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再是一種知識與思想的授受過程,而是師生、生生之間體驗、合作、對話的有意義的、塑造生命價值的課堂學習共同體之間的生活體驗之旅。
【關鍵詞】體驗;合作;對話;課堂學習共同體
【作者簡介】吳旺英,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樂安中學。
教育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習近平,2018)。真正的教育在于實踐而不在于言辭。作為實踐性很強的工具學科,英語學科的課堂教學本質是一種基于全面體驗、相互合作的平等對話過程,正如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所言, 教育在孤獨和隔絕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內容豐富而形成多樣的生活中才有可能。新課程下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再是一種知識與思想的授受過程,而是師生、生生之間體驗、合作、對話的有意義的、塑造生命價值的課堂學習共同體之間的生活體驗之旅。
一、體驗、合作、對話建構課堂生活形式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教師應設計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融語言、文化、思維為一體的活動,表達個人觀點、意圖和情感態度,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因此,體驗、合作、對話建構了高中英語課堂生活形式。
1. 體驗中感知知識。“體驗(experience)”即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體驗式教學是指為實現既定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激發學生情感體驗,并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導學生在心理機能面和諧發展的前提下正確理解學習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體驗環節包括教師導引、學生實踐、師生交流三個維度,以“行動”為中心,集知識(Knowledge)、實踐(Activity)和反饋(Reflection)于一體,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發展。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互動的交往形式,強調重視師生的雙邊情感體驗。教學過程既是師生信息的交流過程,同時也是師生情感的交流過程。教師 “愛學生” ,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重視學生、欣賞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接納感受,包容缺點,分享喜悅。讓學生體驗到親切,溫暖的情感,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 在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下愉快地學習,并能主動克服困難,奮發進取。
2. 合作中優化知識。“合作(cooperate)”即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合作教學法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蘇聯教師阿莫納什維利、沙塔洛夫提出。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明確的責任分工前提下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而一起工作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依托系統化、結構化的學習策略,通過兩名至六名能力各異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按照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學習目標。
3. 對話中運用知識。“對話(communicate)”即兩個或更多的人之間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礎上以言語為主要中介進行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溝通交流方式。所有的教學都進行著最廣義的對話,形形色色的對話構成教學過程(Klingberg.L.)。對話教學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圍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對話,在經驗共享、雙向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對話教學展示時代特征,體現獨特風格:
(1)平等性。平等性在對話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師生平等和生生平等。教師從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每位學生有同等的話語權,對話機會均等。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為致力于知識的習得和任務的解決而彼此敞開心扉,相互接納。
(2)開放性。開放性在對話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對話內容、對話形式和對話評價的開放。對話主體之間性格特征、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致使對話教學開放性突出。對話主體之間通過智慧和情感的互補,重構知識結構,激發學習動機,發展核心素養。
(3)生成性。生成性在對話教學過程中體現了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的再生。對話主體之間在互動交流中因不同見解而再生信息,進而拓寬雙方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對話主體在思維碰撞中探究、重組和創造知識,實現共同發展。
二、體驗、合作、對話融入課堂學習共同體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教學建議”明確指出: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與學的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學中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情感和態度。基于體驗、合作、對話的課堂學習共同體不僅優化教學的現實需要,而且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1.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含義。課堂學習共同體由學習者和助學者構成。在學習過程中,作為學習過程中心的學習者通過助學者(教師、專家、輔導者等)所提供的學術性支持、認知性支持和人際性支持,在與同伴或助學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合作、對話,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并順利開展有效的協商與合作,進而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
2.基于體驗、合作、對話的課堂學習共同體模式構建。基于體驗、合作、對話的課堂學習共同體是指共同體成員(學習者和助學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共同目標積極體驗、相互合作、平等對話,在雙向互動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者與共同體共同成長和發展的學習型群體。
三、結語
課堂是人生的一種經歷和體驗。新課程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將學習主體從“客位”轉化為“主位”,使學習由負擔或任務轉化成一種實在的生活。
參考文獻:
[1]蘭風雪.體驗式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 2017(13):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