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花
【關鍵詞】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素養;現實生活;自主性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146—01
語文教學擔負著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任,而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果卻不容樂觀。例如,有的教師嫌綜合性學習耗時費力,要么以抄抄寫寫代替,要么干脆不上,改為布置家庭作業;還有的教師簡單地把綜合性學習上成了口語交際課或作文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應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強調學生的合作精神,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開放多元,拓展學生學習空間。”這為我們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指明了方向。
一、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
每個人都離不開現實生活。那些貼近學生生活的人、事、物,有時候比書本更能激發和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1.綜合性學習要與學校生活相聯系。很多學生喜歡學校生活。學校里每天發生的事情,對學生而言不但有趣,而且難忘。如果將這些事引入到學生的語文學習中來,就會成為學生取之不竭的寫作源泉。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創造“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情境:如,課前學生的即興演講、班委選舉時的自薦演講等,都能使學生將學習與學校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樂趣。2.綜合性學習要與社會生活相聯系。學生的生活離不開社會,教師要有意識地利用當地的風光物產、名勝古跡和風俗民情,因勢利導開展各類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如,過年時,讓學生去搜集對聯,了解民俗文化;學習了《這里原來是一座村莊》后,讓學生先進行調查,然后寫《家鄉的變遷》的作文,給學生帶來說和寫的沖動與實踐。3.綜合性學習要與家庭生活相聯系。家庭是學生除學校之外最主要的生活場所。這是學生的一筆寶貴的學習資源,粗心的學生往往容易忽略家庭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細心觀察、用心感受。如,家長們有做服裝生意的,有做蔬果生意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寫有關服裝、水果方面的文章,或者幫助父母設計廣告詞等等。這樣,就把家庭生活與學生的語文學習聯系了起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4.綜合性學習要與大自然相聯系。大自然是學生最好的學習課堂。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擁抱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趟過小溪,穿過田野、森林,和小兔賽跑,與小草對話,讓疲憊的身心得到調節,既陶冶了情操,又豐富了精神生活。
二、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新課改的目標之一,要通過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在探究和研究的過程中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1.挖掘資源,啟發學生自主選擇活動內容。酒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學習完“家鄉”這一單元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走進酒泉”這一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們根據自己的不同愛好,自由分組,組成酒文化組、玉石文化組、名勝古跡組,絲路文化組,自主搜集資料,并邀請家長共同實地考察,感受酒泉的地方文化。由于活動內容是學生自主選擇的,因此,培養了學生對綜合性學習活動濃厚的興趣。2.發揚民主,引導學生自行設計活動方案。活動能否順利開展得益于有沒有完善的活動方案。在進行上述“走進酒泉”的活動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首先自定活動方案,然后征求教師、家長意見進行完善。由于方案自定,學生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活動收到了預期效果。另外,在分組時,要讓每組的力量盡量均衡,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
三、綜合性學習應拓展學生學習空間
語文教學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教師要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引導學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1.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如,學習《走向奧運》這篇課文,指導學生在課外查閱關于奧運的知識,出一期有關奧運的手抄報;學完《草船借箭》等名著改編課文后,直接推薦學生課外閱讀原著,通過開展班級讀書交流會,擴大學生閱讀量。2.優化校本資源。利用“經典詩文誦讀”,在學生中間開展詩文誦讀、鑒賞、詩配畫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文化資源的調查、參觀,學生在調查、參觀、表達、交流中提高了語文素質。3.加強學科間的融合。學習《唱臉譜》一課時,讓學生學唱歌曲,配樂演唱。然后選課文中自己喜歡的人物,臨摹插圖給人物配上臉譜,課外學唱京劇,最后進行展示交流,這樣的實踐活動把語文與美術、音樂有機結合了起來,學生參與其中,其樂融融。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