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在新形勢下,如何與學生保持良好有效的溝通,根據不同學生的狀態差異進行教學,需要高明的交流技巧,與學生構筑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老師充分信任,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和叛逆行為,但給學生充分的安全感,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成長,加強對學生認知、社交能力的培養,在不斷地接觸中,讓孩子認識到自我價值,實現自我價值。
關鍵詞:師生關系;數學教學;尊重
今天,教育事業越來越被重視,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觀念下,樹立教師威信、善與學生交流、發揚民主精神,傾聽學生信念,數學課是一門充滿思考的學科,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構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一、平等尊重帶來的寬松課堂氛圍
研究表明,在當前社會,老師的作用已經不僅限于“傳道受業解惑”。通常,在學生剛接觸老師時,都希望與喜歡的老師相處,成為老師心目中好學生,在喜歡的老師課堂上,也會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在課堂上會覺得課程生動,積極地去思考問題,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構建朋友的身份去接觸學生,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用熱情的態度、和藹的表情、親切的眼神來拉近師生的距離。
傳統意義上,人們對老師的理解主要是對知識和技能傳播角度來看。我們耳熟能詳的是《師說》中韓愈對老師做出了形象的詮釋:“傳道授業解惑”。伽利略也認為:老師不是只教給學生知識,而應該是幫助學生可以自己去尋找知識,這就是俗語說的“授之以漁”。課堂上,帶著良好的心態,創造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對學生的觀點和自尊作出尊重,去嘗試接觸學生的內心。在寬容中,為學生提供機會,來展示自己的內心,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在對學生的表達過程中,加以點綴,激發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沒有壓力的去綻放他們思想的火花,在成就感中不斷地認識到自我價值,展現自身才華。
二、心靈的互動形成的融洽師生關系
在新形勢下,如何與學生保持良好有效的溝通,根據不同學生的狀態差異進行教學,需要高明的交流技巧,與學生構筑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老師充分信任,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和叛逆行為,但給學生充分的安全感,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成長,加強對學生認知、社交能力的培養,在不斷地接觸中,讓孩子認識到自我價值,實現自我價值。數學課是一門需要不斷思考的科目,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被復雜的教學弄到眼花繚亂,喪失學習興趣,不愛學習,不愛說話,成為“問題生”,自信心受挫,總覺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不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封閉自己的想法。老師在課堂上就要重點關注這類學生,在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時,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把學習數學比做勘探金礦,那么解決個好的數學問題就近似于為尋找金礦而上的堂“捉迷藏”課:你要去尋找塊金子,你知道這塊金子是什么樣的,它就在附近的某個地方,要到達那個地方不是太困難,是在你的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同時適當地給了你去挖掘它的合適工具(例如已知條件),因為金子隱藏在一個不易發現的地方,要找到它,比隨意挖掘更重要的是正確的思路和技巧。老師的贊美和鼓勵、表揚和贊語,都是對學生的激勵,讓“問題生”也能每天感受到老師親切的目光,逐漸敞開自己的心靈,鼓舞、激勵、喚醒,在情感教學的運用中,“親其師信其道”,讓學生對老師充滿崇拜和喜歡,達到心靈上的溝通,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三、自主學習達到的師生情感共鳴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引導學生去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空間時間掌握在學生自己手中,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而不是為師之言而行。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作為一個觀賞者,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出現指導,讓學生放開自己手腳,大膽的學習、創作、探索。數學的簡潔、純粹是紛雜世界不變的真理,在喧囂塵世中構建出一個精致而優雅的世界,而引導學生走向這個世界,愛上這個世界,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真正的朋友,與老師達到情感的共鳴。
四、教師應給予學生關心教育
小學學生的心智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并且對于生活中所經歷的諸多事宜感到十分敏感,總是渴望得到家長及教師的關心和肯定,繼而不斷樹立自身學習生活自信心。由此可以看出,數學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給予學生肯定及關愛的目光,使得學生在教師的話語和出淳淳教導中感受到愛和包容。例如,學生在進行數學習題的學習中和解答中,往往會存在不會解題,喪失自信心的問題。此時教師應主動傾聽學生遇到困難的原因和煩惱,繼而根據實際問題來展開針對性指導,耐心解決學生所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此類問題進行詳細解答,直到學生懂得為止,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和愛,最終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建立。
總結
一個好的老師,不僅要有好的教學方式,還要有好的課堂氛圍,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享受學習,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學習。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老師的課堂教學充滿興趣,加強了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消化和理解。只有找到合適的方式來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繼而通過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方法,才能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最終不斷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形成。
參考文獻:
[1]孫洪波.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現狀分析及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A]. 《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8.
[2]陳小川.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N]. 山西青年報,2014-02-0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