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喜
摘 要:小學階段是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學習理念塑造、學習思維培養的關鍵時期,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數學是一門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科,生活當中有大量應用數學的實際案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使用生活素材,讓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創設更為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教學活動的深入、廣泛開展,保證小數數學課堂的高效創設。在此對如何有效使用生活素材以創設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生活素材;創設策略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就是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十分濃厚,其學習的動力也不是十分充沛,這些因素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數學學科本身就存在強烈的理論性、抽象性,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但是小學生的生理發育狀態決定了小學生對那些形象的事物更加感興趣,對于抽象的事物則感知不強,導致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中,一部分教師不能完全從小學生的興趣切入,設計的內容過于原型化,因此知識性突出、生動性不足,制約了小學生的興趣發展,故此,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也就成為一種奢望。使用生活素材可以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激起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培養學生學習熱情
任何一種學習活動都需要學生的廣泛參與,而學生的學習熱情則成為學生能夠積極開展學習活動的根本動力。如果學生的學習熱情濃厚,就能夠自發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不需要教師的過多督促就能夠保證學習效果。反之,學生就會表現出敷衍的情緒,進而制約學習效果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生活素材,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就創設了一個生活當中的場景,那就是到超市購物,進行款項結算的情境。教師在多媒體上投放出一些鉛筆、作業本、橡皮擦、餅干、飲料、足球等商品的圖片,并標示出其價格,組織部分學生扮演消費者到超市采購商品,部分學生扮演超市的收銀員,對消費者購買的商品進行結算,并收取相應的費用。這樣的教學活動把四則混合運算融入生活素材之中,讓學生在不經意間就獲得了足夠的運算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有效使用生活素材,活躍數學課堂氛圍
小學生對學習氛圍的感知異常靈敏。當學習氛圍和諧、愉悅時,學生的思維也會快速運轉,和教師之間的配合也無比默契,甚至還會提出一些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這證明活躍的課堂氛圍對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生活素材來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例如在講解到小數點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一部分內容時,很多學生就對小數點的位置變化造成小數大小的變化不是十分重視,于是教師就列舉了一系列小學生出現的錯誤。例如一名學生說自己的身高是1.46米,結果把小數點點錯了位置,成了14.6米,這身材如同5層樓的樓房一樣高;一名學生的體重為45.7千克,結果點錯小數點位置,成了4.57千克,豈不是變成了一只雞的重量了……這些笑話讓學生捧腹大笑,但是在笑過之后要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小數點的重要性。這樣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學中,極大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實現了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三、有效使用生活素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畢竟數學是一門應用性、生活性極強的學科,我們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目的并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更在于要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實際生活當中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故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使用生活化素材,給小學生提供更加廣泛的實踐機會,提高小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例如學習了“數學廣角——優化”一部分內容之后,為了增強小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給出了這樣一個題目:同學們,在家里你們有沒有過在家長的陪伴下玩一些小游戲的時候?如果一個小游戲玩一局需要耗時5分鐘,一共有9名同學參與到小游戲當中,那么假如每人玩兩局,每局都是兩個人同時玩,怎樣最省時間?最少需要花費多少分鐘呢?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制訂出最佳方案。這樣的生活素材教學題目把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擺在了第一位,在突出題目趣味性、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又培養了小學生應用數學的實踐能力,為創設高效課堂提供了充沛的動力。
總而言之,生活素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使用對高效課堂的有效創設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在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知識體系進行全面的掌控,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并在其中深度融入生活素材,提高教學內容的形象性,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教學的效率,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成為高效、和諧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呂龍梅.使用生活素材創設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J].華夏教師,2018(15):39-40.
[2]徐雅娟.數學離生活究竟有多遠: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創設高效合理的數學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6(4):131.
[3]劉映琴.試論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創設高效合理的小學數學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