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航
摘 ?要:會計部門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行業從業人員是數量眾多、具有創新力的群體。傳統會計行業,設備落后、資金缺乏、人才匱乏、管理者理念落后等因素,其發展受到了制約。隨著互聯網的誕生,信息網絡化大力發展,會計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互聯網+”時代,打破了傳統會計數據統計方式、顛覆傳統會計成本計量、改變傳統會計運行方式。通過建設在線會計服務模式、創新會計工作思路以期創新會計行業發展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行業;創新實踐
一、“互聯網+”視域下會計行業面臨的挑戰
云計算是一種新興的信息技術。云計算將“互聯網+”軟件開發、應用與企業服務模式相結合,構建技術信息化和理念化的會計基礎服務和設施。當今社會,互聯網迅速發展,云計算能力和技術不斷更新和提高,會計行業出現了基于云計算的“云會計”。“云會計”高速計算、快速審核等優勢對企業處理會計信息具有極大的提升作用。“云會計”打破傳統會計數據統計、顛覆傳統會計成本計量、改變傳統會計運行方式,獲得了眾多企業的贊譽。
(一)打破傳統會計數據統計
“互聯網+”模式具有的絕對優勢表現為,它突破了跨地區財務稽查、遠程財務協同業務等傳統會計面臨的難題。企業不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和延伸,子公司數量也逐年增多。傳統會計工作方式無法滿足子公司財務數據的需求、及時和準確獲取子公司的財務信息。“互聯網+”時代,實現了總公司和子公司的財務數據共享,大大提高了企業決策的效率。此外,“互聯網+”打破了時間限制和空間局限,企業可以隨時隨地追蹤和掌握子公司的財務報表和數據,利用遠程協同辦公,高效、便捷的進行財務工作。“互聯網+”具有強大的內生性,它能很好的參與各種經濟事物,互動的過程又產生新生事物。網絡虛擬資產就是這一互動下的產物。傳統會計對網絡虛擬財產的確認、計量存在空白,不利于虛擬財產的認定和保護工作。針對會計確認,新生事物改變了會計對數據確認的傳統認知。由于網絡虛擬財產是企業所擁有的,具有可控制性、經濟價值的財產,符合確認資產的條件,因此應當將網絡虛擬財產作為一項資產處理。無形資產與虛擬資產相互區別有相互聯系,二者都是非實物形態,不同之處在于,開發和生產網絡虛擬財產的目的是銷售,能為企業帶來利益。因此,確認網絡虛擬資產屬于新型無形資產確認范疇。
(二)顛覆傳統會計成本計量
傳統會計計量領域,存在兩種資產價值計量方式,包括投入價值和產出價值。傳統會計計量方式具有歷史屬性、現行成本屬性。現行市價估值、價值清算、可變現凈值等都是資產產出價值具有的屬性。產出價值體現為資產的市場價值和評估。虛擬資產與實物資產不同,實物資產是傳統商品的銷售的內容物,且具有唯一性,而銷售虛擬資產不具有唯一性。虛擬資產可以重復銷售且復制成本極低。因此,計量歷史成本不適用虛擬產品。考慮貨幣流通的時間成本、未來虛擬資產的盈利狀況,現金凈流量具備準確計量現金凈流入量的功能,可以適用計量虛擬資產。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將滋生更具多元化的新生事物,確認和計量新生事物,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調整。
(三)改變傳統會計運行方式
“互聯網+”對會計管理提出了挑戰。傳統會計行業管理模式落后,其管理模式、運行速度和思維方式不適應“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時代,針對性、多樣性、同步性和實時性是會計工作的典型特點。互聯網為創新傳統會計管理模式、創新會計實務方式,提供了嶄新的理念導向和思維方式。時代的發展要求企業的管理人員緊跟時代步伐,轉變思維方式,科學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調整工作方式和路徑,有助于會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類。會計工作將變得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目前,互聯網時代對審核會計信息有了新要求。信息使用者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包括部門領導、公司從業人員、科研工作者以及大量分散、潛在的信息使用者等。多元化、多層次的用戶決定了會計信息源的多渠道化、多樣化、綜合化。會計工作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及時、全面,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數據需求。會計從業人員要因人而異,依據多維度、多角度收集、研判企業財務數據。企業加強外部信息獲取的準確和全面,將信息綜合分析,有針對性的管理經營活動,嚴格把控信息成本,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互聯網+”視域下會計行業的發展指向
(一)會計信息共享
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和國外公司相比相對落后,信息化基礎薄弱和信息服務軟件缺乏是主要的兩個方面。首先,企業信息化基礎薄弱。我國企業對信息化建設投入不夠,缺乏相關設備、人力資源;其次,缺乏匹配的信息化軟件。企業迅速發展,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效率、質量、可控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礎薄弱、起步晚是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落后的原因。國外企業信息化建設遠遠超過我國企業。要縮小差距,促進我國企業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腳踏實地加快信息化建設。我國極少企業使用或者不使用信息化軟件,個別企業選擇信息化服務軟件,缺少統一標準,缺乏相關技術匹配,導致信息化程度和企業的需求不吻合。現代企業競爭激烈,想要在市場經濟中脫穎而出,加快會計信息化建設、提高會計信息化水平,是唯一有效的途徑。財務從業人員要時刻掌握政策變化,把握時代脈搏,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技能,熟練掌握互聯網相關機能。會計從業人員要熟練掌握會計分析和評價方法,提升自我、充實自我,努力長成為復合型人才。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要順應信息化、專業化的發展趨勢,國際市場占據優勢。國際范圍內,具有競爭優勢的跨國公司,都將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信息化水平,創新組織形式、管理方式,提高企業管理能力,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二)會計管理轉型
會計管理轉型是會計行業發展趨勢。由財務會計轉向管理會計,轉型方式有三個方面:首先,事中控制模式代替事后算賬模式。匯總數據、制作報表和賬目憑證是會計行業的傳統工作。“互聯網+”背景下,云計算功能縮短了核算、匯總數據的時間,相應的為分析會計信息爭取了更多的時間。會計信息分析更具有專業性、準確性,為業務開展前及決策中提供準確、全面的參考數據。其次,動態控制模式取代了靜態控制模式。受時空的限制,靜態預算、定期預測及信息反饋是傳統會計工作的內容。這種工作方式,存在會計數據偏差,不能及時、準確的統計數據,不利于企業了解企業運作。“互聯網+”實現了財務部門與其他各業務部門高效溝通,工作效率、信息準確率極大提升。高效率的分析數據,有助于企業及時掌握經營發展趨勢、規避風險,避免企業損失,保證了企業的利潤和收益。最后,全面控制模式取代局部控制模式。依靠“互聯網+”技術,企業財務部門加強了與其他各部門的交流、溝通,掌握的財務信息日趨全面。財務數據的收集實現了由點及面、由單一到多元的轉變,企業財務部門實現了“部分控制”到“全面控制”的轉型。
三、“互聯網+”視域下會計行業的創新實踐
(一)建設在線會計服務模式
互聯網逐漸深入企業的會計工作、財務工作中,成本和效益收益成為企業整合的重點。財務軟件要與企業財務工作相適應,這體現為:企業降低投入資本,提高財務信息最安全度,提升信息使用的便捷性。“互聯網+”為企業財務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和機遇,以提供在線服務的Saa S軟件應運而生。Saa S模式是企業依據自身發展情況選擇相應的軟件,按照使用程度向提供商繳納相應的服務費。基于在線會計服務理念,Saa S軟件提供商以租賃為主要方式,依靠互聯網技術平臺,為企業、個人用戶提供全面的在線服務。
(二)創新會計工作思路
創新會計工作思路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加強建設會計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企業的領導者要轉變觀念,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至關重要。因此,會計信息化建設成為企業管理者急需解決的問題。其次,完善服務功能。企業根據自身的需要完善會計信息化功能,諸如增加財務規劃等功能,幫助中小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再次,加強數據保密。企業要加強內部數據管理和保密工作。企業加強甄選會計服務合作商及其商業資質的工作,保障了合作雙方共享信息的安全性。最后,增強監管服務提供商的力度。企業接受在線服務后,提供商的服務器儲存了所有客戶的數據。基于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角度,服務提供商必須采取措施保證會計數據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翟錚.“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探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3):184-185.
[2]吳麗健,梁淑枝.“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9(06):190-19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