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軼 薛曉
【關鍵詞】 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033—01
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如何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如何重構自己的教育哲學,如何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武裝自己,如何從根本上提升班主任專業能力,如何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視域下提升班主任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一、以學習培訓為基點,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教育教學要具有活力,就要與外界溝通互補、交流共進。鑒于此,我們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培訓班主任。所謂“請進來”,就是實行“分層引領”策略,通過外地名教師組成的專家小組精心指導——本地名師引導——本校骨干引領——自我反思;在教學科研上,從德育活動設計入手——班級管理案例提煉——教研論文升華——課題研究提高。所謂“走出去”,一方面和典型示范校進行結對活動,學習先進學校的教育實踐;另一方面外派教師參加縣市省的觀摩學習,博采眾長,多方“取經”。
在班主任培訓中,我們實行專家引領——骨干引領——自我引領,實行“循序漸進”的策略,比如,第一次培訓主題是“如何在活動中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第二次是“如何根據班級管理的需要搜集和整理活動性資源”,第三次是“如何讓德育活動和學科教學進行深度融合”,第四次是“互聯網+背景下重造和諧家校關系策略”……
培訓結束后,我們就所學知識點,現場組織了網上考試,重基礎,覆蓋面廣,能全面考查教師的綜合素質,并有針對性地對疑難問題細分處理。為了公平、公開、公正,每位教師提交答卷后,第一時間在多媒體白板上呈現自己所提交的答卷情況。這樣的考核,有效地提升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
二、以校本教研為抓手,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一定要以生為本,一定要圍繞班級工作,圍繞學生的品性發展而開展,一定要真實面對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校本教研,比如,如何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規則意識、感恩意識、法律意識,如何大面積強化學生的養成教育,如何結合學校、家庭、社會進行家校共育,這樣的校本教研不是某個教師孤立的研究,而是全體教師合作共建、互相依存、互惠共享的過程。
比如,針對德育“假大空”的現象,我們開展了“小崗位大精彩”實踐體驗活動研究,通過“小小交通崗”“法庭模擬辯護員”“環保小衛士”“紅領巾監督崗”“紅領巾小百靈”“紅領巾小創客”等活動,讓孩子們在“小崗位”上綻放出了“大精彩”。而班主任也在這樣的活動中不斷提升。
這樣的校本教研,摒除華而不實之風,回歸樸素、簡單、精細、實用、高效;這樣的校本教研,發源于中小學班級工作中的真實學情,作用于課堂,服務于學生,對于教師轉變職業態度、提升教育智慧、重構育人體系意義重大。而實踐也證明,教師的知識儲備更豐富了,班級管理能力更強了,班主任工作能力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以德育教學為平臺,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1. 在課前精心準備中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堅決摒棄那些直接從網上下載而沒有任何修改的教案,堅決摒棄那種只有“教法”沒有“學法”的教案,堅決摒棄那種死守文本而沒有創新的教案,堅決摒棄那種呆板、機械、陳舊的教案;同時,倡導樸素、簡單、精細、實用的活動設計,倡導那些立體、鮮活、視頻、音頻、圖片齊上陣的教學設計,倡導那些更加關注學生品性滋養和真實心理需求的德育活動設計。
2. 在高效賽課中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我們開展旨在提高教研質量的系列教研活動,如規則教育主題隊會、“日行一善”主題優質隊會賽課活動、防沉溺網絡主題班隊會、全域無垃圾主題班隊會、“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文明餐桌”活動等,鼓勵每一個教師積極參與優秀案例展品活動,并且注重活動的記錄。
3. 在課外多元評價中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我們組織廣大教師進行評課,力爭讓上課、聽評課和說課形成一個立體化的互動協調研究系統,切實達到“一人開課,群體得益”的效果。在評課中,我們堅決摒棄那種為了面子而不說實話的虛假說詞,而是本著為他人負責、為學生負責、為課題研究負責的態度,說真話、表真情、訴實意,力爭讓“評中頓悟、評中提高、評中反思”落到實處。當然,在這種多元評價中,班主任能力的提升、教育哲學的重構、專業化的發展也就在情理之中。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路徑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 GS[2018]GHB1380)
編輯:陳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