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的教材觀、學生觀以及教學觀等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教師的教學行為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顯著轉變,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評價方式也在逐漸變得多樣化。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推動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同時也由于新課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較難的內容,數學題目與生活的聯系及開放性的增加導致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無論是數學學習興趣還是數學學習能力,現在在小學階段已經普遍存在。因此,將針對小學數學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因及對策進行分析,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借助科學的方法,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全面提高,縮小發展差距,消除兩極分化。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教學;兩極分化
調查研究發現,我校學生對學習數學體現出的興趣不同,等級分化相對嚴重。很多農村學生家長對子女學習數學沒有興趣,很少對學生的數學作業給出有益的指導,學生家長的水平普遍偏低,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盡管我校處于農村地區,但是學校仍然以高質量的教育來回報社會。數學教學中如何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縮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避免兩極分化是全體數學教師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力圖針對小學數學學生產生了極端化的原因進行分析,立足我校的實際情況,創設課堂平臺,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以及研究,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落實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全面激發學困生的學習激情。全面開展素質教育,從而有效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一、小學生數學教學中“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因
1.教材變化
新課標給人感覺耳目一新,體現了數學回歸生活,讓學生感覺可親、可用,但是教材對有些內容進行了刪除和添加,使得知識跳躍性較大,學生不容易接受。從教師方面看,新教材給了老師很大的發展空間,挑戰性也隨之加大,負擔增加,無暇顧及學習較差的同學,久而久之使得分化加劇。
2.學生學業負擔重,對學習缺乏興趣
隨著年級的升高,要求學生由原來直觀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但是學生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不能適應新知識的學習,在多次挫敗之后會逐漸失去興趣,再者學生個體差異大,個人生活體驗不同,導致接受能力不同,就引發了兩極分化。
3.家長的不關心、不重視
在農村的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重視,有的因為農活忙,只有農閑時節才過問一下孩子的學習,忙的時候就聽之任之。還有的家長因為生活的原因,外出打工掙錢,將孩子完全托付給爺爺奶奶照顧,半年或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在家里也待不了十天半月,根本談不上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就會產生抵觸情緒,認為家長不重視自己,沒有盡到照顧自己的責任,自己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從而引起學習成績的兩極分化。
二、消除小學生數學教學中“兩極分化”現象的對策
1.關注全體學生,縮小兩極分化
為了有效縮小兩極分化,首先要關注后進生的學習基礎,對優等生和后進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研,在學習后進生中開展問卷調查、座談以及心理咨詢等,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培養是直接推動學生學好數學的直接動力,對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習興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讓全體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設計生活情景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教學活動中來,充分體會學習。此外,教師還要關注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不同層次上有所發展,讓小學生上通過教育來獲得提升,關注全班每個學生。
2.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進一步緩解兩極分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開展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教法,充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縮小兩極分化。教師需要學會在目標的確定、性質的探求以及練習設計中開展分層設計,區別對待。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來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大的收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以及廣度。
3.改善學習環境,消除兩極分化
教師要給學生創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有多種情感需求。農村子女以及家庭環境較差,學習困難的孩子更需要關愛,因此教師要幫助和鼓勵他們自強自立。在班級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學習方法上要給予指導,促使學生在班集體中建立自信,找到歸屬感。另外要采取家校互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學生學習的兩個重要環境,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家庭教育環境尤為重要。學生家長有的長期在外打工,有的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學習,或者管理方面存在問題,長期以來給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教師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力所能及地促使家長轉變教育觀念,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為孩子構建一個愉快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另外,教師要組織后進生向先進生學習經驗,了解先進生的學習情況,總結后進生前進的方法以及經驗,建立激勵機制,對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
參考文獻:
[1]周洪強.以學定教 以教導學新課改模式下小學數學學習單的設計[J].新課程(綜合版),2018(12).
[2]俞英.當好錯誤板塊獨具慧眼的開發商:例談小學數學學習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青年教師,2012(8).
[3]李良濤.探究如何提高農村地區小學數學學習效率[J].好家長,2019(6).
[4]范林偉.發展核心要素 提升作圖能力[J].遼寧教育,2014(19).
注:蘭州市2018年度教師“個人課題”課題立項號LZ[2018]GR1244課題名稱:關于學生數學教學中“兩極分化”現象的成困與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