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燕華
摘 要:讀寫結合是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其要旨在于促進閱讀和寫作的深入結合,使學生的閱讀素養和寫作素養同步提升,達到以閱讀促寫作,以寫作助閱讀的教學目的。基于信息技術特點,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希望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魅力和成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讀寫結合教學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等方面有著較為顯著的價值。教師要從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出發審視讀寫結合教學,不斷拓展信息技術的優勢,使信息技術教學和小學語文深度融合。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主要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和推進:
一、注重以讀促寫的運用
小學生由于語言組織能力的不佳以及情感表達的不足,寫出來的文章往往缺乏感染力和表現力。教師借助于信息技術,給學生創造一定的閱讀情境和語言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感受語文課文的思想價值和藝術魅力,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如在教學《黃山奇石》時,這篇課文對黃山奇石的介紹非常有趣,用的都是一些擬人手法,而且形容詞也用得恰到好處,如“翻滾”“高高”“金光閃閃”等,這些詞語對于豐富課文的藝術表達,提升語言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可以用馬賽克把這些詞語蓋住,讓學生體驗形容詞的魅力。與此同時,教師從網上尋找一些優秀的黃山旅游宣傳片,把黃山的美麗風光尤其是奇石風光展示給學生,視頻的解說詞務必要保障形象生動,充滿語言藝術功底,使學生在觀看中受到圖畫美、意境美、語言美的三重藝術享受,最后教師讓學生拿起筆來,寫一寫觀后感,圍繞視頻中的一處黃山奇石景觀,把奇石的主要特征寫出來,隨后教師把學生的文字呈現在大屏幕上,大家一起互評互賞,決出寫的最生動的作品給予獎勵。
二、注重以寫促讀的運用
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限,有些課文內容對于小學生確實有一些難度,需要教師借助于具體段落開展寫作教學,讓學生通過寫作感受課文的內涵和魅力,借此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達到以寫促讀的目的。如《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其在描述曹沖稱象的步驟的時候非常嚴謹,從趕大象,到船舷劃線,到裝石頭,到稱量石頭的重量,充分體現了少年曹沖的智慧。但是一些小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吃力。而邏輯嚴謹是寫作思維的重要體現,也是寫好一篇作文的必要修養。所以教師有必要借助于多媒體,給學生在大屏幕上把曹沖稱象的詳細步驟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也可以是一個微課視頻,以動畫的形式演繹曹沖稱象的過程,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讓學生撇開課文,對著幻燈片或者微課視頻,用自己的話把曹沖的稱象過程復述下來,達到理清思路的目的,之后再讓學生閱讀課文,這樣學生就能順利理解。
三、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
讀寫結合教學形式多種多樣,需要教師不斷開闊視野,樹立大語文教學觀,使信息技術的魅力得到淋漓盡致的彰顯。如教師可以借助于學校的云教育平臺等形式,成立微信讀寫群,經常在群里發送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學生登錄學校的教育網絡可以下載書籍,并把自己的閱讀感悟和心得發送到群中,其他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閱讀感悟發出來,大家一起品評、鑒賞,共同提高,共同促進。而學生也可以借助于學校的教育平臺把自己看過的有趣的書或者平時的生活感悟發出來,教師看到之后可以和學生交流溝通,針對學生的語言文字進行積極評價,提振學生的寫作自信。此外,教師還可以成立家長微信群,家長可以把孩子每天的閱讀情況發到群里,把自己和孩子一起的親子閱讀視頻或者孩子寫的生活感悟等文字發到群里,這種方式既能激發家長們對孩子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重視,同時教師也可以對家長和孩子的互動情況進行分析和引導,借助于家長的力量,使讀寫結合教學得到可持續發展。
四、注重教師素養的提升
無論是信息技術運用水平,還是教師的閱讀素養和寫作技能,都需要有一定的基礎,才能在信息化的讀寫結合教學中給學生以良好的引導。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多學習,多閱讀,多寫作,養成閱讀和寫作習慣,對不斷發展的最新信息技術要有與時俱進思想,不斷學習和實踐。教師要不斷拓展自己的閱讀視野,尤其是在語言修養上加強提升,豐富對語言藝術的感悟。在個人情感上,教師也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因為只有熱愛生活,熱愛真善美,才能幫助學生在寫作中發現文字和生活的結合點,激發學生的生活感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信息技術在促進新時代語文教學發展中的作用十分顯著,需要教師積極實踐和總結,創新教學形式,拓展教學內容,為讀寫結合教學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從語文學習中獲得更多的人文感悟和技能提升。
參考文獻:
[1]徐錦玉.小學語文課“讀寫結合”的實現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3):131.
[2]常麗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J].亞太教育,2019(4):60.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