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進步發展,跨文化交際越來越成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間交流的常態,在交際過程中,體現的是非本民族和本民族的語言及社會文化。但是由于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社會文化等不同原因,導致在交流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給人們的跨文化交流帶來障礙,其中語用失誤是經常出現的問題,也是語用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將立足實踐,探討跨文化交際中語用失誤的原因,并從中研究分析以期獲得啟示,幫助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課堂效率。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小學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沈靜宇,無錫市天一實驗小學。
語用失誤,即人們在交流時由于不了解不同語言的文化背景,或表達方式、思維習慣等的不同,導致語言差異的出現,使得交流雙方在跨文化交際中發生誤解,產生障礙或沖突,從而影響交際效果的現象。作為英語教師,明確語用失誤概念,了解語用失誤情況,對其展開分析研究,將會給英語教學帶來一定的指導意義,將會有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減少學生的語用失誤,讓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在一定的語境中正確、合理、恰當地進行表達,有利于英語教學的展開,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一、跨文化交際中語用失誤的原因及表現
語用失誤又分為語言語用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兩種。其中語言語用失誤主要指交流者在交際過程中不了解非本民族語言的正確表達方式或套用本民族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按照母語習慣套用外語表達,導致交流者雙方詞不達意,不能完全理解對方的言語意圖甚至引起誤會,例如在一段對話交流中A問“Will you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day?”而B回答“Of course.”從詞義上看B的回答并沒有什么錯,但是在西方英語文化中會覺得B的回答有點無禮粗魯,帶有點諷刺的意味,因為其中暗含“當然了,還用問。”的意味,而B以為是回答“yes”的意思,這就是表達方式背后語境文化的不同,及套用母語思維習慣造成的;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則是說話雙方沒有理解對方的意思,產生誤解。另一種語用失誤即社交語用失誤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不了解或忽視交流雙方的文化背景、價值觀,風俗習慣等,造成交流出現誤解或致交流雙方于尷尬境地等,例如西方人在表達謝意時,英語學習者回答說“ This is what I should do.”來表示謙虛,但在外國人看來則無法理解,回答“It`s my pleasure.”會更符合其表達習慣。面對這些語用失誤,作為英語教育者,應思考如何從教學領域出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二、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1.重整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主要是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圍繞教學課本展開,主要注重學生英語基本知識如單詞、語法、句型的掌握,以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但是教師卻忽視了語言背后存在的文化差異,一種語言就是一種文化,讓學生學習英語,不應該知識只為了讓學生掌握一門外語、掌握溝通交流的語言工具。而是引領學生走進英語背后的文化,引導學生重視中西方文化差異,明白其中的不同會更好地加強學生對所學語言的興趣,以及增強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減少學生的外語交際過程中的語用失誤。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學情和心理發展特點等情況,整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傳遞一些西方國家文化背景知識。例如在學習《My Family》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結束后,補充西方的稱謂與中方稱謂的差別,社交稱謂上不同的尊稱形式,例如Mrs用來專稱已婚女性,還有親屬稱謂上沒有中方的繁多復雜等知識,讓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2.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中國的英語教學一直以來存在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啞巴英語”,學生會寫不會說,英語考試能拿高分,但是在口語表達上卻令人擔憂,這樣導致學生在語言交流過程中不能流利暢快地表達心中所想,說到底還是缺乏語言交流環境以及口語練習機會,因此在小學學習英語的關鍵期,教師應該活用課堂教學,創設情境,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交際氛圍,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例如開發校園英語課程資源,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鼓勵學生與英語本族語的人進行交流,此外也可以展開班級英語角活動等讓學生定期進行跨文化交際主題的英語對話,班上也可以展開相關的英語主題活動如戲劇、小品,賞析英語影視劇作品等,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增加使用英語機會,在學生表達交流中發現學生存在問題,采取措施針對性的解決語用失誤問題,提高學生外語使用能力。
3.改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通常情況下,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檢測學校教師往往通過學生的筆試成績來評判掌握,同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這種單調形式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英語正確表達交流運用,在語境中合理使用外語表達,教師可以改善評價手段,采用取多樣測試方法,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在傳統筆試形式上可以考慮題目設計形式,增加測評學生語用能力的題目類型,此外除了筆試、還可以通過小組作業、口試、英語講話等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做出測評,發揮評價的檢測、激勵等作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總之,跨文化交際能力體現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以及對西方文化,表達方式、思維習慣的了解,在英語教學中采取有效教學措施增強學生的語用能力,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代曉麗.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分析及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 成功(教育版),201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