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常的化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勇于打破常規化學知識學習的順序,綜合考慮學生的主體需求、化學教學目標和知識系統性等因素,重新組合化學知識。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整合;重新組合;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6-0032-02
引 ? ?言
眾所周知,初中是學生知識學習和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不僅直接影響思維能力的提高,而且會影響自身學習能力的發展[1]。化學作為初中階段學生知識學習的主要科目,其知識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所以在日常化學科目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勇于打破常規化學知識學習的順序,綜合考慮學生的主體需求、化學教學目標和知識系統性等因素,進行化學知識的重新組合。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全新的化學知識重組教學,讓學生不僅能體驗化學知識的新穎性、有趣性,而且能在對化學知識的重組學習中真正學習到知識,提高自身學習效率。
一、以教學目標為出發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無論是整個化學科目,還是每一單元、每一節課的化學知識,都具有不同的教學目標,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教學目標為出發點[2]。對初中化學內容重新組合的教學也不例外,對化學知識內容進行重新組合教學的目標是為學生接受和學習知識創造良好的條件,通過知識組合的方法找到學生容易接受的學習方法,從根本上消除學生的學習障礙。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輕松掌握復雜的化學知識,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切實落實化學科目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課題2《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讓學生進行獨立的知識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把本課“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與“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知識組合起來學習,并做好學習成果記錄。然后,教師指定兩三名學生進行學習匯報,其中一名學生在匯報時,其他同學可以隨時提出問題,并要求這名學生及時回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回答有關兩部分知識的綜合問題,從而考查學生對知識重新組合的學習程度。最后,教師要針對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對于燃料利用與開發部分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的學生,教師要結合生活中的燃料實例進行知識講授;對于不會解答兩部分知識綜合題目的學生,教師要通過習題練習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效率。
二、以學習反饋為參考,促進學生知識學習實效性
化學學科是一門十分注重實踐與應用的學科,所以在具體化學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要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做題中去[3]。化學知識的重新組合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變為自身掌握的能力。在知識重新組合的教學中,對學生的及時測驗十分重要,教師只有分析測驗結果、了解學生的具體反饋情況,才能認識到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接受程度,從而在后續教學過程中查漏補缺,提升學生化學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在九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在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時,就要將鐵、鋁、銅、銀等金屬的相關化學知識與本課“金屬的化學性質”的教學重新組合起來,為課上兩部分知識的重新組合教學做好準備。然后,教師在教學這兩部分組合知識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在教師知識教學過程中,隨時提出問題和表達見解,這樣師生之間形成了有效互動,教師也能隨時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所感所想。最后,為了檢查學生對本課知識的學習情況,教師要在黑板上出幾道有關知識重新組合的練習題,讓學生限時作答。在學生完成練習題目的作答后,教師要綜合分析學生的作答結果,并讓學生說出自己在本課學習中的收獲。對課堂測驗結果反饋較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肯定和贊揚,增強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自信心;對課堂測驗結構反饋不太理想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安慰,與學生一起找到學習中的問題和不足,集中改正和補充。
三、以綜合素質培養為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對初中化學教學內容的重新組合,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更系統地學習知識,幫助學生消除學習中的困難和陌生感;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真正提高自身學習能力,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全面發展。在化學科目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始終做到將具體化學知識的講授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相聯系,如果不把具體的化學知識重新組合,學生在知識學習中只能形成一項簡單的能力,無法達到初中階段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目標[4]。而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知識組合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在一節課程的知識學習中掌握多項能力,從而真正達到“一舉多得”的教學目的。
例如,在九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課題2《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把學生按照人數的多少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本課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在小組討論學習過程中不能局限在這一部分知識中,而要與之前所學的“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知識進行重組學習。然后,在每個學習小組討論學習完成后,教師要讓各小組依次上臺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在展示過程中要求小組中的每位成員都要發言,每位學生都要說清楚自己在小組中負責的知識部分,同時也要闡述清楚人體健康與化學元素的關系,并能講述之前學習過的各種化學元素,達到“繁簡有度”“難易結合”,真正提高學習能力。最后,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和討論,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化學知識重新組合的學習感受,并對教師的知識重新組合效果好壞和綜合知識講授成果進行評判,提出自己對教學的意見。這樣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對化學知識重新組合教學方式的接受程度,同時也能對教學形成有效的反思,進而在以后的教學中進行彌補和改正。
結 ? ?語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對具體知識內容的重新組合必不可少,教師應通過對化學知識的重新組合來消解化學知識的獨立性與陌生性,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不僅能高效掌握多樣的知識內容,而且能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化學內容的重新組合中,教師應始終以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為重點,拉近學生主體與具體化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知識,使化學學習更加高效有趣。
[參考文獻]
田正發.初中化學實驗“三化”優化策略[J].四川教育,2017(10):48.
吳高鵬.立足實驗探究,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7(29):24.
解立媛.初中化學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初探[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12):41.
黃貴源.初中化學教學中兩個實驗的改進對策[J].考試周刊,2017(97):165.
作者簡介:吳懷兵(1978.1—),男,江蘇鹽城人,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