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慧
摘要:歷史是我國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傳承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科目。它是一個國家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寫照,是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和掌握的。因此,新課程改革中指出,要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實現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高中歷史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提出簡單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創新;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歷史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的廣泛關注。打造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已經是教育工作者探究的重點問題。高效歷史課堂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歷史水平以及對歷史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應用。因此,創新教學方法已經勢在必行。只有教學方法跟上時代的進步,才能構建高效歷史課堂,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高效課堂的定義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建設高效課堂已經是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討和研究的重要內容。高效課堂在于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歷史知識應用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果。
二、現代社會歷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落后
我國的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長期以來嚴重阻礙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創新。很多教育工作者深受其害,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延續的還是舊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采用“填鴨式”和“滿堂灌”,即教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底下聽,只能被動的接受歷史知識,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長期下來,學生對歷史課堂就會失去興趣,教師開展高中歷史教學也會受到阻礙,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應試教育思想觀念已經無法適應于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教學手段單一,不夠靈活多變
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授課往往依靠一面黑板、一只粉筆和一本教科書就能完成一堂授課。歷史本身就是以文字知識為主,教學手段如果不夠靈活多變,就會導致課堂枯燥單調,毫無亮點,也會降低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如今,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步入教學領域,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創新,可是很多教師并沒有合理的進行應用,教學手段依舊單一,以至于對構建高效歷史課堂造成了阻礙。
(三)學生自主性不強,無法主動學習歷史知識
歷史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因此,教師開展高中歷史過程當中,要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高中階段的學生的壓力比較大,繁重的課業讓他們只能關注成績,無法進行深入探索,以至于學生自主性不強,歷史成績和歷史應用技能無法提高。
三、如何創新教學方法,構建高效高中歷史課堂
(一)轉變教育思想、創新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的創新,首先要體現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新上。應試教育思想嚴重阻礙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已經無法適用于高中歷史教學的發展。歷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明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要做到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實現自我思想境界的升華。其次,教師要創新自己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立足于學生發展的需要,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充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提高課堂參與度。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游戲、辯論和表演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歷史教學效果方面十分有效。最后,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與時代接軌,不斷探索創新高中歷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
(二)激發學生課堂興趣,促進教學活動展開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當學生對于教師要講的內容產生興趣,才能促進教學活動的進行。因此,想要順利開展歷史課堂,一個好的課前導入至關重要。生動有趣的課前導入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課堂興趣,提高學習的注意力。所以,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根據課本內容設計合適的課前導入,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謎語,通過讓學生猜測,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教師可以在課前講一些相關故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中國文學藝術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中國的書畫和戲曲藝術。通過欣賞優秀的書畫作品或者聽傳統的戲曲來吸引學生的課堂興趣,教師適當提出問題:中國的書畫和戲曲又怎樣的歷史背景,經歷怎樣的變化和發展過程,對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怎樣的意義。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文化的認同和審美。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逐漸應用于教育領域,并初見成效。因此,歷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合理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信息技術集圖片、聲音、視頻于一體,具有直觀立體、生動形象的特點,極大的沖擊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使學生足不出戶就能有身臨其境之感。例如,學習歷史課程之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機播放相關的視頻和電影,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中國近代戰爭史時,可以為學生展示戰爭時期的相關記錄片,比如南京大屠殺的電影,通過觀看電影,讓學生感受到那個時代我國民族所遭遇的不幸,教師要激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構建歷史高效課堂。
(四)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還要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合作式教學方法越來越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應用到教學當中。高中歷史教師教學時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三《“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這一課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代表不同的派別,比如:儒墨道法。再讓小組的成員去討論這些思想派別產生的歷史背影、主要人物、主要思想。最后再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發言,教師選出最優秀的一組,進行鼓勵。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真正的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創新高中歷史教學方法,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勢在必行。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斷探索創新適合時代發展需要、教育教學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做到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教學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文化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與時代接軌,不斷創新、發展和完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屬于自己的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耿婷婷;試論如何構建高效高中歷史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3年34期
[2]劉超;對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的認識和思考[J];新課程(下);2017年12期
[3]李楊.歷史探究教學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10.
[4]張耀.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J].華章,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