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名會 陳婷 胡悅
摘要:江西龍南縣虔心小鎮旅游資源豐富,自然人文資源獨特,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發展前景向好。但也存在產業鏈偏短,旅游產品附加值較低,融資難,融資渠道單一,運營模式單一,監管不到位,宣傳力度不足,開發規模小,農村人口空心化,從業者專業素質較低等問題。在精準扶貧背景下,提出延長產業鏈,研發創意產品,樹立全局思維,創新開發模式,加大普惠金融力度,擴大鄉村旅游融資渠道,加快鄉村電商發展,構建鄉村“互聯網+”,提升小鎮從業人員素質,提高景區服務人員水平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旅游經濟;精準扶貧;鄉村旅游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Piety town in Longn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understa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rural tourism, finds som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points out the new road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modern times.
Keywords: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Rural Tourism; Piety Town
精準扶貧,是指根據不同地域條件及貧困人口的現實情況,通過科學有效的程序來精準識別、幫扶和管理貧困對象的治貧方式。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因其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等特點,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動,龍南縣已成為贛南地區以發展旅游業來消除貧困的典型。
一、龍南縣虔心小鎮概況及其鄉村旅游發展優勢和前景
(一)虔心小鎮概況
虔心小鎮景區位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臨塘東坑村。龍南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東鄰福建,南接廣東,西鄰湖南,北毗贛州,挾五嶺之要沖,扼粵閩之咽喉。
景區入口位于105國道邊,距大廣高速龍南南出口13公里,距龍南火車站26公里,距贛州黃金機場98公里,距在建設中的贛深高鐵龍南東站23公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境內平均海拔600米,空氣清新,氣候溫和,植被豐富,以紅豆杉、銀杏、觀光木、云豹、水鹿為代表的珍稀物種成為區域內的指示性動植物,被專家們譽為“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
(二)虔心小鎮鄉村旅游發展前景
1.旅游資源豐富,自然人文資源獨特
虔心小鎮位于客家人集聚的龍南,客家文化豐富多彩,民族文化特色鮮明,不管是自然還是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盡管鄉村旅游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從虔心小鎮當前發展來看,利用當地特色的茶文化和鄉村特色發展鄉村旅游前景廣闊。
2.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虔心小鎮位于龍南,地處贛州乃至江西最南端,與廣東省接壤,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對外貿易、跨省貿易相對江西其他城鎮縣市來說較為發達,人流量在未來交通不斷發展下會不斷加大。隨著人流量的加大,旅游業甚至與旅游業有關的其他產業會呈現良好的發展前景。從全國范圍來看,我國鄉村交通日漸便利,人們旅游意向不斷增強。
3.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發展前景向好
當代鄉村旅游發展是現鄉村經濟發展的途徑之一,政府對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業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全國范圍內的特色農村旅游區日益增多。市場去杠桿化,實體經濟趨勢發展,政府開展普惠金融,助力鄉村精準扶貧,不斷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支持,促進其快速發展。
二、虔心小鎮鄉村旅游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產業鏈偏短,旅游產品附加值較低
虔心小鎮鄉村旅游的產業鏈較短,從相關旅游產品來看,虔心小鎮雖然有茶葉、腐竹和土雞等特色農產品,但是這些產品深加工較少,附加值相對較低。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鄉村特色小鎮建設普遍存在鄉村固有弊病,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與城市的旅游基地建設無法接軌。
(二)融資難,融資渠道單一
從資金鏈來看,精準扶貧雖然在國內的反響強烈,但是類似虔心小鎮這樣的鄉村旅游發展依舊存在融資困難,融資渠道相對單一等問題。缺乏鄉村旅游專業融資機構,鄉村旅游業與金融聯系松散,結合不緊密,政府普惠金融的力度與完善程度依舊不夠,缺乏專業機構的管理。
(三)運營模式單一,監管不到位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虔心小鎮特色旅游的營銷渠道卻存在著“重宣傳,輕營銷和渠道建設”的問題,旅游運營模式相對封閉拘泥,缺乏創新。同時在鄉村旅游過程中,電子支付系統與WIFI尚未全覆蓋,游客旅游的便利性較差。通過調研發現,大多數鄉村旅游管理方面存在著碎片化、不系統等問題,缺乏監管和質量審查機制。
(四)宣傳力度不足,開發規模小
雖然人們對旅游的認知不斷加深,但是虔心小鎮這種作為剛開始發展的特色旅游區宣傳依舊不夠到位。從開發規模來看,虔心小鎮開發范圍較小,產品較少。類似于這種鄉村小鎮建設都只是發展當地特有自然資源較豐富的獨立片區,未產生聯動效力,未能聯合其他片區共同發展。
(五)農村人口空心化,從業者專業素質較低
目前,國內農村地區大部分青壯年離家外出打工的現象依然很普遍。對于類似龍南縣這樣經濟較貧困的農村地區來說,勞動力十分缺乏。對于鄉村旅游這一走向現代化的服務業來說,勞動力是最基本的保證。加之,農村地區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有限,對于發展旅游業來說,從業者專業素質較低。
三、鄉村旅游發展開拓精準扶貧的新路徑
(一)延長產業鏈,研發創意產品
要真正達到產業扶貧、旅游扶貧必須延長產品產業鏈。鄉村旅游產品是鄉村旅游發展的“中樞”,應進一步精深加工,加強特色成分,加強品牌戰略,提高其附加值及收益。虔心小鎮可基于龍南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等,依托精準扶貧的支持,研發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創意產品或旅游活動,使其結合生產、生活、生態,增加文化和內涵。構建一條復合型產業鏈條,真正讓鄉村脫貧,經濟盤活,農民徹底富起來。
(二)樹立全局思維,創新開發模式
在助力精準扶貧方面,發展虔心小鎮特色旅游必須站在全域旅游的視角。首先,必須將傳統的人文景觀、自然風貌和資源這些單一的點聯系起來,形成一種全局的旅游建設思維。其次,要系統推進虔心小鎮旅游業與政府正在倡導的精準扶貧、環境治理、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及生態修復等相融合。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由旅游業發展到與旅游業相關的其他產業,由一戶帶動一片,真正實現旅游扶貧、深入扶貧,確實做到有效扶貧。
(三)加大普惠金融力度,擴大鄉村旅游融資渠道
2015年12月31日,國務院印發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到,要加大普惠金融對精準扶貧的支持力度。國家在精準扶貧、助力三農問題上的高度關注也恰恰體現了普惠金融走進農村、走進農戶、發展農業的國家導向和人文關懷。國家近年來大力倡導普惠金融,為了 “三農”發展增加助力,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扶貧。現代鄉村旅游發展地區普遍存在資金不足的現象。發展鄉村旅游在開發前期離不開政府資金的支持,必須加大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擴大鄉村旅游融資渠道,簡化融資程序。
(四)加快鄉村電商發展,構建鄉村“互聯網+”
近年來,電商發展如火如荼,鄉村“互聯網+”也是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構建鄉村“互聯網+”,可以在營銷推廣、提升經營效率、吸引游客以及旅游宣傳等各個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互聯網信息傳遞迅速便捷,提高旅游產業發展速度。政府在農村的科技投入、構建“互聯網+”應逐步加大投入,并給予高度重視。
(五)提升小鎮從業人員素質,提高景區服務人員水平
扶貧先扶“智”,為解決鄉村旅游服務質量低的問題,必須提高景區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鄉村旅游逐漸走向專業化、規模化。
四、結語
以農村特色小鎮為發展基點的鄉村旅游推出“龍頭企業+產業基地+休閑度假+貧困農戶”的特色精準扶貧模式,給未來鄉村旅游發展開辟出了一條新道路,也給國家攻堅扶貧擬定了一條新思路。特色小鎮旅游與精準扶貧的融合符合國家提出的“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必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切實提高扶貧成果可持續性,讓貧困人口有更多的獲得感”的精準扶貧原則。讓國家扶貧不僅僅停留在扶,更重要的是讓貧“自扶”,讓扶貧工作可持續的自我發展。鄉村旅游作為當今興起的新興朝陽產業,具有巨大可挖掘的經濟價值,精準扶貧可以更確切地落實到居民,落實到縣市鄉鎮,創造可觀的商業利益。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Z]. 2016-01-15.
[2]桂拉旦,唐唯.文旅融合型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模式研究[J].西北人口,2016(2):64-68.
[3]李佳.扶貧旅游理論與實踐[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32-56.
[4]王秀明,石峰.基于精準扶貧視角的鄉村旅游規劃完善研究[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7,22(1):51-56.
[5]張春美,黃紅娣,曾一.鄉村旅游精準扶貧運行機制、現實困境與破解路徑[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6,15(6):625-631.
[6]陳秋華,紀金雄.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實現路徑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5):196-200.
[7]鄧維杰,何海燕,朱淑婷.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困境與對策[J].農村經濟,2017(12):44-49.
(責任編輯:張彤彤 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