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林
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想提高民族地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數學教學,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研究討論,提升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民族地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在新課標背景下,要想提高民族地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以生為本,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能力,其次要以生定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選擇恰當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輔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讓初中學生課堂學習能力大面積提升。
一、以生為本,教師要關注學生已經具備的數學能力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已經由過去的教師滿堂灌轉變為現在的以生為本,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首先就要了解學生已經具備的數學能力,在學生現有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選擇新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民族地區的學生的數學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有些學生數學能力較強,有些學生數學能力較弱,授課過程中,要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不僅可以適當安排一些相應的預習內容,還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一些方式進行自主預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學習過程中已經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將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在課本上做好批注,以便在課堂上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聽講。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布置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將自己在自主預習中理解的知識,或者不能夠理解的知識,或者自己存在疑問的知識點,在課本或者預習本上進行歸納整理,在課堂上能夠更好地針對相關內容進行重點理解,而教師在課前要將學生無法理解的知識點收集起來,在學生現有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設計教案。
二、以學定教,結合學生現有的數學能力,組織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要不斷提升學生的能力,引領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形成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教師要組織學生將自己已經掌握的教學內容和自己在預習中存在的疑問點統一整理,在這個基礎上組織課堂教學。對學生課前已經完全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可以一帶而過,對課前大部分同學不能理解的知識內容,教師要做重點講解。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方式輔助課堂教學,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有針對性。課堂授課中,教師要充分喚起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采用直觀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并能夠在課堂上與教師、其他學生充分互動,理解自己課前不能理解的教學內容,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只有這樣才真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如在“平行四邊形”的教學中,因這一章節的知識涉及很多內容,教學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性質,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在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性質的基礎上學會用分析法、綜合法解決問題,體會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系,還要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思維品質。學生在課前可能對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把握得較好,教師在課堂上就不必做重點講解,但是對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教師就要拿出足夠的時間,為學生創設探究情境,通過對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探究,使學生經歷觀察、分析、猜想、驗證、歸納、概括的認知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思維品質。教師只有做到了以學定教,課堂的教學效率才會得以提升。
三、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大幅提升
在課堂上,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堅持精講多練,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要講清楚,對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更要重點講清楚。但是因為民族地區的孩子的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教師要想在同一課堂中讓學生都能在自己已有能力的基礎上獲得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可以將學生按照同組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在教師講授重點問題以及在練習的過程中有存疑的地方,學生可以在合作小組中相互討論,共同交流。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授課當中,實現了課堂教學效率的大幅提升。如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學中,教師要想讓學生通過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與形成過程,就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小組中共同研討,通過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證明,體會數形結合方法在問題解決中的作用,并能應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來解決相關問題。
總之,新課標背景下民族地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劉樹育.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提升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18(9).
[2]林存華,郁琴芳.課堂教學中“問題”資源的利用[J].教學與管理,2017(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