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師生關系;尊重信任;學習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011-01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普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發生轉變,對教師處理師生關系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農村小學的師生關系建立更應該受到重視。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為教學質量保駕護航。在小學農村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良性發展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積極的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由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1.充分尊重信任學生,維護學生的尊嚴。
人與人的交往少不了相互尊重與信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是如此。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的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尊、以教師為主的教學觀念,維護學生的尊嚴。小學生的性格發展具有共同點也有差異點。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尊重小學生該發展階段的特點,并從差異性著手,充分的尊重學生之間的不同。在課堂上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發揮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讓小學生愛上數學課堂。比如,有的小學生在課堂上因膽小不敢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應相信學生在不緊張的情況下,是可以正確回答問題的。教師可先選擇一些難度較低的數學問題,請這類學生回答。通過循序漸進的課堂互動,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讓學生獲得自信。接著,教師再進一步的夸獎學生回答問題準確,希望學生繼續努力。這樣,教師做到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學生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來。還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違反課堂紀律,打斷教師思路。對于這類學生,教師要做到不在班級同學面前責罰學生。小學生活潑頑皮是天性,教師應在課下耐心的教導,給學生講明擾亂課堂秩序的害處。這樣不僅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還能讓學生從心底感恩教師的對他的體諒和尊重。教師在教學中維護學生的尊嚴,對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不可少。
2.打造學習共同體,師生共同進步
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始終是處于一個主導的位置,學生是一個追隨者、學習者的位置。教育家梅貽琦先生形容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叫做“從游”。這里把教師比作大魚,把學生比作小魚。在知識的海洋里,教師作為大魚在前方為學生指引方向、教會他們游水的知識和技能。學生作為小魚,跟在大魚的后面,有樣學樣、漸漸成熟,最終乘風破浪到達成功的彼岸。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高度的普及,傳統的師生關系模式逐漸被打破。即使在農村小學的教學中也配備了基本的互聯網多媒體設備。教師獲取教學資料的途徑增多,內容更加豐富。農村小學生基本家家都有網絡。小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增多、內容也各式各樣,不只局限于書本知識。比如,小學數學課本上的內容并不多,配套的練習也不是很多、難度也不是很大。如果,教師只局限于書本上的教學內容,對于有的小學生來說過于簡單,不能滿足學習的需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教學資料并在教學方法上和教學內容上加以改進和補充。小學生也可以搜集更多的配套練習題,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請教老師。這樣,小學數學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師生彼此促進、共同進步。
3.建立平等理解、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往往強調“嚴師出高徒”。很多農村小學為了抓學生的成績,秉著嚴格管理、嚴格要求的態度來教學。雖然,從短期來看,小學生暫時取得了較好的分數。但是,從長遠來說,嚴格的標準不好把握,如果過于嚴格會使學生在學習中過度壓抑,長期以往不利于學生的心理發展。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既扮演好“老師”的角色,又扮演好“朋友”的角色。一方面,教師應做到以一個寬容理解的心態對待學生。比如學生如果犯錯,教師應該耐心的引導學生,平等的與學生相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理解學生。另一方面,教師應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以一個愉悅的心情給學生上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內學習知識。這樣,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更為自然的與教師進行互動,踴躍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農村小學教師應做到充分的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從學生的差異性出發,維護學生的尊嚴;打造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共同體,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努力構建平等理解的和諧師生關系,促進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以此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讓我國的教學質量在穩重求升,讓我國的教育事業領先于世界。
參考文獻
[1]江萍.讓傳統文化滋養數學課堂——淺議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J].小學教學研究,2019(1):4-8
[2]張衛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完成情感教育目標[C]“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