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千年,其中蘊含了諸多的德育內容,是我國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資源。在我國教育工作中,利用傳統文化進行德育教育,可以高效強化我國社會主義道德的建設,形成我國自由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本文結合自身相關教學經驗,對傳統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傳統文化;德育;作用
一、 前言
在當今社會主義經濟環境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體系,就要充分汲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其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和意義。在當今時代各級各類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從而切實加強我國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傳統文化中的德育內容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精髓所在,其對中華民族的每一代人都有不可否認的,重要的影響,是我國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和教育遺產。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愛國主義是傳統文化教育資源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也是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品質,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通過多種途徑促使學生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的思想道德理念,使其對他人、對自然、對集體、對國家都有和諧、統一的理念,其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化解矛盾沖突,促使和諧班級、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穩定社會的發展和形成,有其正面的積極作用和意義。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將其與德育教育有機融合,還能夠促使學生形成平和的內心環境,促使其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來面對現今社會中多元化的事情,促使其對人和事物都保持包容的態度。從而促進其可以全面健康的成長。同時,培養學生繼承并發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遇到挫折不后退,而是冷靜地分析遇到挫折甚至是失敗的原因,進而找到解決的方法和措施,這也是傳統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和價值核心。另外,其還可以培養學生升華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進而更深層次理解和認知“厚德載物”的內涵所在,促使學生自覺地約束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將自身對道德觀念的認識轉化為內心道德的實踐,能夠自覺主動地做好每一件事,也就是應該做的必須做到位,不應該做的絕對不做。
三、 傳統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
(一) 有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提升德育實效性
在德育教育中結合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質量,并且德育教育與傳統文化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具有良好的統一性,其可以將德育教育工作內容變得更加具體、生動、形象、活潑,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千年,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其與民族精神的辯證統一,也直接決定了我國的德育教育與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密不可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將愛國主義的相關內容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二) 傳統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德育氛圍
在德育教育中融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可以促進校園內構建出具有傳統文化的良好教育環境和氛圍,同時傳統文化也是我國校園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對建設和諧校園有著積極、正面的影響作用。因此,學校應該在校園中的每個角落都設置關于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可以噴繪傳統文化長廊,張貼傳統文化宣傳畫,也可以通過板報等多種形式宣傳傳統文化,使同學們學習傳統文化,掌握傳統文化,進而促使不同情況的學生都可以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教育和激勵,進而促使學生可以在校園中時刻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引導,促使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生活、感悟、熏陶,這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知行統一。
(三) 傳統文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中華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主要因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以培養人們的道德修養為主要核心內容,是一種人類人本主義文化系統,在其中非常注重對學生的思想、精神進行培養,促使其可以獲得更高的思想觀念和精神境界,可以培養人們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健全的人格。在當代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運用傳統文化,為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和方法,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德育教育,其以育德為優先,并在具體教育中秉承以德施教的理念,這對當今的德育教育都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傳統文化中進行教育的主導思想為以道德對人們感化,來感化人們的心理、理念,以及配合相應的多元化創新德育教育模式,在當今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另外,傳統文化也是當今進行思想政治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其可以為學生提供重要的引導和啟迪,其可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促使學生健全自身的人格,同時提升自身的基本素養,也對我國的傳統道德方面的教育存在重要的作用。進而促使學生可以以正確的態度和方式來處理人、自然、社會等之間的關系,培養自身健全的人格形成。
(四) 傳統文化有利于消除市場中不規范的市場經濟對人造成的消極效應
當今的市場經濟錯綜復雜,其中有諸多有利的內容,也有諸多對人不利的影響,而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克服經濟市場中對其不利的影響。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其為人們體現自身的個性提供了寬廣的空間,同時也充分尊重和認可每個人的價值、需求、利益,但相反來講也很容易導致個人欲求產生膨脹的現象。因此,面對這樣的市場經濟環境,更要培養學生充分認識傳統文化,進而抵御市場環境中對自身帶來的不良影響。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開展德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實踐證明也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成效。作為一名基層的教師,我們更應該系統全面地學習傳統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進而提高自己對傳統文化在德育工作中作用和意義的認識,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為能夠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代玲玲.趙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5.
[2]王抗.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學生德育的價值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5.
[3]王慧,張南雪.淺析傳統經典文化在高職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以《弟子規》為例[J].文教資料,2014(13):68-69.
[4]劉紅娜.中國傳統器物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D].景德鎮:景德鎮陶瓷學院,2012.
[5]鄭筱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科技革命中對德育教育的作用[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1(2):12-13+29.
作者簡介:
茍克勇,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