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羽棟?楊琳

摘要:文章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從學齡前兒童自身的特性研究出發,通過分別研究兒童特征及益智玩具設計,探尋與兒童身心發展相適應的益智功能設計點,運用到家具設計上。得出多元化的設計思路,豐富益智家具設計,改變兒童家具脫離兒童實際需求的局面。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益智家具設計;兒童家具;益智玩具;設計方法
一、引言
由于經濟的發展和教育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兒童的學齡前教育,許多家庭為兒童配置了屬于孩子自己的家具[1]。近幾年我國兒童家具產業蓬勃發展,然而,我國的兒童家具設計相比于國外起步較晚,發展并不平衡,由于整體發展時間較短,存在較多問題:我國專門進行兒童家具設計的設計師數量較少,其中大部分是從事成人家具設計的,在設計時常常會忽略兒童的需求,無法滿足兒童成長的需要[2]。
二、益智玩具的功能特點研究
(一)注重成長需求
目前的積木玩具種類豐富,不再是簡單的方塊三角,而是根據兒童的成長發展做出相應的改變與衍化。隨著兒童心智的成熟、認知的發展,建筑積木(如圖1)應運而生。這種積木鼓勵兒童成為一名“建筑師”,通過發揮想象力來建造不同的結構,有利于提高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數學的啟蒙。
(二)重視手眼協調
我們發現即使是3-6歲的兒童,手眼協調能力不足。針對這些問題,很多玩具廠家都對癥下藥,設計出可以讓兒童可以進行精細訓練的玩具,促進手部動作以及視覺感知的發展。精細動作訓練刺猬(Spike the Fine Motor Hedgehog)它的造型可愛(如圖2),具有色彩鮮艷的“背刺”,兒童可以按任何順序取下和更換它們,幫助幼兒發展精細的運動技能。
(三)關注教育啟蒙
3-6歲是一個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的玩具非常重視兒童的教育啟蒙,讓兒童在玩耍、訓練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梅麗莎與道格(Melissa&Doug)的看與拼(See&Spell)玩具與Leapfrog Leapstart學齡前活動書都以字母的學習和拼寫為主要內容,同時還鼓勵孩子探索音樂和節奏、認識形狀、搭配形狀等。
三、 益智家具設計方法研究
(一) 模塊化設計
家具的模塊化設計通常結構簡單,單體的模塊一般選擇輕便、柔軟的材料,易于兒童操作。模塊化家具具有益智玩具可玩性的特點,兒童可以充分發揮創造性,對不同的模塊部件可以進行拼搭、組合、拆卸,通過訓練動手能力[3],推動兒童智力的發展。
(二)仿生設計
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且具有探索精神,抽象仿生的利用可以拉近外界與兒童的距離,使兒童對家具產生興趣,也可以通過在局部設計時引入紋樣或者多種材料[4],通過觀察、觸摸仿生設計的家具,對自然界中的不同動植物進行信息的處理,對它們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此同時也鍛煉了兒童的感知能力。
(三)卡通形象的運用
卡通形象在益智家具中的運用與仿生設計有著類似的效果??ㄍㄐ蜗罂梢哉f是兒童最熟悉最喜愛的東西了,相比與動植物更能消除家具與兒童的隔閡,讓兒童喜愛上家具,頻繁地使用以達到益智的效果。
(四)橫向移植法
橫向移植主要是提取目前市場上的益智玩具特點,將玩具的趣味性、益智性利用到兒童家具設計上,豐富兒童家具設計。這種設計方法可以很好地保證家具的可玩性和益智性。玩具與家具的結合,可減少同類別玩具的購買,減輕玩具收納壓力和父母的經濟壓力,使益智家具“一物多用”,在滿足日常生活地坐立憑依的基礎上兼具玩具功能,甚至具有一定的儲物功能,從而緩解環境室內環境混亂問題。
四、總結
家具的設計始終要保持“以人為本”,對目標用戶的深入研究是最為重要的。要設計出優秀的兒童益智家具,首先需要對兒童的感知特性、生理心理特性有深入的了解,發掘他們的深層次需求。兒童玩具與兒童家具雖為不同產業,但彼此之間的關系千絲萬縷,許多設計方法都可在兩領域通用。當設計遇到瓶頸,將視線轉向其他產業,通過橫向移植的方法,可以獲得靈感以及多元化的設計素材。
參考文獻:
[1]胡江南,陳濤.選購兒童家具當注重健康和安全功能[N].長江日報,2005-5-1.
[2]蘇健,張福昌,楊宛螢.兒童家具的益智性設計思考[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2(7):74-75.
[3]姜文靜,張靜雯,劉洪海.大學宿舍化妝品收納盒拆裝結構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9(06):81-82.
[4]王偉,劉洪海.中國傳統龍紋樣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1):37,205.
作者簡介:符羽棟(1997-),男,漢族,江蘇省無錫市人,南京林業大學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家具設計;楊琳(1978-),女,鄂溫克族,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人,南京林業大學家居與工業設計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家具設計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