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元茂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學習的主動性,針對每一個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和知識掌握程度,根據掌握的情況在教學前做好充分的備課,結合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需要充分考慮到在實際的問題中去運用,所以數學這門學科跟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相連,學生是否能很好地完成學習目標還跟自身具備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引導學生運用邏輯思維能力去解決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研究
如何開發和使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初中數學這門學科的性質并不具體,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要單純地只是講解課本內容,還要充分引導和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初中數學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效果特別好,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這一優勢,適當地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且充分思考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正如古代道家學派著作《老子》中的一句名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直接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逐步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
一、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經過細心的觀察和研究,以及大量實踐中發現,經過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整體的學習成績也有顯著提升。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但是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又是特別廣泛的,所以學生必須要學好數學。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而是要把重點放在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上。教師積極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能夠用邏輯思維能力來思考探索數學知識中遇到的問題,并且從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索。
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策略
1.使用情感策略拉近師生距離,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是指人受到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心里反應,如:喜、怒、哀、樂等。學生帶著什么樣的心情學習將直接影響到其學習效率的高低及成績的好壞。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是不可小視的。這就需要教師適當地轉換角色,以朋友的身份跟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習,用尊重和平等來換取學生的信任和依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希望得到老師的重視與認可。初中學生的自尊心都比較強,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多夸獎,少批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可以積極地去思考問題,勇敢地回答問題,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師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數學課堂上,對于一些性格內向有些膽怯的學生,教師應該多給予一些關注,可以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或是一個贊許的微笑,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能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他們得到鼓舞和認可,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情感教育的運用對于促進初中數學的學習起到了重大作用。
2.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細心鉆研,找出課本中豐富靈活的教學內容,不要只是將課本上的知識用語言和板書的形式的單一地表現出來,這樣單調乏味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僅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不夠扎實、不夠深刻,每次學習的時候都要去翻課本找知識點,不能用靈活的邏輯思維能力去運用知識。老師在課前需要充分進行備課并且要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可以運用一種情境教學的方法去增加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找一些豐富的視頻資料去開拓學生的眼界,讓學生掌握知識點后再循序漸進地加深知識的難度,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高效高質量地進行學習,教師也能更好地完成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講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這一節課的時候,老師需要結合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運用教材中的概念和例題去講解,還可以制定一個開拓思維的問題給學生:學校需要在一個長度為70米,寬度為50米的土地上建造一個花壇,花壇的面積需要占用土地的三分之一,請學生依照這個要求畫出一個平面圖紙,然后根據圖紙將一元二次方程式列出來。這種延伸性的拓展題就是老師自己設計出來的,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去做這道題就可以充分調動出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來,主動地動腦筋去畫圖、列方程式、計算答案。學生做出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三角形的花壇、矩形的花壇等等不同的答案,這說明每一個學生都在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這道問題。整個做題過程學生都是主動而非被動,學生在這個動腦做題的過程中就逐漸地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通過自主思考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因為數學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許多教師在課堂上會盡其所能細致地講解每一個知識點,這樣的老師雖說是盡責盡職,但是卻把學生置于了被動的學習狀態當中,這么做對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就造成了阻礙,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生已經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教師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和巧妙的引導,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思考,積極探索,以便于更好地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講到角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各種角之間存在的差異和內在關系,學生在好奇心的引領下主動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找到了數學知識的樂趣,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了高漲的學習熱情,有了高漲的學習熱情必然會有好的學習成績。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4.借助信息連接的模式來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雖然抽象性很強,但是不同章節的知識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借助信息連接的模式,才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初中生正確抓住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帶領學生組織起有效的初中數學知識框架,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數學知識網絡,清晰準確地收錄進學生自己的腦海之中。針對上述內容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將不同的數學知識片段及相應的數學模塊有效連接在一起,為初中生創建一條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和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協助學生更加系統完整地掌握數學知識。舉個例子,我們在帶領學生學習四邊形和三角形的知識內容時,數學教師完全可以將數學知識連接的作用充分展示出來,讓學生的數學知識連接能力得到鍛煉。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三角形的旋轉、復制和平移等實踐操作途徑而得到平行四邊形,進而引申到計算面積的內容。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及自身的探究下通過求三角形的面積而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以三角形的相關知識作為起點,將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等四邊形有機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形成和圖形有關的知識網絡。在學習中,經過歸納和求同,找出共同的規律。
5.合理運用科學創新的教學方法創建靈活思維課堂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它不僅改變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在悄無聲息中進入了教育領域。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一些可以輔助教學內容的教具,比如說一些模具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等,將課堂本來枯燥的知識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展示出來,另外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指引孩子使用合作的方式去學習,陪著孩子一起建立一個合作學習的高效課堂,老師可以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簡單地提示一下,但是不要把答案或者解題思路全部告訴學生,要讓學生充分地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去思考問題,然后對問題反復計算推敲,使用相關的教學輔助設備,讓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變成研究的過程。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提升,學習效率得到提升。例如,教師在講到“切線長定理”這一課的時候,假如老師不能將圖形相關的知識細致地講出來,學生就不能夠完全理解這個知識點,因為數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學習過程,如果在一個地方卡住了就很難去理解以下的知識了,所以老師可以使用畫圖的方法給學生講解,先讓學生在本子上畫出一個圓設為M,然后在這個圓的外面隨便畫一個點作為N,經過點N畫出圓M的兩條切線,最后可以設出NA和NB,然后切點分別是點A和點B;畫完之后讓學生自己去用眼睛觀察畫出的兩條線是不是一樣長度的,最后再進行驗證。
6.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師生間的互動,以互動的方式建立高效思維課堂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是要把課本的知識內容與我們身邊的實際情況充分地結合,使學生對課本知識充分理解。數學課堂的每一節課都是老師和學生進行師生交流的機會,盡管數學的教學任務跟所有的科目相比較為復雜,但是老師也沒有忽略師生共同互動的這一項內容,因為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才能放松心態去理解老師講授的內容,從而讓老師的數學教學目標更加高效地完成,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比如,教師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這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因為這節課的主要關鍵點就是“對角線互相平分”和“兩組對邊相等”等等內容,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使用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討論出幾種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然后逐步去驗證,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開發。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要使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要緊隨時代的步伐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要從自身做起,不斷去學習和研究出更好更全面的數學教學方法,找出更加適合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協助學生進入高效的數學學習狀態中。
參考文獻:
[1]江堯全.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7(12).
[2]楊芳霞.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8(2).
[3]祝文君.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