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春梅
摘要: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在構建思維模式的重要時期,我們在借助于微課資源、直觀教材的過程中,也需要合理運用插圖教學法。在部編版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插圖教學具有直觀、獨特、鮮明、生動、細致等特點,能夠帶給學生更直接、震撼的視覺體驗。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更全面、更準確地了解教材編者運用插圖的目的,盡可能地發揮其教學功能,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以“妙用插圖”為課題,探討了部編版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具體特色和優勢,為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關鍵詞:插圖;教材;情境體驗;語文
引言:
課文插圖,是小學語文課本的一個重要內容,其具有可視性、直觀性、形象性等特點,與文字內容相比,其功能相對獨特,大大增強了語文教學的可行性,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基于內涵豐富、情感直接的插圖材料的運用下,不但能夠增強學生注意力,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的文學素質,提高記憶力和理解力,促使其想象空間明顯拓展。
在教材改編方面,部編版低年級語文教材經歷了多次修改和完善,集聚了很多典型故事,其內涵深刻。并且,運用插圖來加強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互動,利用直觀、鮮明的插圖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大大提升,讓學生內心深受感觸,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所以,本文通過實際舉例來探討了部編版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插圖的應用,希望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健康發展。
一、圖文結合,重設語境,直擊學生心靈
低年級學生的無意識思維是比較常見的,也是比較獨特的。若在教學活動中無法遵循學生的這一特征,而是通過生拉硬套的方式給學生授課,不但會造成學生的記憶效果差,也會導致學生學文識字的積極性大大降低。對此,語文教師一定要借助于教材的獨特性,重設合理的語境,使機械的文字形象化、生動化,進而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青蛙寫詩》的教學活動中,教材的插圖能夠使知識點變得更加直觀和鮮明,教師靈活性地將插畫中的畫面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具體情境,進而增強學習效果。教師也能夠通過語言進行渲染:“同學們快看,這里有一個非常漂亮的魚塘,里面有一個可愛的青蛙,它好像是在作詩一樣!”然后,教師再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介紹其中的生字,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它、了解它,并記住它。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情景重設,能夠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意識,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中。隨后,教師需要設問:“青蛙在作詩的過程中,過來幫忙的小動物都有哪些呢?”按照學生的解答,教師展示出課文中“小蝌蚪”、“小魚”的圖片,再將其與文字相結合,進而達到教學的目的。由此來看,教師依靠教材中直觀、形象的插圖,使學生在合適的情境中進行知識學習,不但能夠降低學習難度,同時也能夠遵循學生直觀性思維的特征,真正地增強了教學效果。
二、生動感人,情景體驗,引導學生深情朗讀
朗讀能力是鍛煉學生閱讀語感、增強語文基本功的一個關鍵途徑,所以小學低年級學生在這方面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過,由于這一類學生的年齡小,之前學習的生字數量有限,缺乏豐富的生活閱歷,對文本的理解力、領悟力等不高,想要深情朗讀是比較難的。不過,若可以為學生構建感人、生動的情景,使其真正地融入到情感中,走進人物的內心,情至深處,自然就能夠深情朗讀了。在部編版教材中,插圖的設計能夠為學生創建生動的情景,教師能夠由此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促使學生走進文本、了解角色的內心,真正地增強學生的朗讀能力。
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展示出了文本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雪地里小畫家的面部表情及動作變化,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小動物在雪地里是如何玩耍的?然后要求學生投入情感地進行閱讀,通過這些動物的動作特征、面部表情變化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地觀察,慢慢地,學生能夠懂得動物的內心和情感,方可將自己的想象融入其中,那么在重新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投入真實的感情。對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非常重視插圖的運用的,他們首先利用插圖了解文本內涵,然后對插圖進行細致入微地研究,引領學生與文本中的角色進行心靈碰撞,使其情感更加豐富和真實,那么在閱讀時,自然會真情流露。
三、構設階梯,延續情境,引導學生生動表達
根據2016版《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得出:低年級學生需要培養完整說話的能力,使他人能夠聽的清。雖然,這一規定看似難度不大,不過,則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活動中,需要為學生積極表達創建所需情境。由此來看,教材編委們設計的插圖是能夠發揮相應作用的,基于插圖的引導下,能夠逐漸地培養學生練說能力。
例如,在《棉花姑娘》的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首先是引領學生了解文本內容,使學生弄清楚文本中的基本內涵,然后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延續相應的情境,同時進行生動、直白地設問: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見到哪些對人類有益的昆蟲?教師能夠以此為主導,幫助學生奠定練說的基礎:我發現的益蟲有(),它平時吃(),為人們做出()的貢獻。基于此,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對課本中的插圖進行認真、細致地觀察和分析,探討其蘊藏的內涵和思想,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認知力和思維力。由此來看,教師不但能夠為學生設置形式多樣、內容嚴謹的練說句式,也能夠更直白、靈活地運用相應的情境,為學生搭建練說支架,使學生形成將話說清楚、說完整的意識,真正地增強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為其學習成績的提升奠定穩固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部編版教材低年級的教材的插圖運用,不但能夠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和直白性,同時也能夠重設本文情境,和文本所蘊藏的內涵相結合,為下一步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培養學習能力提供條件。所以,對于低年級語文教師而言,一定要更積極、更充分地運用插圖資源,為學生的理解力、審美力、思維發展力、記憶力、練說力等提高構設穩固的階梯,促使語文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和妙趣。
參考文獻
[1]程瑜.小學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認識與嘗試[J].新教師,2018(5).
[2]宋麗華.讓孩子們的文字飛揚起來——談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J].吉林教育,2016(22):17-19.
[3]楊東海. 讀圖時代語文教學中的圖像閱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2).
[4]章曉星.巧用課文插圖 課堂妙趣橫生[J].語文天地,2017(25):19-23.
[5]劉祖蓮.活用課文插圖教學妙趣橫生[J].小學教學參考,2017(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