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與法治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的教學意義,探討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
一、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意義
(一) 有助于實現自我定位,懂得約束自我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最為關鍵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好壞,其更多在于對學生學習潛能的激發,對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把握自身的學習優勢。而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優勢與特長,明確自身的定位并進行相關的自我分析與評價,從而產生對自己的準確認知,并能夠根據自身的不足與缺點來進行相應的自我約束與改善,從而實現全面發展。
(二) 有助于提升思想道德修養,促進其身心健康同步發展
中學生正值青春期,他們對外界的一切處于一種模糊不清的狀態,他們對身邊的一切都處于一種懵懵懂懂的狀態,卻又想撥開這層迷霧,去發現新的世界。這個時期的他們,極易受外界影響,無法辨別誘惑與危險。對這一階段的學生要加強引導,防止他們誤入歧途,因此要加強對他們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引導他們思想道德修養良好發展,而道德與法治教育就為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育指導。其對學生的思想修養,健全人格,乃至全面發展都有著促進作用。而新時代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號召當代青年努力奮斗,樹立和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承擔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任,學校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正好符合新時代的精神文明建設,又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初中時期作為學生求學生涯的一個過渡時期,其逐漸開始進入青春期,而同時其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一方面,學生的自我意識在不斷的增強,其開始迫切渴望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與自我情感;另一方面,又由于自身認識的局限性以及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使得其容易被外界誘惑所吸引。學生在此階段形成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將伴隨他們的一生,而通過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客觀公正地看待這個世界,對其未來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同樣也作為初中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當今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即既是專業技能過硬的人才,又是思想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才,而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促進學生心理生理健康發展,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三觀。
二、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多樣化教學形式,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高效展開
單方面的授課方式難免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枯燥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避免傳統的說教式教學,采用多樣化的形式來進行教學,一方面,增強課堂的教學趣味性,例如將課堂教學與現代化教育技術相結合。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常常引用了大量的故事典籍,教師可以將文字轉化為動畫、視頻、音樂等,并利用多媒體進行相關的展示,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便是增強教學課堂的實踐性,教師不應該僅僅將教學目光局限在教學課堂上,更多的應該是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進行一定的活動展開從而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形成與提升。例如進行一定的話劇表演,給定相關的道德法治主題,讓學生進行相關的自由發揮與表演,并給予相應的獎勵,亦或進行相關的朗誦,寫作比賽等等,從而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提升。
(二) 將道德與法治教學滲透到其他學科教學中
除了在相關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進行相關的教學展開之外,還可以將其融入其他學科教學中。語文課就是一個十分好的滲透課堂,教師一方面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道德法治內容發掘并給予一定的放大,從而實現教學課堂的高效以及學生相關道德的養成,如初中選取了大量的優秀古詩詞和古典名著節選作為教材課文,其中蘊含著大量豐富的德育內容。教師可以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以點結面,透過詩詞本身的文字,帶領學生去感受詩人寫作背景,對背后的思想情感進行展開,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透過文字所想表達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導向,進而達到相應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
(三) 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適時給予一定的生活學習指導
在中學階段,孩子們處于青春期,他們的認知水平不高,內心又比較敏感,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樹立相關的道德法治意識,更是讓其形成一定的行為道德規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行為偏差,教師不應該僅僅根據事情行為的偏差去評價一個學生,更多的是應該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去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和行為指導,進而促進其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工作中,一方面,課上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思想道德課程講授,而另一方面,在課下更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溝通與指導,從而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疑惑與問題,促進其學習生活的提升。
除了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之外,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學生的日常生活比較單一,通常都是兩點一線,教師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旨在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日常生活動態,并能夠給予家長適當的教育建議,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形成一定的道德修養和行為規范。作為學生的榜樣、學生的朋友,去改善學生的心理,走進他們的內心,去幫助他們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三、 結語
基于核心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應立足于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意義,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高效。
參考文獻:
[1]馬凱娜.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滲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4):165.
[2]章影影.基于案例法凸顯核心素養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地位[J].華夏教師,2019(1):57-58.
[3]羅惠成.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70-71.
[4]蘇聯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18(22):58+60.
[5]曾敏.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學生觀與價值觀[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9):81-82.
作者簡介:張全德,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