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海珍
摘要:小學語文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無疑提升了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要求。教育者思考的問題也從如何完成教學任務轉變為了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在小學時期為語文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可以幫助學生在以后語文學習的道路中更加輕松,取得更好的成績。本文將首先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從而針對語文教學中的幾大難點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途徑
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語文對一部分學生來說卻作為一項較難攻克的科目,小學語文課堂中一些消極現象也頻頻出現,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急需一個改進的措施。針對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對語文教學中的幾大難點進行思考與改進。
1 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1.1 教學缺乏感染力
閱讀訓練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就是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從而理解文章作者想表達的核心內容。對于文章感情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在教學中,老師往往不夠重視這一能力的重要性,教學更注重文章核心內容的表達,而弱化文章感情的變化。這樣會使得學生對閱讀的情緒不高,難以對文章產生共鳴,情感把握上也會較為薄弱。這樣的課堂會缺乏感染力,學生的閱讀訓練也會顯得較為枯燥,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1.2 課堂較為沉悶枯燥
語文作為一門文學語言類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枯燥沉悶的現象。由于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大量需要記背的內容,讓學生光靠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就會大大降低學生上課的興趣度,死記硬背的方式也會增加學生語文學習的難度,從而造成更加消極的影響。另一方面,一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過分專注課本,很少對學生進行拓展與發散思維訓練,學生的學習完全集中于書本,也會使得課堂缺少創新,從而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3 教學方式過于陳舊
部分小學語文教學還沿用曾經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思想,沒有及時進行創新,也沒有結合目前在教學中有著積極作用的多媒體與網絡等軟件,用陳舊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很難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語文學習不能只靠聽與記,鍛煉學生思考的能力也很重要,教學方式還有待創新。
2 針對語文教學中幾大難點的思考與策略
2.1 閱讀教學方面
閱讀作為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板塊,語文的日常學習幾乎都圍繞語文課本當中的閱讀活動展開,閱讀能力的高低對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影響非常大。要提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質量,就要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可以從幫助學生拓展一定課外閱讀量的方式人手。在一些課文閱讀學習結束過后,老師可以找一些與課文文章主旨相似的文章,與學生一起進行閱讀訓練。例如二年級課本中《大禹治水》這篇文章,老師可以找一些相關的故事如《烏鴉喝水》、《女媧造人》等。這些故事的特點在于富有想象力,可以很好的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一定的學習熱情。并且增加了學生課外閱讀量,讓學生的閱讀練習不再集中于課本,而可以及時進行拓展與補充。
2.2 古詩文學習方面
古詩文是部分學生的學習難點。古詩文要求學生的記背水平與理解水平都要較高,但如果僅僅靠死記硬背來完成古詩文學習會對學生造成較大的壓力。古詩文的教學需要更適合學生的方式,要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進行創新與改進,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古詩文。可以從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文這個方面人手。小學古詩詞當中不乏有非常多描寫優美景物的文章。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這篇古詩首先感受到的是詞句之美,古詩有大量優美的詞句用于描繪初春下雨的夜景,小學生的想象能力還比較偏弱,對于場景的搭建能力偏弱,通過文字并不能很好的還原場景。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加入圖片、視頻等與文字結合的方式,學生更能體會到文章的內容與感情,從而再對古詩文進行記憶的難度就會降低。
2.3 寫作方面
寫作也是一些學生難以攻克的難題,但寫作教學可以很好的與閱讀教學相結合。閱讀與寫作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閱讀訓練中學生會積累大量的優美詞句,可以為自己寫作時所用,而閱讀訓練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表達自己,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意味著寫作能力的提升。在進行閱讀訓練過后,老師可以提取文章中一個關鍵元素,讓學生圍繞這個為中心來進行一次寫作訓練,這樣也是對學生閱讀訓練的一個檢測,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有效課堂的建設離不開對現狀與問題的思考和改進。語文學習中的三大板塊閱讀、古詩文、寫作都是重難點,對這三個內容的掌握可以幫助學生大大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在提升語文課堂質量的過程中要遵循結合實際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對語文教學做出適量改善與創新,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教學體驗,完成新課改對當前環境下小學教學目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康桂香,小學語文有效閱讀訓練的思考[J].中國校外育,2019(2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