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雪山
【摘 要】 網絡化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共享經濟的誕生和發展,而共享經濟的出現和普及使金融產業面臨重大的變革,在這種背景下必須要加強對金融產業的重構才能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本文主要對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金融產業的重組等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 共享時代 金融產業重構 思考
隨著經濟的轉型、互聯網金融的誕生,傳統的金融科技發展問題越來越明顯,金融模式、金融產品以及流程等方面都面臨著創新,進而更好的適應社會、市場以及服務模式的發展。所以本文將以共享經濟為基礎,通過經濟、互聯網以及管理等方面對金融科技產業進行分析。
一、共享時代金融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引導分享經濟,提升資源利用率。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提升資源的利用率,使群眾的生活更便利,而資金也是社會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共享經濟發展中,互聯網成為最基礎的手段和方式。互聯網本身具有民主性,通過互聯網的應用有利于信息的快速、準確傳播,改善信息不對稱問題,減少交易成本,擴大參與主體范圍。共享經濟以互聯網為基礎,由于互聯網的普及性、便捷性和公開性,使共享經濟的市場化和民主化更加明顯,因此共享經濟的發展也被稱為經濟民主化發展歷程。金融民主化有利于人們對金融活動的自主掌控和支配,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
(二)“互聯網+”戰略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通過對我國2016年數字經濟規模的分析可知,其在全國GDP中所占的比重為30%左右,但是發達國家的數字經濟所占的比重為60%,是我國的一倍。所以我國數字經濟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不會照搬西方經濟的發展,而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探索發展路徑。而在“互聯網+”的發展戰略下,看到了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出路,傳統產業的網絡化是首選。比如,建筑行業,經過粗略估算,我國建筑行業每年的采購量一般為19萬億元,而這些采購款項在結算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傳統的支付寶等方式無法提供大金額的金融服務,因此金融行業需要抓住數字經濟的發展勢頭,完善金融服務。
(三)加強高新技術的應用,促進產業變革。當前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已經開始廣泛的應用到各個行業領域中,成為企業發展中的新資產,而企業需要通過對這些新資產的轉化形成企業價值。云計算是生產資料的主要處理工具,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物聯網則對企業市場的拓展和生態空間的延伸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這三種技術的支持下,未來企業的發展理念和模式必須要進行調整,金融行業作為其他行業發展的支柱行業更需要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二、金融產業經濟發展需求
傳統的金融發展中,銀行更注重儲蓄規模和儲蓄數量的發展,對客戶的管理重視度不足。互聯網時代下,金融機構對客戶數量的重視度更高,甚至超過對存款數量的重視,在獲得大量的客戶后,需要基于大數據基礎對客戶畫像進行精準的刻畫,加強對客戶需求的挖掘,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推動惠普金融的發展。
(一)對新經濟形式的創新。金融企業需要通過金融社交平臺對用戶進行管理,新經濟發展模式下,金融企業會建立一個賬戶以及客戶管理系統,通過這個系統的注冊和登陸將客戶聯系在一起,并創造新價值。銀行需要思考如何使用戶自己連接。以某銀行為例,將某大學職工的工資卡設置為該銀行的銀行卡,并通過社交網絡使這些客戶建立友好群,不僅方便客戶間的溝通,同時也有利于銀行對客戶的管理。比如銀行可以在每個客戶的生日當日在群里發送生日祝福或者消息提醒,群里的其他同事就會記得這名教師的生日,并采取生日慶祝活動。而且為了方便用戶,還可以在平臺上創建虛擬生日禮物,比如玫瑰、禮包、蛋糕、彩蛋等,這些產品需要通過綁定的銀行卡選購,設定一個虛擬產品1元,這個群共有100個人,一半人購買,那么就可以賣掉50元虛擬產品,如果該銀行用戶數量為1億,那么就可以賣出50億的虛擬產品,由此可見用戶管理對于銀行來說意義非常大。因此銀行需要加強對用戶需求的挖掘,并以此為基礎創建新的經濟模式。
(二)充分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滿足新需求。AR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但是卻經過漫長的發展時間,微信和Face book的用戶達到5000萬,分別經過了5年和10年的時間,但是一款簡單的剪貼畫游戲卻僅用了19天的時間就達到5000萬的數量,這是因為這款游戲中嵌入AR技術,能夠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這款游戲的用戶最終達到5億人。一款游戲的開發使5億人參與找妖怪的游戲,而這5億人為了找妖怪需要走出門,到商場各個角落尋找妖怪,從而提升商場銷售額,找累了需要吃飯增加了餐廳的營業額,一款游戲促進商業的復蘇。通過將需求與業務的結合也是新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
三、共享思維下金融產業重構原則
(一)移動性。共享思維下金融產業重構的移動性指的是,如何利用海量的數據信息獲取收益。首先需要保證多種要素的協同發展。包括銀行與客戶、銀行與客戶密鑰以及與客戶銀行卡間的協同,這也是移動時代發展中的價值創造和發展思維模式。移動并非單一的移動,而是需要進行連接,通過多種要素的連接形成良好的協同作用。比如某銀行在營業廳開設一個游戲,游戲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但是也會收入一定的資金,而且趣味性非常強,因此客戶在營業廳辦理業務的過程中忽略了等待排號的時間,利用客戶的碎片時間完成創造商業價值;其次地點信息價值的提升。地點如果加入數據,也會提升價值。比如某銀行的營業網點有5萬個,這些網點都需要人工、設備等方面的投入,從這個角度分析這些網點對于銀行來說是一種負擔,但是如果將各網點的儲戶信息進行結合,就能夠充分體現出地點的價值,解決銀行經營的問題。此外,采用高帶寬的對策。金融業務發展中,通過高帶寬以及低成本的策略有利于對業務的拓展。比如海底撈服務中,推出了遠程視頻服務,為客戶提供了4K的高清液晶可用于通話視頻,顧客可以一邊用餐一邊聊天,同時在買單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一鍵結算方式,這種經營模式為金融產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借鑒作用。
(二)參與性。金融產品的開發中最大的問題是深度參與性不強,在金融活動中忽視客戶的參與,認識到這個問題后,銀行在業務開展中需要注重用戶參與環節。這也是銀行產品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用戶在參與的過程中大部分都不會在乎成本問題。
(三)智能性。隨著神經網絡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發展智慧金融成為金融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項目流程以及決策方面的應用,大大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金融業務成本。比如當前部分銀行在業務辦理中已經實現智能辦理、智能識別等。
四、共享思維下金融生態重構的方式
金融行業中的實體發展,新經濟模式創造、客戶新需求的挖掘以及金融新規則的建設等都需要以金融科技為基礎。共享經濟發展形勢下,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工業社會下的流程化、標準化、層級化等金融服務形式逐漸消失。而信息社會下形成的自組織、去中心化和網絡化的結構形式逐漸建設和形成。新金融生態形式的重構是民主化發展的表現之一,是對生態的重構和優化,也是新秩序發展的過程,可以將整個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構建完善的金融平臺,使金融活動中人人平等,雖然當前金融行業在平臺構建方面比較完善,但是人人平等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大部分的客戶都需要根據金融企業的規則和規定進行金融活動,沒有選擇的余地。
第二,幫助客戶發現、創造和搜索知識,并傳播文化。網絡作為虛擬市場傳遞更多的是文化而不是實在的產品,所以在共享經濟下,使客戶進入銀行進行理財產品售賣的意義并不大,最重要的是在金融行業的發展中形成一種文化。
第三,數字商品交易。數字商品中包括當前現有的金融產品,也包括網絡虛擬的數字商品,在這些商品的交易中如果完全交由金融企業進行,需要花費非常高的成本代價,即使采用現有的經營和銷售方式也存在較大的困難,因此需要進行下一步。
第四,為客戶讓路。金融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為客戶留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對于工作能夠由客戶參與的,就不要自己做,能號召客戶參與熱情的就不要花錢請專業人士去做,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和互聯網思維,為客戶營造更多的參與機會,使客戶能夠獲得更大的創造價值。
結 語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的來臨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是同時也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金融行業需要善于利用金融科技更好的服務于金融實體經濟,這也是金融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和方向。金融市場必須要堅持為金融經濟發展為核心,促進金融產業以及金融生態的良性發展和重構。在發展中不斷的挖掘客戶的需求,轉變傳統的金融思維模式,創新服務,抓住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機遇,加強金融科技創新。
【參考文獻】
[1] 共享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動態[J]. 劉奕,夏杰長.? 經濟學動態. 2016(04)
[2] 分享經濟時代下基于互聯網的人力資源眾包模式初探[J]. 李景峰,梁明蕙.? 經濟問題. 2016(04)
[3] 基于共享經濟與社交網絡的Airbnb與Uber模式研究綜述[J]. 吳光菊.? 產業經濟評論. 2016(02)
[4] “共享經濟”的知識經濟學分析——基于哈耶克知識與秩序理論的一個創新合作框架[J]. 謝志剛.? 經濟學動態.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