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關鍵詞】 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人際關系;教學手段;學習習慣;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056—01
新課程改革中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情感。隨著學生年齡的變化,學科知識、能力的要求不斷變化和提高,進而產生了愈加明顯的“兩級分化現象”,一批在學校、教師、家長眼中對學習持消極態度、學習興趣淡薄、對學習缺乏信心的學困生,嚴重地影響著高中英語教學活動。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就要從探究導致英語學困的原因入手,并找出相應的轉化策略。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培養情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學困生并非自然固有。有的因學法不當,想學而學不好;有的由于家庭、社會等引起情緒波動而產生。他們在學習上掉隊了,在思想上和感情上感到自卑,可他們也希望與老師建立一種朋友關系、師長關系。情感具有遷移作用,親其師,則信其道。學生對老師的情感能改善學生對所學學科的傾向性。只要師生建立起相互信賴的感情,學生對老師所提出的要求就容易接受。因此,教師要善于與學困生交流,并引導英語好的學生與他們結交朋友,通過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對他們進行教育,在良好的環境中使他們的心理上發生變化,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并使這種關系成為他們思想上、學習上最直接、最經常的影響源。同時,教師也要擺正自己的地位,不可高高在上,使學生敬而遠之。要與學困生縮短距離,做他們的良師益友,使學困生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提高學習自信心。
二、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英語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英語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如,利用圖片、幻燈、實物作教具進行直觀教學,教唱英語歌曲,觀看英文電影,則可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情趣盎然,教學效果顯著。這是新課標對英語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英語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應試教學課堂中總是教師唱主角,講語法、句型、知識要點,學生只能乖乖地坐在下面記筆記,總是被動地接受。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個可操作的平臺。
三、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 做好筆記。上課時,不難見到學生們在匆匆忙忙地記筆記,但當我們去查看筆記時,就發現問題了,尤其是學困生的筆記。首先是沒有專門的筆記本,通常是需要做筆記時順手抓到什么就記在什么上面。一兩天之后想再翻查一下某一內容,完全不知記于何處。其次是筆記內容零亂,沒有進行歸納整理,關乎一個內容的筆記常分置若干處,以致查無所從。最后是只記詞匯用法,不記例句。對于一些有悖于漢語表達習慣的用法,若沒有例句加以輔助,回頭復習筆記時自己也看不明白了。
2. 杜絕題海戰術。我們會看到許多學困生是很勤奮的,不停地買題刷題,其結果卻差強人意。主要是因為他們不去深究題目背后所考查的知識點,往往題目稍作改動,對于他們來說就又成為新題。所以,我對他們的要求是:做一道題就要做透,明白這一題在考查哪種知識。我會根據不同難度的題目讓相應的學生上來講題,講出思路,講出考查點。即使有時學生給出了錯誤的答案,只要闡明自己的理由,我也予以表揚。我要求學生去尋求思路,杜絕題海戰術。
四、抓住學科特點,采取科學方法
英語教學本身包含著許多枯燥的因素。如單詞、短語、句子和課文的記憶,都需要學生重復地讀,重復地背,而這對于那些貪玩懶惰的高中英語學困生來說,無疑是一件令人頭疼的“苦差事”。而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能使他們取得更快的進步,為此,教師應該告訴他們怎樣才能培養自學能力,怎樣預習,怎樣復習,怎樣記憶單詞,怎樣掌握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巧……只有當學困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他們才能學有成效,才能建立學習的自信,才能堅持學好英語。否則,他們就難以經受挫折,最終導致厭學、棄學。
同時,還應該教他們構詞法,鼓勵他們運用一些簡單、有趣的方法來記憶單詞。此外,還可以針對詞匯做一些相關的練習。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是理解和獲取信息以及跨文化交際的一大障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增強他們對不同文化差異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對相關語言知識點加以記憶會更容易也更實用。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