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華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向學生輸出信息的主要途徑。本文針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誤區,就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有效提問作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提問技巧
“提問”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學方法,現代思維科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又是創造的前提,一切發明創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正如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而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對小學課堂教學,提問就更顯其重要性。
一、小學課堂提問的現狀及其分析
(一)表面熱鬧,華而不實,一問一答,頻繁問答。
這樣“一問一答”式一般是設計為師問眾生答,如:“答案等于幾?”“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等,這類問題的提出,教師只關注結果是什么,而忽視對規律的揭示,學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齊聲回答“是”或“不是”,“對”或“不對”,問題太過于簡單僵化,不利于學生思維訓練,顯然喪失了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機會。
(二)提問無目的,隨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學。
備課時問題未精心設計,上課時隨意發問,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開河地提問,有時甚至脫離教學目標,影響了學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抓不住重點,學習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提問后沒有停頓或先點名后提問,學生無時間思考。
教師的提問,要求學生能正確地回答,必須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讓全體學生能在這個“時間差”里去動腦思維,積極參與認識活動。這樣的提問,不利于學生冷靜地思考問題,達不到提問的應有作用。
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何巧妙地把問題貫穿于教學,服務于教學,做到恰到好處的拋磚引玉,是值得我們探究的課題。針對上述課堂提問存在的誤區,這就需要教師掌握好課堂提問的技巧。
二、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技巧
(一)提問形式要多樣
由于問題的內容、性質和特點的不同,課堂提問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直問,對某一簡單問題直接發問。它屬于敘述性提問,是教師在講述性談話中的提問。其表現形式為“是什么?”“有什么?”等。曲問,有些問題原本可以照直敘述,但那樣往往缺失啟發性,難以啟動學生的思維,學生印象不深。若改變原來敘述的方式,巧設提問的角度,讓學生的思路拐了一個彎,搭上橋,才能找到答案,這樣就能更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大腦,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促使學生產生深刻的表象。反問,針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或是某一問題的糊涂認識和錯誤癥結發問,步步進逼,使學生幡然醒悟,達到化錯為正的目的。激問,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學生處于準備狀態時,使用激勵性的提問,激發學習情緒,促使其進行知識間的類比、轉化和遷移,把學生從抑制狀態調動到興奮狀態。引問,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需要疏導或提示時,在關鍵處發問,循序漸進地達到理解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目的。追問,是對某一問題發問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針對問題的更深層次發問,其表現形式為“為什么?”“請說明理由”等,這樣便于易中求深。教師不管采用什么形式提問,都應先提問,然后再請學生回答,這樣多數學生覺得自己也有可能叫來回答問題,使之保持高度注意力,積極思考。
(二)提問語言要明確
數學語言的特點是嚴謹、簡潔,形成符號化,教師提問語言既要顧及數學這種特點,又要結合學生認知特點,用自然語言表述要準確精煉,不能含糊不清。比如:“觀察這兩列數列,發現了什么特點?”這個問題學生不好回答。究竟是問每列數列相鄰兩項之間的數量關系,還是指兩列數列對應項之間的數量關系呢?還比如:“看到此題,你能想到什么?”這樣的提問,學生也不好回答。教師發問時,問題要只說一遍,盡量做到長話短說,如果問題太長可用文字呈現。教師把問題說出之后,就不要再復述問題,以免養成學生不注意教師發問的習慣。倘若某個學生沒有聽到教師所問的問題,教師可另行指定一個學生回答。不過學生若不明了問題的涵義,而要求教師解釋,教師可以用更明白的詞句,把問題再說一遍。
(三)提問等候時間要把握
提問等待時間是指教師提問后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教師提問后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是教師課堂提問的重要策略之一。調查研究發現,許多教師在提問之后,給學生所留的思考時間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該生回答不了,教師就自己回答,或讓其他學生回答,或將問題重新組織后再次提問。由于沒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學生的思維很容易卡殼,回答的難度也會加大,他們往往因組織不好回答而放棄機會,甚至簡單的問題也會發生“舌尖反應”——形成的想法到了嘴邊又忘得無影無蹤。老師把問題說出之后,如把等待時間延長至3—5秒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全班學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和參與人數都會相應提高。
美國著名科學家加波普爾說:“科學與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而“問”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藝術”。為此,老師必須認真學習理論,深入鉆研教材,只有具備了淵博的知識、開拓進取的精神、開放的思維、創新的意識,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從而真正達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之目的,讓提問在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效用,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波瀾起伏,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智力角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