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林

關鍵詞:大班教學;小組建設;分工明確;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092-01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已在全球開始盛行。現階段,班級人數過多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校每班學生人數60多人,這就制約了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因此,需要對班級學生分小組。
1.翻轉課堂的含義及優勢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翻轉課堂模式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催生“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式”是對基于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革。
2.翻轉課堂在大班推廣存在的問題
中國課堂普遍人數過多,教師很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若推行翻轉課堂,如何確保每位學生都提前觀看視頻或閱讀指定材料,如何有效跟蹤學生學習進度,如何組織課堂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而不是漠視旁觀、如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都是需要考慮的。
3.翻轉課堂大班教學小組建設
(1)分組基本原則
第一,座次安排。高中大班教學每班大概有60-70人,每組7-8人左右,可以分為八個組。小組內座位分布對立著,班內小組分布前面可以做四個小組,后面做四個小組,具體見圖一。這樣的排布有利于小組內部的交流協作,班級內部看起來整齊而有序。
第二,組內異質,異組同質 。主要依據學習成績,初建學習小組,在學生相互并不了解的基礎上,依據成績采取一條龍的形式分組,每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B層-C層。一個小組內部ABC三種學生都有,且每組的平均分相近。
第三,除成績外還要考慮男女同學性別的搭配、學生的性格以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等諸多因素。
(2)小組內分工明確
小組建立以后要使每個人都有事做,每個成員都要有主人翁的意識,此時可以選取一名學習組長,學習小組長作用十分重要應具備①能組織:有很強的組織和協調能力,要有服務同學的意識,善于及時肯定、表揚、激勵成員;②會表達:有很強的口頭表達能力;③學習好:學習成績應該良好以上;④負責任:要有很強的責任心與集體榮譽感;
(3)翻轉課堂下大班教學學習小組日常運轉
第一,翻轉課堂大班教學的教學環節。翻轉課堂是把時間還給學生。翻轉課堂下學大班教學模式應該是學生先自主預習,然后談論展示。
第二,小組討論。討論什么?組長組織討論、把握討論的時間。討論的是自學及預習過程中發現未解決的問題。討論的是合作探究內容中的疑惑以及達標與進階聯系的見解。如何討論?第一步:由學習組長制定一位主持人(發言人)組織討論,學習組長全程統籌。第二步:主持人按照題目的順序依詢問學生有沒有疑問。第三步:沒有疑問,不在討論。有疑問(不同的答案見解、題目涉及的知識點、選項不理解),這時安排一位會的學生進行解疑,只講一遍。如果還不懂或者小組都不會的知識點和題目,提交給老師。也可以在其他組展示和點評時認真傾聽。第四步:討論完要整理總結知識,注意總結本組好的解題方法和規律。(理科)負責做好討論結果的反饋;并做好展示、點撥的準備。
第三,小組展示。板演展示,展示學生:在黑板展示區域寫上組名、姓名,便于考評。點評學生:(來到講臺前)我代表哪一組點評,首先,先評書寫規范怎樣,再評析答案是否正確。(如果點評者答案錯誤,重新找其他組學生點評)其次,點評者要指出考查考點、并點評展示者的解題方法、思路,也可補充不同的解題方法。最后,總結解題規律,并詢問學生有沒有疑問?
(4)小組文化的建設
小組文化的建設正如我們的班級文化建設一樣,能夠起到凝聚、團結小組的作用。小組文化的建設主要包括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所謂顯性文化是指小組組建后,要求各組在組長的組織下,創新性地給小組起名、設計組徽、制定小組宣言以及奮斗目標(個人、小組、班級)。
(5)小組的評價
小組評價在整個小組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評價或評價不到位的話,那么學習小組就相當于形同虛設。通過評價讓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認真準備,激發學生的競爭和合作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質疑和對抗,讓學生逐步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憑借著它的優勢也逐漸得到廣大教育者的認可,但在高中實際課堂上學生人數較多。因此如何大班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成為很大的挑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小組建設的方案。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2]張紅艷,龍榮培.試析翻轉課堂在國內本土化實踐過程中的挑戰,2013(14)
[3]朱宏潔,朱赟.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