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微
【摘要】在小學美術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情況來有步驟有計劃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通過小學美術課程的學習,獲得藝術修養(yǎng)的提升,讓學生們能夠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都能夠在美術藝術的天地里獲得更多的發(fā)現(xiàn),體會到更多的快樂。小學美術教師要重視審美教育要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需要從吸引學生興趣,科學開展教學工作等方面來綜合的進行。
【關鍵詞】小學美術 審美素質 教學活動
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隨著教學的進行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要讓學生的審美素質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要用他們的審美標準去影響到他們在生活中的態(tài)度和行為,讓學生能夠建立起高尚的審美標準,能夠指導他們的一言一行,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中知善惡和美丑,做一名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的小學生。
一、小學美術教師要領會審美素質的基本含義
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是我國當前素質教育系統(tǒng)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人生活在社會當中,需要建立起關于人,自然,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審美標準,這樣才能處理好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美育是美學教育,又稱審美教育。學校中審美教育主要功能是培養(yǎng)審美素質,形成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美育是心靈的體操,是社會文化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提升人的審美素質,是有效的整合一個人,現(xiàn)有對自然的欣賞,社會現(xiàn)象的評估,以及自身建設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總和,審美素質是當前小學科學社會化教學的重要內容。審美素質的提升,一方面,體現(xiàn)在關于美術作品的鑒賞,以及生活中關于美好事件的有形物件的評估上;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在對于人和事的道德修養(yǎng)等的評估上,正所謂,要內外兼修,審美不僅要看外在,也要看內在。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審美教育活動中,要讓學生懂得何為美,何為丑,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不會給他們正確的引導學生就會分不清什么是美丑,只跟隨自己的任性,隨意而為,這樣的行為就是非常危險的。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
我們要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要首先注重學生審美意識的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可能對于什么是審美意識,什么是審美素質這些問題,并沒有任何的考慮。然而所謂的審美素質,其實有很多細節(jié)方面來加以組成。而學生也沒必要理解都有哪些部分組成,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一些個別方面的組合,慢慢的提升其綜合的審美素質表現(xiàn)。例如,可以通過講案例,講故事等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美丑善惡。對于很多繪畫作品的評價,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從美術專業(yè)的角度進行評價,這樣學生就能夠找到不同的角度來談出自己的感受。所以,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了學生在審美活動中的敏感性,他們在生活中,就能夠不知不覺的發(fā)現(xiàn)美,甚至不知不覺的創(chuàng)造著美。
三、要豐富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素質的形式
在豐富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素質的形式方面,教師要從學生現(xiàn)有的情況出發(fā),要用美好的形式去感染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愛美之心的驅動之下,對于美術世界的專業(yè)之美,社會生活中的人性之美,自然生活中的純粹之美等都有深切的體會。所以,在審美素質的教育方面,可以運用豐富多彩的形式,例如,可以運用美術欣賞的形式,對于美術作品的欣賞,學生們可能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感受。而這些感受之所以產(chǎn)生,經(jīng)常是一個人的經(jīng)歷有關系的。正是因為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所以,當時經(jīng)歷當中,所想到的所有感受到的情感可能再次被喚起。這也是說明為何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們看到的經(jīng)常是自己感受到的。所以,要結合現(xiàn)有教材的運用,讓教材的應用滲透到學科教學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讓積極的價值觀、審美標準等教學的內容融入進去,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四、在審美素質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調動小學生的審美興趣
在調動學生的審美興趣方面,教師首先要做好學生的榜樣,要用自己真摯的情感流露去感染學生,對于藝術之美,教師要發(fā)自內心的熱愛,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老師的。真摯情感。而情感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所以可以從學生的情感入手,去調動學生內在的情感流露,同時,在認知上加以調整,從而讓學生建立相應的認知標準。這樣的一個思路也是可行的,就好像認知標準,評價的標準可以影響人的情感態(tài)度一樣,反過來也是可行的。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要緊密追隨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從情感過程,認知過程以及行為過程這三個方面,入手去影響學生。慢慢的去熏陶學生,從而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審美意識。
總之,在小學美術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來提高自己的審美教學能力,要讓學生的審美素質提高,要讓小學生審美意識提升,讓學生能夠在美的欣賞和評價中,獲得心靈的陶冶,精神的凈化。
參考文獻:
[1]吳愛華.淺談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北方文學,2017,(07)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