教師畫完對照圖后,引導學生分析兩個“一半”的含義,這樣學生便可以清晰了解題目所要考察的內容,最終可以快速的進行解答。圖畫的作用是語言所無法取代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善于利用圖畫開展數學教學。
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圖畫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著獨特的魅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積極主動的去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若小學數學教師單純運用語言進行講解,對于小學生而言必然會顯得抽象難懂,因此可以從他們生活實際出發選擇一些圖片,結合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圖畫。這種方式學生不僅會感覺到親切熟悉,還會格外認真投入,通過觀察再由教師逐漸講解角的特征,這樣便可以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進而讓學生牢牢記住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可以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擾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易于形成思維定式,為了有效解決此問題,可以運用圖畫教學法。數學問題經常會出現多余信息進行干擾,這個時候就需要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排除多余干擾信息尋求正確解答方式。例如:有14人要乘船渡河,現在來了9個人,有四個為男生,第一問:請問還有幾個人沒來?當初步面對此題目時,部分學生甚至會不知所措,面對題目中所出現的三個信息不知要怎樣解決。這個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畫圖的方式來標注題目中所給出的關鍵信息,即14人要乘船渡河,來了9個人,4人為男生,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通過圖示的方式學生們便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各種數字之間的關系,最終便可以輕松排除干擾項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引起學生重視干擾項的存在。
小學數學教學中圖畫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圖畫教學法低年級應用策略分析
小學低年級階段,圖畫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一年級時無論初步的認識數及比較數的大小,均是運用圖畫的方式進行呈現,學生們則可以通過圖畫快速掌握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而對數學產生極大的興趣。到了二年級開始接觸乘法知識,學生們初步面對此概念時會較為困難,因此可以利用圖畫教學法引導學生認知抽象的乘法概念。例如:在教學“2X3”時,為了與“2+3”進行區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為學生畫出3組蘋果,每組兩個,然后再畫上兩組蘋果,一組兩個,另一組為三個。學生們通過圖畫對比便可以清晰的認識到乘法與加法之間的區別。當后續乘法教學開始接觸大數字后,如“5X7”時,再在黑板上畫出相對應的圖畫,引導學生“7+7,連續+5次簡單,還是5X7簡單”,這樣學生便能夠理解乘法的含義與價值。除此之外,再教學除法時,仍然離不開圖畫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圖畫教學法中年級應用策略分析
當學生步入三年級時,運用圖畫教學法的教學內容便會增加,如三角形、四邊形等簡單的幾何教學,還有認識方位的內容均需要運用圖畫教學法。尤其是三角形,它分為直角、鈍角與銳角,通過圖畫幫助理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迅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其次在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時,不僅需要運用圖畫教學法,還需要利用有一些繩子及細線等輔助教具,幫助學生加深對周長概念的理解。最后再教學“路程與速度”相關問題時也需要運用到圖畫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長線代表距離,之后為學生展示各種路程與速度問題,這樣學生便可以輕松的進行理解,如相向而行與相反而行問題。
圖畫教學法高年級應用策略分析
當進入了高年級后,學生已經開始接觸分數與百分數,這些數學知識與其它知識相比較抽象性更加,因此若需要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分數與百分數的概念,需要運用圖畫教學法。雖然分數的意義與除法類似,但是除法是一種計算方法,而分數則是數量的呈現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正方形表示“1”,之后再將正方形分成若干份,如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其次在比較分母不同、分子相同的分數時,則可以運用圓形來進行直觀展示,將一個圓分為四份,每一份的大小差異便會非常明顯。類似的內容有許多,圖畫教學法均可以有效解決教學重難點。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中圖畫教學法具有著重要的價值,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圖畫教學法不僅讓抽象的數學文字變得生動形象,還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概念的理解與記憶,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沈亞. 妙法由“手”生 銜接自天成——淺談“比比畫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踐研究[J]. 小學教學研究, 2017(34):52-54.
[2]楊志榮. 淺談畫圖法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的作用[J]. 吉林教育, 2015(20):88-89.
[3]姚春霞. 妙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方法淺談[J]. 小學教學參考, 2012(8):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