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紅兵
【摘 ?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國家為了培養更加優秀全面的人才,提倡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必備的品格和關鍵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本文圍繞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57
幫助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當中,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除了對學生知識文化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育人,而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具有重大的影響作用。在數學教學時,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培養數學邏輯思維,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隨著新課改下新教育理念所不斷提倡的。
一、核心素養的意義
社會競爭力在不斷增大,無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相比傳統的教學要求都更高了,教師的任務不只是對書本知識的傳授,其中還包括對學生各方面能力思維的培養,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不同方面的正確指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更有利于社會人才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與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全面提升綜合國力,因此,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每一位教師與學生都應該重視的。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方法
(一)營造學習的氛圍,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
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都離不開良好氛圍所帶來的作用,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學專業能力,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師教學環節當中,并且在聽教師講解相關知識時積極思考。在課前,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對上課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那必不可少的就是預習環節,教師在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時,應當給學生明確預習的內容是什么?預習應該達到的目的是什么?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對教材內容提前進行預習。預習是為了讓學生在教師講課時能夠對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有針對性的進行思考,并且把學生自己在預習時所思考的內容或者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或者提問的方式解決存在的問題。如果學生在進行預習之后再聽數學教師的講解,一方面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成就感,找到學習數學的信心;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清晰地定位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在什么地方,教師進行講解、推導、演繹時,學生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的聽講。
除了學生預習任務非常重要以外,教師的參與也非常重要,教師在上課前,對教學內容所要用到的材料,設置的問題,講課的方式,教學設計等都應該進行充分的準備,有了這些準備之后,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面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每一個環節應該講解什么樣的內容會更加的清晰連貫,這樣不容易引起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的分散,有助于教學的有效進行。而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問題與邏輯思維,其實是與學生實際生活當中密切相關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有更好的學習體驗,教師應該把一些實際生活當中的例子作為導入,引出本堂課程所要講解的重要內容,學生在遇到一個熟悉的情景問題時,更容易被教師所講的內容引入,也會對教師所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究式與思考,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
(二)設計多樣化的數學開放題,打開學生數學思維
在目前的教學形勢下,雖然國家在全面提倡素質教育,但實際上很多地方仍然存在應試教育,此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能會由于教學任務的壓力,學生升學的壓力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讓學生能夠運用單一化的解題方法就可以了,但實際上這是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思維限制。社會更加需要創造型人才,而學生在進入社會前,大多數時間是處在學校學習的,因此,學校的教學引導對于學生在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數學教師在進行經典例題講解時,對于相同的題型如果有不同的解法,教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盡量讓學生了解甚至掌握不同的解題方法,或者針對不同的解題方法有哪些出題類型,從本質上讓學生了解題型的設置與方法的運用,而大多數學生會認為開放題較為困難,是因為學生在閱讀題目內容時,對題目內容較為陌生。首先從心理上對題的認知以及難度有了擴大化,所以教師在平時的講解過程當中,應該設計多樣化的數學開放題,一方面讓學生適應這類題型,便于學生思維的打開;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學生主動的了解一些校園之外的社會事件,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
(三)組織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
學生的學習不應該只局限于書本的學習,考試的運用,更應該體現在實際生活當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當中掌握數學方法,形成數學邏輯思想,運用合理的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所以教師組織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是對學生數學實際運用能力的加強,那應該組織哪些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呢?
1.競賽類游戲活動。針對初中生好勝的心理,可以給學生們安排一些競賽類活動,競賽類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們參與競爭的信心,以及進一步鍛煉意志的決心,增強他們高度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數學教師在講解相應的內容之后,可以針對講解的內容設置相應的題型,題型的難度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然后把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之間合作完成,然后按照學生不同的完成結果分別設置不同的獎勵,既能鼓勵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
2.實踐操作類活動。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會涉及到抽樣調查類問題,對于不同特征所運用的抽樣方法不同,此時在涉及到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把實際生活當中的一些事例融入到教學當中,留給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把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相關內容運用到實際問題當中。例如教師隨機抽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探究應該運用怎樣的方法進行抽查,然后進行實施,針對不同的結果進行探討,讓學生充分理解抽樣方法應該如何運用?并且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反思,有助于學生敢于提問、質疑等習慣的養成。
以上所提到的就是針對于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部分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出發點,加強對學生品格和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讓學生理解學習的真正意義,而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自主學習、健康生活,而不是“書呆子”。
參考文獻
[1]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張奠宇,李士.數學教育學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