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丹 張囝囡
摘 要:在國家大力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背景下,以遼北地區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遼北地區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現狀,從3個方面提出了推進三產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產業融合;遼北地區;對策建議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6-0024-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背景
在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遼北地區主要包括鐵嶺及沈陽在內的部分地區,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積極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從目前實際發展的情況來看,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不斷克服困難、繼續前行。
2? 遼北地區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現狀
2.1? 遼北地區農村三產融合的形式正在不斷探索
遼北地區正在不斷探索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形式。
其一,農業體系內部進行融合。以鐵嶺市秸稈養牛示范區為代表,一方面,利用農作物秸稈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另一方面,利用農作物秸稈加工的飼料喂養牲畜來提高其產量,并大力提升秸稈飼料加工的機械化、專業化與規?;?。
其二,拓寬農業產業鏈融合發展。主要體現在,以原有的農業種植業和家禽牲畜飼養業為依托,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物流倉儲、銷售及售后服務等農業產業鏈的拓展。如鐵嶺市目前擁有11個農產品加工園區,吸引了170多家國內知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此落戶。
其三,多元融合的發展形式。遼北地區目前正在整合技術、資金、資源等方面的優勢,朝著三次產業聯動的方向發展,形成農產品生產與加工、農產品物流倉儲、農業科學技術研發、農業金融服務、農業信息咨詢、鄉村旅游、休閑養生等多元融合的農業綜合體[1]。
2.2? 互聯網技術引領遼北地區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遼北地區正在把這些技術引入到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等各個領域,其最終目標是實現現代科技與農業產業的融合發展。例如淘寶農村電商計劃、京東農村幫服站等物聯網科技,走進沈陽和鐵嶺的農村,借助“互聯網+”使遼北地區農村的特色農產品打開銷路;100多家鐵嶺榛子企業,通過鐵嶺市政府和協會的努力,入駐了“中珍網”的“鐵嶺榛子大集”,這些榛子企業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模式,使鐵嶺榛子走向了全國。
2.3?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發展初具規模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將傳統的農業生產功能與文化休閑產業交叉融合,從而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目前,遼北地區因地制宜推出了很多具有當地特色的休閑農莊、農家樂、農耕文化、生態旅游、特色康養旅游度假區等產品,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如康平縣臥龍湖風景旅游區集“湖、沙、林、河”的優勢,為人們提供了生態休閑、康體養生的好去處;鐵嶺清河度假區、城子山風景區、蓮花湖濕地景區、龍源溫泉度假區、象牙山風景區等都是遼北地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示范。
3? 推進遼北地區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地方政府的管理職能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管理職能的發揮,離不開政府提供的組織保障。地方政府需要因地制宜,作好頂層設計,出臺相關的支持政策,建立公共服務機構,搭建良好的平臺、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有利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環境。
此外,地方政府的管理職能,還體現在對于農村三產融合的項目進行管理,例如對項目進行儲備、給予分類指導、建立項目庫、引進擔保機構等。
總之,在地方政府的科學管理下,充分調動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資源,輸入農村三產融合的項目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從而保證遼北地區農村三產融合可持續發展。
3.2? 穩定農村三產融合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
在推進遼北地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如果能穩定產業融合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使各個主體緊密聯系、共享產業融合的收益,那么產業融合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好。農村產業融合的主體通常會涉及到農戶、農民合作社與家庭農場形式的經營主體及涉農龍頭企業。從政策上鼓勵涉農龍頭企業與相關農民簽訂訂單農業,對于農民參加農險的訂單進行補貼,構建股權分紅、利潤回報、風險共擔的利益聯動機制。大力培育與提升農民合作社與家庭農場形式的經營主體,發揮他們帶領廣大農戶參與農村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積極作用。將各類主體之間的利益緊密而穩定地聯結起來,使廣大農民分享農村三產融合帶來的收益[2]。
3.3? 進一步推進遼北休閑農業的發展
首先,雖然遼北休閑農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但是還需要在特色休閑農業上下功夫。遼北地區的休閑農業,只有體現出特色的資源、產品和文化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獲得更好的收益。
其次,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休閑農業提供發展基礎?;A設施建設涉及鄉村道路、停車場、供水供電設施、通信網絡等,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會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保障,會帶來收入增加的“乘數效應”[3]。
再次,提升休閑農業的管理水平,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目前,遼北休閑農業的管理水平總體不高,管理者與工作人員大多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管理意識、沒有管理經驗、服務質量差等情況。因而,為了提升管理水平,應對休閑農業從業人員定期進行系統的管理培訓、職業培訓、服務培訓、文化教育培訓等[4]。
此外,還可以積極引進優秀的管理人才,以人才帶動遼北休閑農業的發展,從而提高休閑農業的專業化與職業化的水平,讓遼北休閑農業登上更高的臺階[5]。
參考文獻:
[1]侯新,劉恩余,王達.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背景下遼寧休閑農業發展的再思考[J].遼寧經濟,2016(8):56-57.
[2]賴曉璐,潘榮光.鐵嶺市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模式及發展對策[J].遼寧農業科學,2018(4):47-49.
[3]陳勇.試析農村三產融合發展[J].中外企業家,2016(24):34-35.
[4]梁瑞華.我國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實踐探索與推進建議[J].中州學刊,2018(3):51-55.
[5]王樂君.促進農村三產融合是新時期農業產業化的根本任務[J].農村經營管理,20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