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是一大重點,傳統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思維導圖是一種科學的圖文并茂的思維工具,教師只要注意將其合理應用到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便能真正的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余小青,福建省寧德市福安五中。
英語閱讀教學是各種教學資源的交互作用,是綜合呈現和運用的集合體。閱讀的主體是學生,閱讀的內容包括文本信息、圖片信息以及圖文之間生成的信息溝,閱讀的途徑是語言的輸入和輸出。面對內容豐富的閱讀情境,當前很多初中生在英語閱讀中還是機械套用語篇句型和語言模塊,缺乏對話題的整體思考,導致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始終得不到提高。在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要注重教學上的革新,可以引入思維導圖這一科學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文章,從而提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圖或者概念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有效圖形的思維工具,主要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利用關鍵詞或其他屬性特征理清各級主題的相互關系,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建立記憶鏈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而在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思維品質的培養恰恰是外語教育或者基礎教育重視不夠的地方,所以應該對此提高思想認識,在教學中注重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提高。
1.深化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的時候,關鍵就是要將圖例與知識之間進行有效銜接,只有將這些信息之間建立良好的聯系,才能真正全面透徹的理解文中的相關內容和思想。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成熟,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此時在信息銜接上還會遇到各種困難,最終導致英語閱讀存在很多問題,不利于對文章的理解。思維導圖則具有圖文并茂的形象性特點,學生在借助這一思維工具進行英語閱讀的時候,就會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并且對文章的整體脈絡和知識體系也能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加深記憶,最終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運用“以圖導讀”的閱讀學習模式,積極的思考解決問題,掌握了良好的閱讀技巧,有助于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2.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思維導圖是一種科學的思維工具,學生在運用這一工具進行英語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對文章進行不同層面的思考,充分的發揮想象力,運用發散思維,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實現了思維上的鍛煉和發展。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畫出自己喜歡的樣式,把自己的觀點看法也可以融入進去,促進了學生多元化思維的發展,有助于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思維品質。
1.引導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和繪制思維導圖是第一步。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與教師共同分析文章的語言知識,注重挖掘其中的隱含知識點,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圍繞主題詞,列出其他相關的內容,之后將所繪制的圖形展示出來,教師要幫助他們糾正其中存在的錯誤,促使他們對思維導圖進一步完善,這樣學生就能夠對文章產生總體上的認識[3]。以仁愛版英語七下Uuit8“The season and weather” Topic 1 Section C為例。這是一篇圍繞四季和天氣的特點而展開的文章,文章段落分明,最適合也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文章。首先教師先呈現一副四季的圖片,引出 season and? weather,接下來提出問題: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學生回答,教師列出spring,summers,fall, winter等,通過圖片再次詢問Why do you like spring/summer/fall/winter?等, 然后引導學生分段閱讀并找出四季的特點,形成思維導圖。同時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思維導圖。這樣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就能對這部分內容有個總體上的認識,促進了閱讀學習效率的提高,并且這也有助于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2.借助思維導圖降低理解難度。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一個最為核心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某種程度上降低理解難度,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4]。以仁愛版英語八下Uint6 “Enjoying cycling”的 Topic3 Section C為例。本課題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他們喜愛休閑的心理,雖然課文中有很多新單詞,但在整體結構上比較清晰,主要說的就是騎自行車的好處,比如節省金錢,保護環境,鍛煉身體等等,同時還要注意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注意騎行安全。教師在教學時要先引導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找到文章核心主旨,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細度文章找出每個段落的中心句。作為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然后教師再通過設置問題,“What do people use bicycles for? Why is bicycle riding good exercise? How do bicycle riders protect their heads? When must bicycle riders do when riding at night? ”等, 導出思維導圖的二級分支和三級分支,形成完整的思維導圖。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將文章中有價值的重要語言點都呈現在思維導圖上,梳理文章結構,明確騎自行車的重要意義和注意事項,從而降低了學生閱讀理解的難度。同時,要特別注意如何運用if條件狀語從句,提醒條件狀語從句中動詞的時態,比如“- If I make a wrong turn, what may happen? – You may cause trouble.”學生只有明白這些,才能真正地讀懂、讀透文本,也懂得了要運動鍛煉和遵守交通規則,從而實現閱讀理解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3.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的時候,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始終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只需要進行必要的指導即可,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思維導圖的重要價值。學生可以自主歸納文章中的關鍵詞,總結每一段的中心內容,之后細致解讀其他的內容,最好還應該能夠對文章的復述,這樣才能確保最終良好的學習效果。以仁愛版英語九上Uint4在“The Changing World”內容的教學中,學生在課文閱讀之后,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出文章結構,明確主要內容是討論去過某地和一些經歷,其中包括了一些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農村學生們的眼界較為狹窄,旅游經歷不多,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對交際用語“- Where have you been? –I have been to…”談論過去經歷的句型認識更為深刻,學習掌握了許多風景名勝的介紹,在掌握have/has been to和have/has gone to的用法的同時,文化意識還得到了培養。在這樣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下,通過借助思維導圖這個學習工具,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充滿了極大的學習動力,最終也一定會獲得更高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隨之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總之,思維導圖對于學生的英語閱讀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在當前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廣大農村初中英語教師也應該在思想上與時俱進,沖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的束縛,靈活運用思維導圖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資源,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實現閱讀理解水平的提高。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思維導圖的運用也是一種嘗試,應該結合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接受能力進行選擇性的運用,否則可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就得不償失了。
[1]蔣蕓.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5(04): 28-31.
[2]靳真真,趙紅路.思維導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07):57-58.
[3]楊姍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海外英語, 2015(11):120.
[4]周麗.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6(11): 122.
[5]夏夢超.思維導圖在農村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