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飛 陳亞盟 阿米娜·阿力甫
摘 要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中具有重要意義。新疆具有特殊的地理區位,有著適宜發展農業的自然環境,新疆農業的發展不但能夠增加各族群眾的收入,實現脫貧致富,更有利于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新階段新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數量質量都有所提升,但是在內部管理、政府監管、政策落實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以法律視角,立足新疆特殊的環境,對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研究,探尋適宜新疆發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之路。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社 鄉村振興 精準扶貧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科基金項目2018年度法學研究課題“以農村合作社為依托創新南疆精準扶貧機制法律問題研究(18BFX044)”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騰飛,新疆理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經濟法、行政法;陳亞盟,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行政法、經濟法;阿米娜·阿力甫,新疆理工學院,研究方向:行政法、經濟法。
中圖分類號:D92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088
一、新疆地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意義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有9億多農民生活在農村,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三農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更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糧食安全。但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為了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發展的重點在大城市,發展的著力點在工商業,對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投入較少,這也導致農村農民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本世紀國家開始提出工業反哺農業,黨的十九大又進步一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些舉措為農村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農村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讓土地資源產生更多的收益,從而實現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長期以來,我國農村走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在80、90年代極大的提高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實現了農村由吃糠咽菜到吃飽穿暖的轉變。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勞動力成本的增加、農產品競爭壓力增大等因素各家各戶單打獨斗式的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村農業的發展。經過多年的探索,一種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將農戶、農產品銷售、加工、運輸、貯藏等經營者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者聯合起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逐步發展起來。為了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國家專門出臺《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來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經過多年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利于發揮新疆農牧業資源優勢
新疆土地資源豐富,全區農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積10億畝,占全國農林牧宜用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現有耕地6180多萬畝,人均占有耕地2.69畝,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新疆的棉花、小麥、玉米、油料、蘋果、核桃、巴旦木、葡萄等農作物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新疆天然草原面積7.2億畝,占全國可利用草原面積的14.5%,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新疆全年日照時間平均2600-3400小時,居全國第二位,為特色優勢農產品種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新疆農牧業現代化加快發展,確立了糧食、棉花、特色林果業、畜牧業和區域性特色農業。農業機械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2%。但是現階段新疆優勢的土地資源、光照資源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并沒有發揮出明顯的優勢,通過發展農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將新疆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從而促進新疆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利于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
首先,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占國土面積的1/6,土地遼闊,有著發展農牧業的天然優勢,但是由于新疆遠離內地,距離中部地區有4000多公里,沿海發達地區5000多公里,路途遙遠再加上新疆特色農牧產品多為保質期短的牛羊肉、哈密瓜、香梨、紅棗等,使得大量具有優良品質的特色農產品不能有效的轉化為經濟效益,農民的收入還是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是南疆四地州中的克州、和田和喀什更是國家級的連片貧困地區。其次,新疆人口2400萬,多民族聚居,農村人口占到50%左右,多民族聚居創造了新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鮮明的區域特點,但是不同的語言風俗又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尤其是大部分民族同胞居住在農村,信息閉塞造成了農產品的滯銷,農民收入得不到保障。因此,通過對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新疆農業發展的產業化、規模化,從而促進新疆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實現新疆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脫貧的目標。
二、 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
(一)存在“空殼社”情況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組織帶動小農戶發展生產、銜接產銷、助力脫貧攻堅、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重要組織,在新疆農業發展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通過調研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其中比較突出了就是有些農民專業合作社徒有其表,沒有真正發揮農民合作社的作用,淪為“僵尸社”“空殼社”的情況。具體表現形式如下:一是無農民成員實際參與;二是無實質性生產經營活動;因經營不善停止運行,但是沒有注銷。這些“空殼社”的存在,極大的擾亂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秩序,消弱了農民參加合作社的積極性,同時也給政府在制定相關農民合作社政策時錯誤引導。
(二) 合作社內部發展機制不健全
通過調研發現,許多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發展機制不健全,缺乏發展的內生動力。一是發展目的不明確。有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不是為了農業產業化發展而是為了完成政府的任務或者是為了獲得國家專項補貼和稅收優惠。二是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農民專業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財物管理制度、會計制度等規章制度多流于形式。三是缺乏長遠發展意識,有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對于合作社的發展思路不清晰,沒有長遠規劃。
(三)專業合作社層次比較低
目前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及的行業比較多,數量也在急劇增長。最為常見的有種植業合作社(紅棗、香梨、核桃等特色林果業)、畜牧業(羊、牛、豬等)、銷售合作社(農資、農產品)等。在這些合作社中,最常見的模式多為產銷一體化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專業合作社成員統一購買農資、分散種植,最后再統一銷售,這種合作模式相對于農戶單打獨斗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對于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深入,這種模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不太適應農業的發展。
三、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對策
(一)提高合作社的專業化水平
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相對于國內外比較先進的合作社模式來說還處于合作社的初級階段,除了產銷一體化合作社以外,生產服務類合作社、購買服務類合作社、加工和運銷服務類合作社等合作社模式都是在傳統購銷合作社模式上的升級,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支撐,不僅僅承擔著農產品購銷這樣的簡單職能,更承擔著農業生產模式改革的重任。農業改革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包括土地流轉、農業科學種植、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銷售、物流運輸等各個環節,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將以上各個階段進行優化和整合,以合作社作為一個平臺,提升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的發展水平,從而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二)將精準扶貧與合作社相結合創辦扶貧互助農民合作社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區位導致從事農業生產的部分農村地區還沒有脫離貧困,尤其是南疆三地州作為國家重點聯片貧困地區,到2020年完成全面脫貧的任務還是很艱巨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經過歷史檢驗的好的農業生產模式,對于農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將合作社的發展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不但能夠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更能夠提升新疆農業產業化水平。扶貧互助農民合作社是一種以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為目的的農民合作組織,主要指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由村民委員會、政府部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等牽頭,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原則,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入社或提供就業崗位,帶有明顯幫扶性質的農民合作社。扶貧互助農民合作社統籌利用各類扶持資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形成貧困農戶、村集體、合作社利益聯結共同體。通過建立扶貧互助農民合作社可以促進產業發展、提高貧困戶組織化程度、增加貧困戶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最終實現打贏中央、自治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和鄉村振興戰略。
(三)政府要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監管
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而且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越來越大。隨著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各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導致各種“空殼社”、“僵尸社”、騙補貼社、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合作社大量存在,極大的擾亂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秩序。現階段,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力度,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從追求數量的粗放型提高到最求質量的集約型發展。一是要完善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各項法律法規,使其有章可循。二是要摸底排查,對新疆登記在冊的農民合作社開展摸底排查,摸清底數、掌握實情。農業農村、市場監管、水利、稅務、林草、供銷等部門和單位要形成信息共享機制,要做到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管。三是要形成動態機制,要綜合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息公示等手段,開展合作社運行情況動態監測。四是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和服務。加強基層合作社新型農民隊伍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搭建農民合作社指導服務平臺,為合作社提供設立輔導和跟蹤指導服務。五是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合作社登記管理,依法規范登記注冊,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探索簡化合作社注銷登記程序,暢通合作社退出渠道。
參考文獻:
[1]張洪菠.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思考[J].農機合作組織,2016.
[2]楊秀玉.新疆少數民族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狀況調查與分析[J].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技術信息研究所,2015.
[3]張志剛.農民合作社規范化管理問題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7.
[4]王云帆.市場視角下農民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學技術與信息,2017.
[5]楊麗麗.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環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