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麗
摘 要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對數學的認識不僅要從數學本質的觀點去領悟,更要從數學活動的親身實踐中去體驗”。這充分說明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關鍵詞 創設情境;方法;生活化;生活實際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162-01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與操作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如何根據教材的特點,把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于理解、讓學生活學、活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呢?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將學習任務與情境相聯系,可以激起兒童濃厚的興趣和情感,使學生能主動積極、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創設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過游戲、故事造境,環境營造,媒體輔助等來聯系生活、模擬生活。
二、探究生活問題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
“讓講臺成為舞臺、讓教室成為社會、讓學生成為演員、讓教師成為導演”,將數學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生運用數學的過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欲望,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寫“數學日記”
學生運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新思想、新發現,可以幫助學生系統地思考問題、探究問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教學中讓學生編寫“我和數學”的故事,寫“數學日記”,可以培養對數學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與生活聯系緊密。
(二)開展數學實踐活動
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新教材將“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溝通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讓學生進行數學實踐,是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驗證、去應用,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從而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目的。
三、數學教學方法生活化
數學教學方法生活化是數學教學生活化的一個關鍵。因此,教學中要盡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課堂中,師生的交往主要是通過言語交流。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不一樣,這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語言素質,尤其是數學教學中如何將抽象化的數學讓學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一個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學,實則里面蘊藏著生動有趣的東西,教師如果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是不能勝任的。鑒于此,數學教學語言生活化是學生引導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傾向,在不影響知識的前提下,對數學語言進行加工、裝飾,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認識“<”、“>”,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區別這兩個符號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富有童趣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區分。又如把教學長度單位改成“長長短短”,教學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貨員”,比大小說成“排排隊”等等,學生對這些生活味十足的課題知識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學習數學很有趣。
四、數學教學運用生活化
數學應用于實際,才會變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氣,才能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意義,確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信心。所以,作為數學教師要避免從概念到概念、從書本到書本,變數學練習的“機械演練”為“生活應用”。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在生活中用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價值的體驗,強化應用數學的意識。
五、借助生活實際,培養應用意識,做到學以致用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與現實生活中,并被廣泛應用與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重視知識的應用,讓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分析、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可以激發學生形成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因此,每一次學完新課后,我就編一些實際應用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我在教學:“你喜歡什么體育運動?”的實踐活動課中,先真正讓學生了解周圍人都喜歡什么體育運動,初步讓學生體會到收集,整理信息方式。通過這樣的活動,有效地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總而言之,數學教學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資源,將數學教學生活化,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去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讓日常生活課堂化,讓課堂教學生活化,使課堂教學充滿了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滿足,煥發了師生的生命活力。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感受數學,學好數學、用好數學,這是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必將更積極、生動、活潑地促進學生的全而發展。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我們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