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軍軍
【關鍵詞】 數學教學;微課;運用
【中圖分類號】 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162—01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形式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課堂教學中,它將多媒體與互聯網的優勢相結合,以短視頻為載體,記錄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某些知識點講解錄制的教學過程。實踐證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微課,可以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運用微課,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學習效果不言而喻。而在教學中,適時利用微課,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師生互動,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教學“角”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利用一個簡短的微課視頻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角,如三角板、小彩旗、三明治等一系列帶角的物體。多彩的圖片、直觀的視頻,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視頻的結尾,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能想象一下‘角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自由想象與討論的時間,然后通過另一個微課小視頻為學生播放一些沒有角的建筑、物體等圖片,用直觀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實踐證明,這樣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微課,突出教學重難點
每節課都有教學重點,而這些重點往往也是教學難點,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是當前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而將微課引入數學課堂,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微課選用的內容不僅是教學重點,而且它指向明確、主題突出、比較完整,有較強的針對性。因此,將微課引入課堂教學能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好微課展示的時機,使之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比如,教學“雞兔同籠”一課,筆者就利用微課展開教學:先將掌握了的方式進行回顧,然后對“抬腳法”進行了解,最后將新解法介紹給大家。這個微課視頻只有短短6分鐘左右,但是因為動畫演示非常生動有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雞兔同籠最有效、最方便的解決方式。
又如,數學中還有一些類似“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這樣的抽象知識,往往是學生不容易掌握的。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演示“扇形的分成越多,所拼出的立體圖形就與長方形更接近”,把抽象變成具體,把靜態變成動態,這樣能更好地突破難點。
三、運用微課,關注學習過程
數學中的一些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尤其一些抽象的幾何圖形,讓學生僅憑教師的口頭表述想象那些實際物體,以及物體的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利用微課,就可以將這些內容很形象、生動、動態地展示在學生眼前,不僅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組合圖形面積”一課,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用“拼”“剪”移”“補”的方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在實際操作后需要一個正面的反饋,因而微課中對于“拼”“剪”“移”“補”每種方法的呈現必須清晰、動態、直觀,從而逐步引導學生感受把組合圖形轉化為基本圖形組合,體驗“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最后,通過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四、運用微課,實現課后輔導
在傳統小學數學課后復習中,部分學生由于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掌握情況不牢固,跟不上數學教學進度,逐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通過巧用微課,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后輔導,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將微課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既能化解一些枯燥且抽象的數學問題,還能通過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等,為數學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把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激發出來,有助于學生開始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得到知識與技能。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