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成斌
【摘要】小學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才能實現穩步升高,而這一基礎構建的關鍵在于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于小學生英語教學的要求,已從以往的“考試拿高分”,轉變為注重學習思維,提高實際運用能力,促進全面發展,逐漸培養成今后社會中所需要的人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們也逐漸從以往的應試教育模式中脫離,轉變為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即從培養核心素養的意義著手,探討如何實現有效的核心素養培養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 ?核心素養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111-02
英語核心素養,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直接反映了教學質量的高低。其目的在于通過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培養他們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從而能自覺運用英語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培養核心素養的意義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根據新課改的表述,分為語言及交際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基本囊括了英語學習和運用的各個方面,是促進這個階段孩子們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根據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應讓孩子們掌握聽、說、讀、寫四大能力,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促進團隊意識,培養心智、思維、品質,在學習過程中感悟人生道理,并具有創新意識。在這一培養過程中,首先需提高學生對于信息的捕捉能力,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處理,并內化至自身的知識體系。其次,需要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脫離以往死記硬背、人云亦云的學習方式,而是能對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自發的思考,形成獨特的認識,習慣于多發現問題并自行解決問題。再次,就是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使其擁有正確的三觀,有較強的團隊協作意識。上述這些,對于學生們在今后的學習及個人發展上,均有重要意義,能促進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2.核心素養培養途徑探討
2.1培養英語語感
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運用,這就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教師可以通過舉辦教學活動,也可以通過進行小組教學來促進學生們展示自我、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運用能力。在教學活動的實施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他們的個性化差異來進行設計和引導。教師可以開展課前英語小演講,讓學生們輪流參與,自行選題,在上課的前幾分鐘到講臺上進行英語主題演講或故事講述,通過讓學生的自我展示,滿足他們的實際心理需求。在小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去完成某一篇課文的表演,也可以設置對話情景,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在英語口語交流中完成這一場景的演繹。
2.2構建趣味課堂
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發揮創新精神,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料來豐富教學,并需要優化課堂結構,探索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將其融入到教學手段中,構建趣味課堂,讓學生們在興趣驅動下主動提高學習積極性。如學習“Whats this”句型時,教師可以手持單詞卡片,讓學生們以競答的游戲方式進行回答,答得又快又好的學生可以被獎勵卡片,在接受獎勵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說“Thank you”來更好的掌握這些句型的適用語境。
2.3提高語用能力
語用能力需要在不斷的對話練習中才能逐步獲得提高。其中,最便捷的對話練習便是在同桌之間。教師可以首先確定一個主題,讓每一對同桌來用英語完成相關會話。比如在學習《My Family》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同桌互相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家人,包括有哪些家庭成員,這些家庭成員給自己的印象,各自的愛好等等。學生們在開口說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不知道如何表達的句子,這時,老師再加以指導,可以讓學生慢慢熟悉在不同的情況下應該如何表述,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
3.小結
總之,英語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打好英語基礎,提高小學生英語使用能力的關鍵。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發揮創新精神,通過充分利用教材,構建趣味課堂,加強會話訓練等方式,鼓勵學生開口說,從而促進英語語感的提升,進而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龔亞夫.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實現發展學生核心素養[J].小學教學研究,2017(7):18-21.
[2]陳勇.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讀寫算 (教育教學研究),2015(40):30.
[3]肖卓敏.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8(02): 149-152.
[4]陳蓮英.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品格培養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16(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