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李莉 孫曉玲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文化在小學生知識結構形成中的重要性。小學語文學科是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科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部分,更是能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健全完整人格等方面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經典誦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 ?經典誦讀 ?語文素養 ?價值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039-02
一、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認知、文化底蘊比較薄弱的階段,加強語文經典篇章的誦讀教學,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開闊學生的文化視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經典閱讀篇目都會配有彩色插圖,這樣就會特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習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聯想能力。教師在經典誦讀篇章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由創設誦讀情境導入經典篇章的學習中,比如在學習柳宗元的《江雪》時,教師可以把“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場景用多媒體展示出來,經典的詩句配上優美的畫面,讓同學們身臨其境的體會:一位老漁翁在白雪茫茫的寒冷江面上獨自垂釣的情境,引導學生感受老漁翁無所畏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和不向黑暗勢力屈服的堅強意志。
二、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識字能力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習任務,學生的識字能力是學生誦讀經典語文篇章,學習其他語文知識學習的前提,學生學會識字的本領其實也就掌握了閱讀的一個重要的工具,有了這個工具學生就能夠學習各種語文材料。然而,如何做到讓當代小學生較好較快地提高識字能力,經典誦讀便是獨一無二的選擇。這是因為經典文章在各種語文材料中具有較高的出現頻率,而且在經典誦讀中,學習知識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有機結合在一起,對提高學生的認字能力有著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比如通過《三字經》《唐詩三百首》等傳統的經典作品的學習,學生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識字數量,提高識字認字的能力。
三、幫助學生提高智力。
有生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兒童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段是8-13歲,在此階段,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因此,這階段被稱為最經濟、最高效的學習時期。這個記憶階段引導學生誦讀最經典的文章,不僅是對學生較強記憶力的培養,也對之后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課本中節選了很多經典的詩歌和浪漫的散文,這些經典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大都意境優美,給閱讀者讀后腦海中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小學生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大幅提升的黃金階段,這就要求教師在經典篇目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結合所學內容給學生留充足的自由想象空間,讓學生在不偏離作品的主題的前提下,對文本大意進行合理的想象,從而啟發學生開發自己的發散性思維,真切體會作者所描繪的意境,感受作者傳達的思想情感。但是小學生的想象力畢竟是有限的,在鼓勵學生進行合理大膽的想象時,教師應該先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想象方法。比如:學習《烏鴉喝水》這節課時,教師可以提一些學生只要稍微動動腦子就會有答案的問題,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暢所欲言,如“除過用文章中向瓶子里叼入石子這個方法外,烏鴉還可以用什么辦法喝到水”或者“為什么將小石子投入瓶子里就可以使水面升高”等問題,在教師的鼓勵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使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通過經典文學作品中主角與配角的對比,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經典文學作品都是文學寶庫中的精華和珍品,是經過許多學者以及教育專家經過反復推敲而篩選出來的,這些作品集中體現了人類自古至今所推崇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和審美觀,同時,這些文學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強烈愛國情,可以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對理想信念執著追求,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頑強生命力,會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弘揚真、善、美。但這種思想意識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形成的,它不僅僅依靠教材上的文本文字傳遞知識,也有賴于教學過程中教師潛移默化的引領作用,經典作品的誦讀正是培養學生奮發向上思想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誦讀經典的文學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之,經典誦讀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閱讀內容,在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其健康成長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家長等要清楚地認識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的道德品質教育作用和審美教育價值,小學的語文教學應該最大限度地利用古典文學的資源,高度重視經典文學的誦讀,穩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以后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海琴.《經典誦讀與小學生語文素養培育的實踐研究》文教資料2012
[2]劉曉.《如何引導學生“素讀”經典》學前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