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顏
摘 要 德育是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它貫穿教育的始終,在科學教育的過程中把握科學課程的獨特價值,適時滲透德育是必要的。作為學校教育中的科學課,也必須承擔起德育的重要任務。小學科學以其獨有的學科特點蘊含了豐富的德育資源,作為一名小學科學教師要善于挖掘德育資源,及時抓住德育教育契機,充分發揮小學科學課的德育功能,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接受德育滲透。
關鍵詞 挖掘教材;創新科技節;合作探究;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0-0018-01
科學教育是培養有德的高素質學生,因此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德育教育,故此,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呢?我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法來實現的: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價值,進行德育滲透
在科學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因素,是實施德育教育的基礎。教師平時要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價值,為課堂教學伺機進行德育滲透做好充分準備??茖W教材中有許多課文蘊含著這些思想教育因素,我們要善于挖掘這些潛在因素。在備課時,要努力做到挖掘教材,揭示“知識點”和“德育點”的內在聯系,在教學中把二者結合起來,同步進行。
例如:教學《科學是……》時,除了讓學生了解月球、地球、太陽系等知識外,在介紹人類探求宇宙時,特別介紹了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講述了我國人造衛星發射的成果、火箭發射領先世界等事例,特別是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發射成功,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踏上了太空之旅,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等。介紹了錢學森科學家,在新中國成立后,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毅然回國,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科學家的愛國熱情和行動,感染了每個同學,鼓勵學生向科學家前輩學習,勇于探索,不為名、不為利,要不斷追求,完善自我。通過多種手段向學生滲透愛國思想,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趕超世界科技先進水平的緊迫感。
二、開展創新的科技節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科學實踐教學,課內課外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在實踐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校根據清城區科學技術協會和清城區教育局聯合發文開展校園科技節的文件精神,并以此為契機,學校每年都舉辦“校園科技節”,給孩子一個節日,讓他們玩轉科學,這個科技節逐漸成為學生充分展示奇思妙想的舞臺和創新能力的競技場。
“校園科技節”內容包含有科普知識宣傳活動、科普體驗活動、科普競技活動、小發明小創作作品展示、實驗項目體驗活動??萍脊濏椖吭O置豐富,涉及環保、節水、節電、研究性學習、科學幻想畫、科學小論文和科學小制作、小發明等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敢于挑戰、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通過科技活動的開展,學生對科技的興趣、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三、深入課堂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德育滲透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到: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必須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因此,科學的教學離不開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安排上,每節課都大量運用小組討論、小組合作、小組評價等協作環節,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都分配到一個個的小組中進行探究活動,每組確定好科學組長,在實驗中,每個人要與同伴進行協商、合作,集中集體智慧完成任務,在這種環境氛圍里學習,讓孩子們學會與他人交流、尊重彼此的觀點、客觀、實事求是、共擔后果等品質。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學會了與人和諧相處,這是人類生存的一種必需的素養。這種教學方法,既達到了科學教學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團結合作與互助的精神,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德育是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它貫穿教育的始終。德育的滲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非常重要,在科學課中培養學生愛大自然、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等情感,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認真細致、追求新知、與人合作等科學態度,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方面,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中一旦形成了優秀品格,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因此,科學教師應當將德育的滲透作為科學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通過德育教育的滲透,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小學科學(3-6年級)新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7(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科學教學參考書3-6年級[M].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