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如
摘要: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學生心中的難點所在,“寥寥數筆,窮于應付”是當前小學語文作文的真實寫照。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勢在必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興趣
從廣泛意義上來講,寫作是主動提高邏輯能力,高屋建瓴和概括能力,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由此可見,擁有寫作能力對今后成長發展的重要意義。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如何培養小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初步具備一定的寫作技巧,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是新課改以來值得每個教師重視的問題。但目前狀況不容樂觀,作文教學面臨的現狀是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缺少寫作素材,尤其是懼怕心理,更是讓其“談寫色變”倍感乏力,同時,這也是學生作文寫作水平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而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非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改變不可。基于此,筆者將從“激發寫作興趣、積累寫作素材、注重寫作評價”三個角度入手,談一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一、激發寫作興趣
毋庸置疑,古往今來,無數實踐證明興趣是深入了解任何復雜問題和事物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深刻捕捉到學生的心理訴求,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同時,保證作文題目的靈活性多樣性,從而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心理,提高其寫作的主動性。
例如:在上習作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我會給出一個話題“愛”,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的討論交流,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之后,我再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能夠都積極發言,表達自己內心對“愛”的理解。如,讓學生在課堂上以講故事的形式分享自己生活中與家人之間真實的故事,又如,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逐步理解敬愛、友愛等詞的意義。最后,我讓學生將自己所說,所想寫成作文,并讓其自擬題目,方向不限,從而發揮學生寫作的主觀能動性,讓寫作成為學生心中的一種樂趣。
二、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與寫作的關系,大概可以歸結為,高山與流水,可謂“知音”,同時,生活又高于寫作,為寫作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和素材。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基于生活,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樂于觀察身邊的事物,并投入到生活中去,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養成寫日記、做筆記的良好習慣,從而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寫起來也會得心應手。
例如:在上習作課時,為了讓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我會為學生定期開展課外實踐課,讓學生深入生活,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并分享自己的觀察感受,以自己的觀察為參考,寫一篇作文,如“最有意義的一天”“難忘的經歷”“小草”等,從而培養學生對生活敏銳的洞察力,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另外,我還會通過閱讀和日記的方式來讓學生建立豐富的寫作素材庫,如,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欣賞范文,要求學生做好閱讀筆記,摘抄好詞佳句,鼓勵學生以寫日記的方式來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以期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寫作的同時,也能夠形成一定的審美感知力。
三、注重寫作評價
評價也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評價不僅能夠讓學生建立一定的寫作信心,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在教授學生寫作技巧的同時,也要兼顧寫作評價,既要求教師做好對學生的評價工作,也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從而在無形之中讓學生產生競爭意識,不斷超越自身,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上習作課時,為了幫助學生建立寫作信心,我會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仿寫訓練,從仿寫中學到一定的寫作技巧,如“春天,隱藏在那柳樹枝上。那些嫩綠嫩綠的葉芽,像一位少女,亭亭玉立,那么清新、雅致。而那柳條像少女的裙帶,隨風飄舞”,并對學生仿寫的程度做出合理的評價,進而,我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進行即興創作,并將作文以相互交換的方式進行批改和評價,這樣一來,既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與其他學生作文的差距,激發學生寫作動力,也能夠讓學生體驗當“老師”的快感。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學生作文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習慣的最佳時機,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寫作本身的復雜性和個人性注定了寫作能力的提升是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在注重轉變教學方式的同時,也要深刻意識到寫作是一場漫長的成長旅行,它既需要學生具有耐心和恒心,也要求學生有足夠的興趣,學會“苦中作樂”,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建濤.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升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9(27):130.
[2]李長林.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J].學周刊,2019(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