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微
摘要:中華民族是個經歷過滄桑洗禮的民族,而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便是我們最引以為豪的精華,悠久的歷史文化加上五千年的民族氣節,方能構成一個屹立不倒的中華。而小學生恰好處于最重要的成長階段,教師需要注重在傳統課堂中增加對傳統文化的滲透,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完善。新課改提出之后,將傳統歷史文化融合與小學語文教育已經成為小學教育的必然趨勢,促使學生通過傳統歷史文化的熏陶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間接地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保證小學生能夠綜合能力全面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傳統歷史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狀況作出分析,并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傳統歷史文化教育;小學語文;滲透
對于小學語文教育而言,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增加關于傳統歷史文化的教育,不僅可以立德樹人,還可以進行一些拓展性的教育內容,從而幫助小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就可以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所以,歷史傳統文化的滲透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況且,對于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而言,雖然已經具備了非常完善的教學模式。但是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教學方法不夠科學而導致的傳統文化融人不夠的情況。最終使語文教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教師們一定要注重對于攢通語文課堂的不斷優化,從而促進語文課堂中傳統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歷史文化的價值
1.1啟蒙滲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悠久的歷史文化一直以來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結晶,傳統文化是一種民族文明的集中體現,它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呈現出中華民族的發展風貌。而傳統歷史文化更是中華民族在歷史與思想上的雙重碰撞下形成的需要中華民族持續傳承的文化形式"。另外,由于傳統歷史文化的時間較久,還具有本土民族自身的特色。所以,將其運用于小學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加深對于傳統歷史文化的融入,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1.2弘揚愛國精神
中華民族不僅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還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其中所具備的歷史文化底蘊是非常渾厚且有內涵的,只有經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就能保證傳統歷史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口。而這樣一個過程還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培養小學生的愛國精神,通過讓學生通過先輩的自強不息來將學生鍛造的更加自立自強。
將傳統的歷史文化融人于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還可以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我國傳統歷史文化中的魅力。另外,將中國傳統歷史文化融人于小學語文課堂,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歷史文化來感受到古人的風骨,從而培養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在小學語文中滲透歷史文化的策略
2.1改善創新教育觀念
要做到教育觀念的創新改善,首先教育者們就需要在語文教學中融入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教師都將重心放在了學生的考試成績上,而且很多教師對于傳統文化并不很關注,所以,改善創新教學方式便變得至關重要。但是,想要改善教育觀念,第一點就需要加強學校和教師對于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視,當教育者對傳統文化持有一定的重視態度,然后在語文課堂中將傳統歷史文化作為課堂主導思想,就可以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開闊思維,鍛煉出一定的文學素養。
2.2將傳統歷史文化滲透于文字教學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文字教學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漢字是隨著歷史而演變至今的,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文化州。所以,將傳統歷史文化滲透于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將傳統歷史文化融人于小學識字教學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教師可以在漢字教學時通過講解漢字的神韻美與結構美來激發學生對識字教學的興趣。提升了教學質量。
3結語
綜上可得,將傳統歷史文化適當的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可以使學生在豐富傳統文化知識儲備的同時,養成了良好的語文素養。除此之外,將傳統歷史文化融入于小學語文教學中還需要注重結合教材來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在豐富課堂內容的同時很好的傳承了傳統文化。另外,還可以幫助學生鍛煉出更為正面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所以,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歷史文化,就需要通過以上策略來逐步進行,間接的促進當下小學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使得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發展也得到了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宣利英.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和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上),2019,(11):171,173.
【2】龐團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的認識與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50):236-237
【3】譚方紅.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9):64.
【4】劉彬彬.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