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召



【摘要】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基石,教育發展不但要依靠國家政策、教育資源等外部條件,主要依靠教育的靈魂-教師,由于受當今社會發展不平衡、教育觀念、教育資源等環境的制約,鄉村和城市間教育水平差距日益增加,為了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我國推行了“特崗計劃”,特崗教師在這個新得特殊群體中逐漸成長起來。本文對河南特崗教師職業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行研究,針對目前特崗教師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河南省 特崗教師 農村教育
一、引言
農村教育是我國教育之本,我國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發展。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逐漸意識到實現農村教育快速發展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城鄉間教育發展水平嚴重不均衡,農村教育水平發展比較緩慢,師資力量、教育設備、信心資源都比較匱乏。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兒童生活在農村,甚至有些偏遠地區最基本九年義務教育都無法保證,這種嚴峻的情勢引起了我國教育部的高度重視。溫總理指出:“改造社會必須從農村著手,改造農村必須從農村教育著手”,因此,只有農村教育強大起來才能帶動本地區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特崗教師這個教師隊伍也逐漸得到了重視,2006年我國實行了特崗計劃,意在吸引大批量的高校畢業生投身到農村教育當中,尤其是針對西部地區實行了各種優惠政策,使更多的大學生愿意投入到貧困地區,從而有效改善農村教師結構,使農村教師隊伍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自“特崗計劃”執行以來,到2019年河南省擬招特崗教師9800名,平均每人補助提高到3.52萬元。特崗教師的比重在農村教師這個隊伍比重越來越大,特崗教師作為一個長期必須堅持的教育方針政策,我們必須時刻關注特崗教師的發展現狀,切實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由于特崗教師一般服務在基層,教學環境相對比較惡略,交通不便等問題,很多大學生為了追求未來職業發展,一般不愿意到這種條件艱苦的地方來工作,面臨這樣的問題政府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
特崗教師是指通過特定招聘計劃統一招聘的一類教師群體,一般是介于在編教師和暫時代課教師中間的一支新類型的教師群體。一般特崗教師要求服務基層3年,期限滿后從新編的教師和未入編的教師繼續保留在崗工作的教師。對于教師職業發展一般研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教師職業的專業化,另外一種是教師專業發展前途。由于本文研究對象是特崗教師這個特殊的群體,對于其專業發展有給予了特殊性,使教師職業整體專業化在這里不復存在,并且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不再是單單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需要結合本文的研究對象對特崗教師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所要面臨的問題來展開。
有關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研究一般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一種重點研究教師職業形態及教育制度的“教師專業”發展,而“專業發展”則是另外一種研究觀點,一直貫穿教師職業發展的始終。葉瀾(2001)認為,教師職業發展是一個由不完善到完善發展過程,一般工作環境、工作場景、生活條件、薪酬待遇、職業發展都會影響人為的選擇[1]。而有學者認為教師專業發展在教師經歷職前培訓、在職培訓等學習與研究,專業內涵在不斷地提升,自身專業水平不斷圓熟[2]。通過以上兩位學者的研究我們發現,他們一直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在專業知識與能力等多個領域不斷發展、提升的過程,由于不同學者思考角度不同,也產生了不同的觀點。張秀陶、鄭曉婷(2011)研究發現,特崗教師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人數偏少、教學質量不高,甚至有些地區特崗教師政策在落實時出現“走樣”現象,面對這樣問題提出了提高教師政策吸引力,完善特崗教師專業與崗位對口政策,明確特崗教師政策執行監督細則[3]。楊廷樹、楊穎秀(2010)研究發現我國特崗教師現在面臨主要問題是待遇條件差、環境艱苦,此外,很多特崗教師都是剛畢業大學生,對于就業政策不夠清晰、工作成熟感偏低等問題[4]。鄔躍(2010)則認為農村教師師資力量薄弱成為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瓶頸,要想實現農村教育快速發展必須采用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比如可以建立完善農村教師的長效補充機制,為農村學校提供更高素質教師隊伍,推動農村教育均衡發展[5]。有些學者認為教師專業性的獲得具體過程和形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真正內涵[6]。由于特崗教師這個隊伍一般都是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畢業生,個體的主觀努力程度與組織培養結果就顯得只管重要,這可以促進教師思維不斷趨向成熟[7]。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相對比較漫長而又復雜。
綜上研究我們發現面對特崗教師職業發展大多學者都是圍繞工作環境、工作條件、生活條件、薪酬待遇、未來職業發展研究展開,這也正是河南省特崗教師這個群體所面臨一些主要問題,這也是導致目前河南特崗教師這個職業群體在偏遠貧困地區人數偏低、積極性不高一些主要原因。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結合特崗教師未來職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從而為河南特崗教師職業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二、河南特崗教師職業發展現狀
我國從2009年起逐步把“特崗計劃”推廣到中西部貧困地區,依據我國政策河南省在教育部的指導和落實下,針對河南省各個地級市發展情況和農村教師短缺情況進行調查,進行統一安排部署。自2009年起,河南省總共計劃聘選10000名特崗教師,。計劃一經推行和落實,在社會上便得到很好反響,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教育資源缺乏情況。從特崗計劃施行到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十幾年來其設崗數量在不斷地增加。招聘對象主要是初中教師和小學教師,初中和小學特崗,通過一項數據發現河南特崗教師人數呈現不斷遞增趨勢,這說明大學畢業生在河南省特崗教師的政策號召下對特崗教師這個職業群體認同感越來越強,有利于河南特崗教師職業發展。如表1-1所示:
本文選取了300特崗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特崗教師與女性特崗教師分別占49%和51%,年齡段大都分布在20歲到25歲之間,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特崗教師群體一般年輕富有活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結構優化升級。師范類學院畢業的占70%,畢業于非師范類學院的占19%,說明接受過正規師范教育的特崗教師還是占大部分的。在他們當中,本科畢業及有教師資格證的分別占93%和98.5%。總的來說,特崗教師的綜合素質比較高,比較年輕有活力,為農村的師資隊伍建設帶來新的生機,給農村教育發展帶來新的希望。通過應聘初衷調查發現如表1-2所示發現很多大學生之所愿意從事特崗教師一般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者緩解就業壓力占75%,從表1-2中發現,其中只有9%愿意服務基層,甚至只是把特崗教師作為跳板,為了以后找工作更加方便做鋪墊、受周圍親人影響的7%、工作收入穩定,可以有寒暑假的人占8%,其他的占1%。此次調查對我們繼續執行“特崗計劃”政策都有一定的幫助。通過此項調查數據我們還發現,大多數剛畢業大學生從事特崗教師這個職業主要是為了緩解當時就業壓力,并非真正愿意投身到特崗教師這個職業當中去,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特崗教師的向前發展。
通過調查發現,一旦特崗教師投入到工作中去,他們可以憑借自身較高的知識儲備量,再加上本身年輕,富有激情,因此能保持較高工作熱情狀態,能把所學的知識真正應用到教學當中,并且發揮自己特長進行創新,。此外調查還發現很多特崗老師不僅擔任一門課程,除了擔任本專業以外都還擔任一門到兩門的其他課程,甚至有些還要擔任班主任或者個別行政職務,工作量比較繁重。
對于是否喜歡自己所從事的職業隊特崗教師日后工作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走訪調查發現一般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性高的教師喜歡這個職業,出現責任心不強、消極怠工一般都是比較不喜歡該職業的。如表1-4所示通過調查發現選擇滿意的占45.5%,只有13%的選擇滿意、37%的選擇了不太滿意、選擇非常不滿意的4.5%。通過走訪得知,不太滿意的一部分特崗教師認為學校環境差,生活極其不方便,工作收入低,維持不了自己生活開支,發展前景也不好;一部分滿意的特崗教師認為距離家里近,可以經?;丶?,能經常和家里人在一起,此外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特崗教師可以有雙休及寒暑假等。所以要想提高特崗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調動他們工作積極性不能忽視對特崗教師不太滿意的這部分教師群體。
三、河南特崗教師職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推行“特崗計劃”所需要的資金,發放特崗教師工資薪金所需的資金都是以中央財政為主,地方財政為輔的原則,由中央財政設立有專項資金統一進行支出。自2012年起,中央財政提高了特崗教師的工資性補助標準,并與地方財政一起進行據實結算,這使地方財政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減輕[8]。“特崗計劃”所需資金是通過中央與地方的兩級財政撥付的,其程序較多、過程復雜以及時間漫長,出現了工資薪金及福利待遇不能及時發放給特崗教師的滯后現象。而且微薄的收入及一些保障政策出現的漏洞,挫傷其工作的積極性,使特崗教師的心理產生動搖,任教到期后,選擇重新擇業,造成特崗教師流失及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性,阻礙了其職業發展。
在特崗教師隊伍中“教非所學”是遍及各處的。造成這一現象的出現原因有兩方面:其一,在考取教師資格證和特崗教師政策方面的漏洞,讓沒有接受過有關教育方面專業知識且教學經驗少甚至沒有的非師范人員通過考試,進入教師隊伍。他們嚴重缺乏教學經驗,教學能力低下,不能達到教育教學的要求,不能保證教學質量。其二,在特崗教師的分配環節不能做到無縫銜接,使其報到后只能聽從學校安排,在農村中小學師資欠缺的情況下,很多特崗教師所教科目和自己所學專業關系很少甚至沒有任何關系。大多數的情況是學校缺少那個學科教師就教那個學科,甚至出現一人教多個學科情況。對此,特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便會大打折扣,同時降低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根據調查了解到特崗教師他們每天的課時比較多,擔任的學科也較多其工作量比較大。由于部分農村學校距家較遠,學生上下學不方便,使這些學校成為了學生住校的寄宿學校,為了方便管理學生這些學校基本上都會開設晚自習,而且晚自習下課的時間一般都比較晚,大約在九點半,這又一次加重教師工作負擔。除去上課以外這部分教師用在備課、課外拓展、娛樂的時間很少,影響特崗教師專業知識拓展,特崗教師職業發展會受到一定阻礙。為了豐富特崗教師的內涵、提高教學技能、加強工作能力,國家的教育部門不斷的開展各種活動在關于教師繼續教育方面的。由于特崗教師工作的大本營在學校,所以有關其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大部分是在學校完成。通過了解,特崗教師的發展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參加的崗前培訓其內容缺乏教學技能、教學方式、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培訓,往往培訓的是政策性的內容,而且走形式的居多,對特崗教師的自身專業發展起到的作用不大;其次,特崗教師所處的地方大多數都是經濟比較落后的貧困地區,工作環境較差,對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的活動很難推進;最后,學校管理者對繼續教育工作的不重視導致針對性的職后培訓少,對其職業的發展不利。
特崗教師所處的學校都在農村,教育資源有限,缺少教育類書籍,而學校由于受資金經費的限制沒有能力購買大量的相關書籍。學校長期的缺少教師而優秀教師的缺乏更嚴重,使在開展校內研討活動時缺乏優秀教師的指導,而普通教師不能全面的指導特崗教師和解決他們在日常教學中所碰到的困難是由于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上這些情況的出現會阻礙特崗教師的專業發展,使其成長速度緩慢,不利于職業發展。
根據應聘初衷的調查來看,因為就業壓力大而選擇這個職業的教師在特崗教師隊伍中占大部分,只有小部分的是熱愛這個職業,希望扎根農村,服務基層教育,甚至還有一部分人處于觀望狀態,前景不好就轉行。根據調查結果了解到,部分特崗教師就職心態易動搖,不利于增強其職業發展的穩定性。因此,特崗教師的敬業精神有待加強,并培養他們的職業精神,讓其愛崗敬業,樂于從教。
四、河南省特崗教師職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在訪談中,了解到特崗教師由于受所處地區的經濟、環境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對其發放的工資并不滿意,認為工資薪金過于低下,不能滿足自身日常生活的需要。特崗教師的工資薪金是由中央以及地方的財政一起承擔的,這會對教師需求量大的地方財政造成壓力。因此,國家應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適當的加大財政投入,盡量做到在中央財政支出的基礎上提高特崗教師的工資薪金和福利待遇。再者,國家應減少工資薪金的審批環節,完善相關政策,確保工資薪金以及福利待遇的按時發放,解決工資薪金滯后發放的問題,促使其堅守崗位,終身從教。
由于農村學校普遍存在師資匱乏的現象,特崗教師工作量大,工作負擔重,不利于特崗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而為了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學校應給予充足的支持,盡最大可能滿足教師再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需求,不應為了節省開支而過度剝削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學校的支持鼓勵下,教育者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提升自己,為學校、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學校要合理配置教師比例,適當招聘一定數額的教師,如果財政緊張,可以向縣級教育管理部門反映,增加特崗教師的配置比例。而且學校要在確保為特崗教師減輕負擔的前提下安排合理的工作。
由于特崗教師工作崗位的特殊性,教育工作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在訪談中了解到,他們所處的教學環境不好,教學資源困乏,教學設施不全,教學理念落后等現狀,此類現狀與特崗教師自身條件形成反差,以至于使教師在理想與現實中難以置換,進而懷疑自己選擇的職業,不利于教育教學的進展。特崗教師大部分是應屆畢業生,就業前對自己未來工作有許多美好的預設和憧憬,但現實卻是背道而馳,相差甚遠,心里出現大的落差,造成工作和生活中許多的負面情緒出現,進而影響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1.
[2]朱寧波.中小學教師與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72.
[3]張秀陶, 鄭曉婷. 農村特崗教師政策的問題及改進[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1, 24(8).
[4]楊廷樹, 楊穎秀. 西部農村學校特崗教師現狀調查與思考——基于貴州省Z中學的個案研究[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0.
[5]鄔躍. 教育政策分析——以農村學校教師“特崗計劃”為例[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0(1):28-30.
[6]龍寶新.論國外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焦點[J].集美大學學報,2016(4):27-33
[7]Kelchtermans .G.CPD.? For? professional? renewal:Moving??beyond? Knowledge? For
[8]陳凱. “特崗教師”政策審視——以河南省為例[J].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31(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