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澤中
摘要:21世紀屬于信息化時代,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題,海練習室教學方法有效,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能夠將抽象的知識以多媒體的形式變得形象簡單,從而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將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效融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并提出具體的多媒體技術應用對策,旨在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數學知識理解與應用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多媒體,初中數學,創新教學,教學應用
一、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尚未完善,但是學生的智力處于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最具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時期,如果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難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改善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現狀,培養學生的數學參與熱情,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理論與概念轉換為動態,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數學知識。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搜集優秀的電子課件,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數學學習資源,具有較強的時效性。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課堂教學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教師應當反思當前教學模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身心發展規律,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拓展學生的思維。所以教師必須科學合理的應用多媒體進行圖片或者是視頻展示,能夠有效的說明數學內容,并且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緩解教師教學壓力
當前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技術有效融合,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習視角,進一步實現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學生的信息交換能力。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函數知識點時,要求學生學會畫函數圖像,但是這一要求對于學生而言,可能會感覺十分生疏。教師便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flash動畫展示,通過畫圖演示學生能夠進行合作交流,并且探討函數圖像的制作要素,教師此時進行適當的點撥,一個看似復雜學生難以接受的知識點便會使學生輕松掌握。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對策
(一)發揮多媒體課件輔助優勢,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多媒體技術在社會發展中已經廣泛應用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教學資源,并且有效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體現出多媒體技術教學優勢,營造生活化課程教學條件,能夠使學生對于數學內容產生興趣,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多媒體播放三角形組成的圖案,使學生認識三角形在此之后進行動手操作,要求學生事先準備好三角形紙片,通過測量與觀察分析對比后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角形有哪些元素構成。通過圖片與紙片分類教師予以總結和歸類,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的鞏固和練習,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知識面,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二)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拓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數學思維方法,數學思維方法依賴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學習就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使思維鍛煉變得更加靈活、高效、形象、生動。例如:教師引領學生學習“二次函數圖像和性質”這點內容,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需要用列表和作圖的方式進行展示,教學過程十分的繁瑣復雜也難以講解清楚。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便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函數值與函數圖像,應用計算機技術快速計算相關數值,能夠節省時間,并且學生也能夠直觀的了解到函數知識,有效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
(三)引導學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思維創造性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造性是衡量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標志,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教師應當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核心課程標準要求有針對性的進行創新性引導,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效結合多媒體教學優勢,充分思考探索發揮創造能力。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幾何圖形》這節內容教師便可以應用flash動畫進行展示,結合地圖上的公路和城市、河流引導學生想象成具體的點線面,引導學生根據客觀經驗,進行抽象思考。通過結合幾何圖形進行實際聯系,應用多媒體技術的綜合處理功能,實現圖文并茂,將其編制為一題多解的教學形式,學生也能夠有選擇性的進行比較和演示。通過比較探究學生會積極思考和探索,進一步加強知識的融會貫通與舉一反三,有效應用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思維開拓,從而突出教學重難點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應用多媒體進行展示,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多媒體是為數學教學提供服務的,無論教師怎樣的善于表達或者是講解都難以將抽象的知識進行全面的展示,但是這部分抽象的知識通常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所以教師便可以有效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過程再現。例如:教師可以應用幾何畫板動態性,引導學生分析探究軌跡的含義;對于一些較為常見的題目,例如,連接四邊形的各邊中點得到怎樣的圖形,雖然這些題目較為常見,但是應用傳統的畫圖方法,教師不僅難以講清楚,也會浪費較多的課堂時間,對于這一情況,筆者建議教師可以在課堂前要用幾何畫板制作教學課件,能夠動態的展示出四邊形變為正方形和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與菱形、等腰梯形等四邊形時,連接四邊形各邊中點得到的圖形變化,能夠使學生有效掌握這一規律。
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切記不要將容易講清楚的知識點作為復雜的教學課件,不僅會費時費力,學生也無法了解到知識重難點。所以教師仍然是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思考和探索,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進行輔助教學,加強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板書的有效融合,才能夠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使學生有效掌握數學學習技巧和能力。
三、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發現當前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進展。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能夠為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所以教師必須要以計算機為基礎,加強數學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效融合,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同時要巧妙應用生活教學情境,使數學內容變得形象易懂,學生也能夠有單純的解題技巧和證明中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學習技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