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較而言,初中英語還屬于英語教育的初級階段,但是依舊是學習的重要時期,是為以后學生深入學習英語奠定基礎的關鍵階段。隨著教學的深入改革,教學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重視,英語課堂教學也側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對自主學習能力內涵進行了簡要概述,分析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幾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作者簡介】吳麗紅,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第三中學。
引言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力打破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自覺性與主動性,以興趣為動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作為一門語言,英語學習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背誦單詞和記憶語法,是需要在了解其語言文化的基礎上,體會英語語法之后蘊含的思維方式,只有掌握了這一點,英語學習就不會太困難,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提升學習能力。
一、自主學習能力內涵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被動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極具現代化特點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學的主體永遠是學生,學生可以獨立運用分析、探索、實踐,甚至創造的多樣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逐步達到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行為不受任何人支配,也不受外界的干擾,體會學習的樂趣,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自主學習主要三個特征,分別是:自立性、自為性、自律性。自立性主要體現在學生個人學習行為、思維認知以及學習需求的獨立性上,這種全面的自立性,貫穿于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是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靈魂因素。自我探索、自我選擇、自我構建、自我創造是學習自為性特征的具體表現,是學生自我生成并發展知識的過程。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規劃,就是自主學習的自律性,主要體現出學生對于學習的一種責任感,幫助學生構建或創造知識。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1.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讓英語學習的過程不再枯燥無聊,學生能夠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學習中。教師激發其學生的興趣之后正式進入課題,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學習新知識,在學習中將新知識有效遷移,成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構建并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會開展形式各樣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教學活動的交互帶動下,學生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學生的表達能力、總結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另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未來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正式開始之前,進行熱身,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更好的導入學習內容,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為后續學習新知識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立足于教材內容,運用教材中涉及的各類題材對教學情境進行生活化設計,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在情境中可以適當設置與教學情境或者生活經驗相符合的疑問,將學生的思維逐漸引向正確的方向上,激勵學生勇敢表現自己,大膽與教師或者其他同學進行對話,促進能力的提升。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的學習中,其中第三單元是《The family》,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用英語介紹家人的能力,在學習介紹語句得的過程中掌握these、those以及I、he、she的正確用法。這是一個與每一位學生生活體驗具有超高契合度的教學題材,教師將班級學生分組,由組長安排人員對教學情境依次演示,組內人員扮演家人,向另外一個人介紹。教師在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監督引導,及時糾正學生語法以及人稱用法上的錯誤,及時將新詞匯引出,讓學生在情境中提升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在情境教學中,教師不再以知識的簡單傳授為主,而是通過趣味性的情境與問題,激發和強化學生問題意識,不斷深化問題深度,促進學生自主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只有有效激發學生問題意識,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開展教學活動,營造互動學習氛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良好的師生關系也起著關鍵作用。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尊重自己的學生,積極了解學生的個人訴求,肯定學生的能力和內在潛力。在平等教學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互動、友愛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我探究,大膽嘗試,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比如《Shopping》單元中,A部分的主題是“Let,s talk about clothing!”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組織學生將桌子拼接成商場柜臺的形式,上面放上學生準備好的jacket、T-shirt、sweater、blouse、waistcoat、coat、dust coat等商品,教師作為顧客,進店詢問各類衣服的價格,連帶說幾句日常慣用口語,然后,讓學生作為顧客,進店與店員交流。每一位學生進入“服裝店”中,教師規定必須要將哪一件衣服買下來,讓學生帶著一定的目的參與活動,與其他學生積極交流,逐步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類似這種教學活動,都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的,這樣就能夠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展現的機會,有機會提出質疑,有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3.完善評價機制,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評價機制不僅僅指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最終測定,還包括在對學習過程的科學評價。為了讓學生意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引入科學的競爭機制,有效利用學生的好身心,激發學生的潛力,實現能力的提升。同時,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當學生取得了較好的成就時,教師要采取獎勵措施,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對于沒有取得良好的成績的學生,教師也要認真評價,激勵學生不斷積累,突破自我。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采用分層評價的方式對每一位學生展開合理評價,充分各個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將教學方式的優勢集中在學生身上,肯定中等生、鼓勵學困生,保證英語教學過程人人參與,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可以獨立運用分析、探索、實踐,甚至創造的多樣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逐步達到學習目標。為了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效果,首先,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其次,開展教學活動,營造互動學習氛圍;最后,不斷完善評價機制,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強化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艷杰.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108-109.
[2]陳雪燕.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66-67.
[3]張艷麗.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7(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