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崔焱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數學思維建立的初始階段,應用題的學習正是使學生鍛煉的重要方式,直接影響著今后的數學學習和生活思維方式。圖形作為較為直觀的工具,在解決較難問題的時候往往能夠幫助人們理清思路。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運用線段圖,能夠幫助學生整理思路,找出重點,快速解決問題。本文就小學數學應用題應用線段圖的重要性,以及小學數學應用題運用線段圖的策略進行簡要概述,以便參考與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教學 線段圖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的教學一直是歷年的重難點,是教師教學過程中著重把握的知識點,需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大都比較簡單,而數學應用題的表述方式又相對籠統,描述的數量關系也不夠直觀,如若直接分析題目,則會有很多的困難。考慮到線段圖簡單直觀的特點,將線段圖融入應用題的分析中,就能很大程度上減少問題的難度,也能高效的理解題目含義,幫助學生理清數量之間的關系,進而快速準確的解決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1小學數學應用題運用線段圖的重要性
1.1使題目數量關系更為簡潔直觀。初入學習階段的學生大都年齡小,讀題能力較低,分析應用題就會有障礙,不能很好的把握題中關鍵信息和數據,導致在解題過程不能順利進行。線段圖的使用,能夠將題目中的信息轉化為線段圖的數量關系,指引學生理清思路,使數據關系更為直觀形象,大大降低了解題的難度。
1.2提高解題準確性。綜合歷年的教學經驗,在講授“比()多()”、“比()少()”這類應用題時,學生們總是理不清其中的多少關系,很多學生在看到前者時,直接用加法進行計算,后者用減法,往往導致邏輯上的錯誤,但如若用到線段圖進行分析,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糾正這種錯誤,并幫助他們理清數量大小關系,正確解出答案。
1.3幫助學生一題多解。運用線段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降低解題難度,還能發散學生們的思維,探索更多的解題方法。例如解答乘法和加法結合使用的應用題時,往往可以通過線段圖整理思路,通過不同的解題方式進行計算,并得到正確的結果。
2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運用線段圖的策略
2.1增強教師在細節上的指導。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難知識點,教師應該對此采取高度的重視。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國家越來越重視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把握好以學生為主體,以自身為主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及時合理的指導,并采取相應的示范,通過典型的題目,將線段圖的使用方法講授于學生,讓學生們更直觀的學習這種方法,學生們才能更加高效的掌握住線段圖的使用,同時也使學生們的畫圖能力得到提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也要對線段圖的畫法進行指導,因為小學生們的畫圖技能也是出于初學階段,各方面都需要很大的努力,只有教師進行及時的指導,學生們才能真正掌握這門解決應用題的技能。
教師通過講解經典題目,運用線段圖,從題目中分析出數量的關系,在學生進入分析狀態后,教師在進行詳細的示范,然后學生們通過模仿教師分析和畫圖步驟,手腦并用,通過多加練習,定能掌握這個方法。
同時,由于思維和方法的培養都是需要時間進行建立體系的,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具有足夠的耐心,并在學生具有困難是給予適當的指導,通過言傳身教來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在掌握該方法后,要對該方法進行活學活用,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這也就需要教師設定相應的條件,比如為學生分組,增加學生們交流的機會,促進思維方式的溝通,從而迸發新的思維方式,改善學生們學習的氛圍,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2增強分析數量關系的指導。小學數學的應用題之所以能夠成為難點,是因為題目的描述不直觀,無法直觀分析出其中的數量關系,所以如何快速準確的找出數量關系才是教授應用題的重點,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種需要復雜分析的數學題目,對于知識技能缺乏的小學生而言是有些難度的,也是學生們對于應用題本身的理解能力不夠透徹。指導學生快速把握題目中的題干意思,抽取重要信息,理清數據關系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對題目進行了相關的分析,理解力數據的大概意思,才能著手線段圖的應用,才能使作圖更為直觀簡單。同時,教師還要講授畫圖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其中的一些方法和經驗,使學生們帶著技巧去作圖。例如線段的不要過長和過短,一般和題目中的要求相似就行。還要講究布局的設計,使之合理進行,保持卷面的整體美觀。因此,教師們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這些細節和經驗,指導學生標注一些重要的信息和數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題中的重要數據梳理清楚,從而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性。
2.3注重線段圖教學的技巧和策略的培養。小學應用題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是學生鍛煉思維能力和分析解題能力的關鍵,對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就要求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及時合理的指導,也要注重線段圖教學上的方法和技巧。教師們應該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的線段圖理解和應用能力,并在教學過程中尋找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抓住線段體的應用技巧。教師可以從較為簡單的題目入手,由淺到深的進行教學,保證學生們能夠跟上教學進度,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從小學開始培養思維方式和技巧,夯實基礎,才能更好的通過圖形來解決難題,也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掌握了這些相關技巧,在以后的學習中才能化復雜為簡單,理清思路,快速而準確的處理難題。
2.4反思線段圖的運用。運用線段圖的過程,是具體的思考過程和反思過程的結合。反思過程作為自我評價和調節的重壓環節,對線段圖方法的應用起到關鍵作用。其分為前瞻性反思、過程性反思和回顧性反思。
前瞻性反思是指在選用線段圖策略前要給予充分的思考,教師要自己思索一下,如果不借用線段圖的方法,是否能夠直接解出題目,如若運用該方法,又在哪些方面提供了便利,在整個的線段圖解決問題過程中,需要學生們具有哪些思維技巧,以及她們的思維方式能否得到提高,這都是教師需要在前期基于充分的準備。只有教師充分思索是否需要應用到線段圖方法,以及它的發展性,才能使線段圖這種方法具有合理性。
過程性反思包括構造線段圖和分析線段圖兩部分。構造過程反思是在保持思維清晰的情況下,把握線段圖和題目的對應關系,時刻保持嚴謹的態度,不斷進行改正,保證圖題相吻合。分析過程的思考,是自我反思分析過程是否合理,是否能夠保證運用線段圖提高了運算的速度或準確性,是否達到了化簡運算過程的目的,并且能夠在遇到難題時,能夠采取合理及時的解決方案,避免浪費時間。
回顧性反思是在解決問題后,將解題的經驗進行凝練思考,感悟在解題過程中,運用線段圖方法時遇到的問題,以及他的便利之處,最終總結運用該方法的普遍規律。只是片面的運用方法是不夠的,必須學會細致的思索,在運用方法過程中又能展開豐富的思考,靈活運用,進而解決問題。
3總結
總而言之,線段圖的運用是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的重要方法。通過運用線段圖,以簡單題目著手,逐漸深入,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理解這個方法的便利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對學生進行細心地指導,保證他們能夠掌握這項技能。
參考文獻
[1] 徐會云.線段圖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17):99.
[2] 陳高軍.淺談引導學生用線段圖理解題意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