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林
摘 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成長的積極性,是班主任工作最主要的內容。表揚和鼓勵是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成長的積極性,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增加克服困難的勇氣,是班主任進行學生思想工作的金鑰匙。表揚鼓勵要和批評教育相結合,批評教育要以理服人,老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關鍵詞:班主任;思想教育;表揚和鼓勵;批評和教育
一、信心比金子重要
“信心比金子更重要。”國家領導人用這句話鼓勵災區人民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重建家園。班主任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在鼓勵后進生前進的時候,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怎樣樹立學生的信心呢?美國心理學大師亞伯拉罕·馬斯洛也在《動機與人格》中講述了人類的需求層次理論,說明了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肯定和尊重,美國總統林肯說:“每一個人都需要贊美。”中國古代音樂家伯牙更絕:“鐘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沒有人欣賞理解自己的音樂,就連琴也摔了,一輩子都不彈琴了!戴爾·卡耐基在《神奇的人性》中也提倡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要注意發現別人的閃光點,給予別人以真心實意的稱贊。在這些理論的指引下,我在班主任思想工作中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李文海進步了
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叫李文海,是個大家眼中的后進生。家里也比較困難,屬于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長年外出打工,照顧管理孩子的事情交給不識字的爺爺奶奶。孩子到學校里來,衣服臟兮兮的,樣子很邋遢,懶惰不愛寫作業,代課老師常常批評,同學們也有些看不起。我是班主任,其他代課老師說,李文海還是很聰明的,就是太懶了。怎樣轉化這個學生呢?表揚和鼓勵。首先要講明學習的重要意義,其次還是要嚴格要求,表示老師關注著他,而不是放棄他——其他孩子也是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你放棄他,他會感到絕望,一定會認為是你對于他的最大的漠視的,如果耐心對他,嚴格要求他,他也是能夠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的。然后從我教的課程中,尋找他進步的地方,比如有一次他作業能夠完成——雖然字寫得亂七八糟,但是寫了總比沒有寫強,所以是因為“寫了作業”而進步了,表揚!然后有一次他字整齊一些了,因為字寫得好了一些而表揚!還有,根據其他老師的說法,說某某某老師說:“李文海很聰明,只要李文海愿意做的事情,一定會比別人做得更好!”還有,上課提問的時候,我也有意給他一些回答的機會,如果他答對了,因為回答問題正確而表揚……過了一段時間,“李文海進步了”成了我的口頭禪,班級里的同學們也學會了,也開始關注李文海了,假如我當面批作業的時候,批閱試卷的時候,同學們也會有意瞅一下李文海的作業,也會夸贊他:“李文海的字寫得多好啊!”我一邊批作業,一邊悄悄地觀察,發現李文海的神色有一些變化,他是默默地享受著同學們和老師的稱贊的!慢慢地,慢慢地,這個同學真的進步了,作業也開始好好完成了,成為一個有信心、有自尊心的好學生了!雖然期間也有反復——做得不好我就批評,我就嚴格要求,我就甚至請家長——也請不來父母親,只是請來爺爺奶奶,我就是要通過請家長的方式來給他壓力,也給其他的同學以壓力!然后他又有進步了,我再表揚,再鼓勵,讓他只有前進不能后退!通過我的費心努力,耐心教導,堅持不懈地做思想工作,李文海真的進步了,真的穩定下來了,成為一個學習中上等的同學了!
采用同樣的方法,只要同學們有進步,我就表揚他們,鼓勵他們,有時候針對個人進行表揚,有時候針對全班同學進行表揚,比如學習進步的時候,我常常說:“我們班的同學真厲害,都很聰明,只要用功學習,每個同學都一定能夠考上大學。”“期末考試一定沒有問題。”當小測驗獲得100分的時候——小測驗內容比較單純,經過努力每個同學都有機會獲得100分——我不但在班級里表揚,還要把成績登記下來,在班級微信群里面公布100分的名單,提出表揚,“同學們努力了,加油了,取得好成績了,值得表揚!”也許遠在外地的家長們打工很辛苦,但是會因為孩子們的進步,會因為老師的關心關注,而感到欣慰和甜蜜!
三、表揚要和批評相結合
學生思想工作要以表揚鼓勵為主,但是一味地表揚,一味地鼓勵,會助長學生的驕傲情緒,也會給學生造成老師是非不分的假象,讓學生犯錯誤沒有代價,從而導致教育的失敗。所以,我管理班級,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首先是明確要求,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老師提倡的,什么是老師反對的。比如在班級里與同學相處要樹立“吃虧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虧”的思想——教育同學們要慷慨大方,不要斤斤計較。我們的班級格言是“和時間賽跑”——教育同學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有些同學給班級里捐獻玉米芯用來冬季生火取暖,我自然是大力表揚的,但是有些同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給同學取外號侮辱同學,當值日生不認真搞好衛生,那是必須要懲罰的——批評,寫檢討,罰搞衛生。批評教育一定要以理服人,不能以老師的身份和權威壓人,要讓學生心服口服。
通過我的努力,我所帶的班級的同學們學習有進步,每天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表揚,愿意與我親近,對于我特別地依戀,我成為同學們的良師益友,我的班主任工作也充實有意義。
參考文獻:
[1][美]戴爾·卡耐基.神奇的人性[M].金德利,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87.
[2][美]亞伯拉罕·馬斯洛.動機與人格(第三版)[M].許金聲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