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梅
【摘 要】 人才資源是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要素之一。中越兩國都已認識到公共部門人才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本文將中越兩國的公共部門人才政策進行研究與比較。為了對該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本文探索中越兩國公共部門人才政策體系現狀,然后將兩國的公共部門人才政策體系進行比較分析,最后再把兩者的公共部門人才政策進行評價,提出建議。
【關鍵詞】 公共部門人才 政策 比較
一、問題提出
中越兩國是睦鄰友好的伙伴,同是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有可以相互學習與借鑒的共同點。而且現在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背景下,已在許多的領域展開合作,一帶一路就是兩國未來發展的展望。為了使兩國在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中獲得更大的成果,需要促進兩國政府的交流與合作,這就更加凸顯兩國公共部門人才的重要位置。因此需要發展與完善公共部門人才政策。
二、中越兩國人才政策體系現狀
(一)中國人才政策體系現狀
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出臺了以后,許多關于公共部門人才政策陸續出臺
(1)關于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的政策
時間頒行 單位頒行 政策稱名 政策內容
2005 人事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聯合發布 在留學人才引進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的指導意見 在國際學術技術界享有一定聲望
在國外著名高校
在國外政府機構、政府間國際組織、著名非政府機構中擔任中高層管理職務的專家。
學術造詣高深,對某一專業或領域的發展有過重大貢獻等
最大規模海外人才歸國潮,等等
(2)關于人才評價的政策
時間頒行 單位頒行 政策稱名 政策內容
2018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分類健全人才評價標準
改進和創新人才評價方式
加快推進重點領域人才評價改革
健全完善人才評價管理服務制度
(3)關于人才發展政策
時間頒行 單位頒行 政策稱名 政策內容
2005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5年18號 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 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
完善激勵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優惠政策
(3)支持企業等,聘用高校畢業生,等等
勞動和社會保障(勞社部發2005,28號) 進一步做好職業培訓工作的意見 明確職業培訓為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和培訓技能人才服務的方向。
人事部 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 明確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標、任務、思路和措施。
2005 國務院令第412號 人才市場管理規定 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規范人才市場活動,維護人才。根據人才市場發展的要求,統籌規劃。
人事部、商務部令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4號 修改中外含資人才中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 加強對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的管理
第5號 國務院所屬部門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與全國性人才交流會審批辦法
2006
國務院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階段2006-2020 綱要內容有三個部分主要針對人才政策如人才隊伍、教育與科普、科技創新基地平臺。主要內容涉及
加快培養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與創新人才的培養
支持培養農村實用科技人才
積極引進海外優秀人才
改革專業技術人才管理體制
建立有利于激勵自主創新的人才評價和獎勵制度,等等。
2009 教育部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進一步加大培養和支持力度,把工程人選作為高層次人才隊伍。
2010 中共中央國務院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階段2010-2020 補充了2006-2020年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重大的政策如實施促進人才投資優先保證的財稅金融政策實施引導人才向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流動政策實施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合理流動政策
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
實施促進人才發展的公共服務政策,等等。
2011 教育部 全國教育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0-2020) 以農村教師為重點,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加強管理人才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建設一支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需要的基礎教育人才隊伍。
2012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 進一步加強西部地區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 (1)進一步促進更新西部地區人才隊伍的思想。(2)重視發展教育,促進各類人才健康成長。(3)努力穩定和用好現有人才。(5),突出抓好農村實用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6)進一步吸引和補充西部地區急需緊缺人才,等等。
2016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百千萬人才工程 以“百千萬人才工程”為龍頭,各地區、各部門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逐步健全了創新型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機制,等。
2017 教育部 教育部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深化教育人才發展機制改革為主線,以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為重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堅持正確導向促進高校高層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 深入貫徹落實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與全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中共教育部黨組 加快直屬高校高層次人才發展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現就加快直屬高校高層次人才發展。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經驗交流會 不斷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推進,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中組部會同人社部 國家統計局組織開展了全國人才資源統計工作
(二)越南公共部門人才政策體系現狀
(1)關于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的政策
時間頒行 單位頒行 政策稱名 政策內容 評價政策
2017 政府 140號的決定:吸引大學優秀畢業生與青年科學干部的政策 3個人才對象:國內與國外優秀畢業生;碩士與一級??漆t生等,并年齡不超過30歲;博士與二級??漆t生等,年齡不超過35歲
(2)第四條“發現優秀學生”中規定:教育部與外交部統計在國外學習的優秀留學生,凡發現滿足該決定的第二條規定,然后把該學生的檔案交給內務部審批。
(3)優惠對于薪酬的政策:
對于學位高的人,碩士學位在實習時間得到85%的二級薪酬。博士學位得到85%三級薪酬,等。 根據14條
針對選拔免考試的對象
在實習時間,被取消決定錄取若不完成任務、能力不突出。
在兩年以內,若不把任務出色的完成就被調離到其他崗位。
(2)關于人才發展政策
時間頒行 單位頒行 政策稱名 政策內容 評價政策
2008 國會 公務員法第6條 對于發現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以及人才待遇的政策 第一是,對于所有干部、公職的基本內容評價
(1)執行黨與國家法律和政策
(2)政治品質、道德、思想、工作作風
(3)專業能力
(4)結果與速度完成任務
(5)工作上的責任精神與組織配合
第二是,對于領導干部的評價
(1)單位工作的成績
(2)領導與管理的能力
(3)團結組織成員的能力
公務員法第38條, 優先選拔有才能,對國家有貢獻的,是少數民族的人進入公共部門
2010 國會 越南職員法2010年第21條“擇優錄用有才能的人” 規定選拔、培養、考核與,提高公共部門人才待遇的政策。 根據39條職員評價根據工作效果與職業道德公共服務態度與工作責任等。
政府 24號的法令規定對于錄用、使用與管理職員 24號19條的法令指出,滿足一下的境況就不用通過考試公務員
第一名大學畢業生在國內培養的大學
在外國留學的學生,優秀畢業生包括大學、碩士、博士。
大學學位以上的人,在公共部門領域有經驗工作5年以上,能夠滿足工作要求的可以直接得到錄取進入相應位置工作的公共部門,等等。 評價公職根據第45條公職是領導位置,與副領導實現自己評價工作效果
2013 總理 170號的決定對于“全國實施選600個大學優秀畢業生,分派到62個貧困縣當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學”
目標:提高發展農村 培養人民委員副主席的人屬于貧困縣,補充傾向于鄉村的公共管理知識,進行集中培養,培訓理論兩個月,安排實習一個月,內務部制定培養計劃的內容能夠符合人民委員會副主席所在貧困鄉村實際情況。 每6個月進行評價一次工作效果,對于縣級:縣級的內務機關有責任綜合,報告各鄉級的工作效果。把評價的效果交給省級的內務廳。對于省級:兩年一次,內務廳總結文檔,把評價人員的提案效果報告交給內務部。
1758號的決定對于“選拔有才能的人自愿到鄉村,為其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階段2013-2020” 安排工作培訓與規劃發展 在3年以內,若優秀畢業生,公務員在兩年內不完成任務,能力水平不突出,就被安排到其他的工作或取消補助,或者被辭退,跟他們結束工作合同。
三、中越公共部門人才政策中體系的比較分析
(一)相同點
1.兩者實施公共部門人才政策過程都以法律為基礎。兩者對于公務員人才的選拔、培養、評估都按照具體法律、法規。
2.政策的對象相似。第一是,對象都是所有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第二,其政策對應聘公共部門的人,并且具有較強能力的人才有效,兩者的公共部門都是根據本部門的人力資源來規定具體錄取的標準。
3.政策的目標。為了選拔到優秀的人才進入公共部門。對于公共部門可以選拔到真正有能力的人為公共部門做出貢獻,使用最有效益的人力資源,提高公務員的隊伍的能力,提升公共服務。有助于公共部門人才政策的改革,傾向于公共部門系統創新、靈活、專業。
4.對于高學歷與高技能人才。一是中越兩國高技能人才政策體系基本建立;二是兩者選拔公務員的政策都看重高學歷的人,給予高學歷的人才優惠政策。在越南,公務員考試給予高學歷的人在公務員考試中加分或者免考。這些人在進入公共部門工作后享有優厚的待遇。在中國,高學歷的人滿足公共部門選拔要求的也可以免筆試,直接參加面試;三是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重視吸引留學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做貢獻;四是以高技能人才繼續進行培養與評價選拔機制逐漸完善;五對于培養公共部門人才政策,人才已進入公共部門工作后,根據職務和級別均需要參加培養、培訓。看重對于青年人才及實施支持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培養政策。實施引導人才向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流動政策;第六人才錄用政策應用均表現在人事管理上,人才通過考公務員以后,其考試成績將作為他們調整工作崗位、職務、級別、工資以及公務員獎勵、培訓的依據。
(二)不同點
雖然兩國在建設與實施人才政策過程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具體實施的政策還得根據兩國基本國情來定。因此兩國的人才政策還存在很大的區別。
1.價值取向及原則比較
中國公共部門人才政策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代表思想,其原則堅持黨管人才、服務發展、科學公正、改革創新,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以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奮斗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廣泛的智慧支持。
越南人才政策以馬克思主義和胡志明思想為指導。以服務人民為主,干部公職道德包括“勤、儉、廉、政、大公無私”;第二保證客觀、公平。選拔干部的公職、使用干部、公職需要根據工作實際要求,并按照法律規定來實施;第三保證民主集中原則。第四保證符合干部、公職機構要求。第五需要根據干部公職的規劃,保證選拔、安排與使用干部、公職。
2.從內容政策之比較
(1)關于選拔形式政策
越南選拔公務員按照2008年公務員法采取筆試,學位高的人優先錄用。中國按照第二十八條公務員錄用考試以筆試和面試的方式進行,考試內容根據公務員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職位類別設置。對于學位高的人在越南他們可以在考試成績中得到加分。在中國,有些事業單位對于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的人就可以免筆試,直接進入面試。但大部分單位不管是碩士、博士學位招考時需要參加筆試和面試。
(2)關于培養政策
越南在培養人才政策上提出了較為詳細的內容,培養以人才脫穎而出為核心,中國的人才政策內容比較豐富,多以創新人才隊伍為核心。
中國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研究以及教學互動,注重科研與人才培養結合。建立高等學校與工程研究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制度,促進高等學校與中國科學院聯合開展育人計劃。通過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碩士生以及本科生等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
中國促進研究生參與項目研究計劃,該計劃實施以來,研究參與的項目數量呈增長趨勢,項目類型不斷豐富。越南還沒有舉行這類項目鼓勵研究生參加,很少有研究生參與項目研究計劃。
(3)關于評價人才。
越南的評價人才標準是按照每個政策的內容。評價公務員人才主要根據行為與公共道德:有沒有遵守、執行法律規定,組織的規定和完成工作的效果,有沒有做出一定的貢獻。中國關于人才評價的政策更進一步詳細,在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該政策專門規定評價人才。
(4)關于海外留學的政策規定
中國政府對于在國外進行人才培養的方式主要是短期的培養。為了克服人才在外國留學后不回國工作的情況,中國規定被派到外國留學的人需要簽合同,并向有關部門繳納一定數額的費用,并由這一部門存在銀行里,待他們回國后可以全額取回。在中國這年以來,在外國留學回國貢獻的人越來越多。2012年從海外回國的人數已達27萬余人,到2016年增加到43萬余人,同年累計回國人數達到265萬余人。是十八大以來,中國最大規模海外人才歸國潮。
越南對于公共部門得到留學許可的人也有一定的約束,培養時間結束了以后讓他們得回國做貢獻,但如果他們對公共部門沒有約束,自費去外國留學的話,回國的人數量比例底,這也是越南所面臨的問題,需要有合適的政策來吸引人才回國做貢獻。
3.政策的程序之比較
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國的人才政策程序包括:一是實行人才投資優先,健全政府、社會;二是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三是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四是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五是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人才管理體制;六是大力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七是加快人才工作的法制建設;八是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等。
越南實施基本的程序是:第一是認同干部公職的知識對于人才在公共部門中的重要性,激勵干部公職推薦人才資源給公共部門;第二是實施有效的措施吸引人才進入公共部門貢獻;第三是實施能夠對于領導干部正確任命的政策;第四實施對干部公職人才有符合的待遇政策;第五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讓人才脫穎而出等。
四、中越兩國公共部門人才政策的相互借鑒與啟示
識別人才對于社會和公共部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兩者在每一個階段根據自己的國情,都有符合國情的具體錄用、培養公共部門的人才的政策。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革創新。
第一是兩國要有公共部門人才發展的長遠戰略規劃。而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又是一項較為多變的工作,由于人始終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具有不穩定性。因此在人的規劃上需要比財和物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第二兩者規定具體的考試內容設置內容要符合,實施公共部門領域,不同崗位的人員接受不同內容的測試??荚噧热菝磕陸摴_,然后有評估。要完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戰略規劃是指根據部門的戰略目標制定相應的人力資源戰略,并為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進行。
第三越南有些單位根據考試公務員的成績就不會測量好他們的水平而且重視人的學位而沒有具體評價措施,評價他們的實施能力。只通過考試不能評價全面的能力,因此越南可以借鑒加強面試考試的形式。
第四在越南現在尚未規定具體時間舉行公務員考試,所以想考公務員的對象比較被動時間。所以每個公共部門應該規定具體每年的時間選拔和考試。
第五要根據現實社會的要求對培養內容進行更新與改革,系統培養公務員。對于高校畢業生該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面向基層就業。在公共部門中需要有計劃規劃人才,為了使用最有效的人才資源。規劃人才政策,中國規劃得比較規范,每個領域工作都有具體規劃人才的培養數量,怎么實施培養。
第六公共部門要重視工作分析與職位評價,工作分析、職位評價也為組織錄用合適的人才提供了依據,如果沒有進行工作分析和工作評價,這樣就無法指定嚴格的工作規范,公職人員的錄用也沒有具體的依據。總的來說兩國需要不停完善公共部門人才政策體系,建立中央與地方銜接、內容多樣的人才引進的政策體系。
【參考文獻】
[1] 陳文義.吸引與重用有才能的人在越南公共部門[D].國家行政學院,2015
[2] 陳英俊.對于發現、重用與待遇人才的政策[N].建筑黨雜志,2011-08-08
[3] 阮氏紅海,阮氏青水公共人力資源管理[M]國家政治出版社,2015-10,126-128,268-291
[4] 武燈明技能工作對于縣級干部、公職管理[M]國家政治出版社,2014,232-267
[5] 武曉峰,于涵,王磊.培養面向基層公共部門的優秀研究生人才[J].思想教育研究,2010(9):75-78.
[6] 唐青青.公共部門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問題探析[J].人才資源開發,2018(1).
[7] 黃晟,欒和新,張小平.基層公共部門人才全過程培養模式探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4(11).韓英,馮博.公共部門人才規劃的問題與對策[J].機構與行政,2014(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