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健 黃登禹 劉太林 韓希鳳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教育改革背景下,生物化學構建高效課堂的對策與方法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案例與理論知識結合、多媒體運用以及優化實驗教學等方法。
【關鍵詞】生物化學 ?高效課堂 ?教學改革 ?對策
【基金項目】天津天獅學院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生物化學(JP2014000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177-01
一、案例與理論知識結合
在運用案例與理論知識結合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的案例為學生呈現出具體化、直觀化的理論知識,便于學生理解記憶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化學的求知興趣[1]。比如可以講解一些有關疾病等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理論知識聯系起來,也能讓學生明確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習價值。同時在采用案例教學法時,應該盡可能選取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并且具有一定啟發性而且學生容易理解,比如在學習蛋白質化學知識中,教師可以聯系胰島素與糖尿病的關系;或者在學習酶原知識中,可以聯系急性胰腺炎的機理,讓學生對酶原知識有全面認識;再比如,學習人體缺乏維生素的狀況,可以聯系到夜盲癥、軟骨病等疾病。通過將理論與疾病聯系一起,與直接講解理論知識相比學生更容易理解。但是在生物化學教材中涉及相關案例知識比較少,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準備,了解于生物化學理論知識相關的疾病案例。與傳統的生物化學課堂相比,以興趣為出發點,對構建生物化學高效課堂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多媒體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筆者通過實踐教學研究發現,案例教學法在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比傳統的教學模式起到的教學效果要好,但是也難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生物化學課程內容單一、圖片講解較少,加上理論比較抽象,這就會增加學生理解難度。在這種教學困境下,多媒體教學方法就成為生物化學課堂上教師普遍采用的輔助教學手段,對構建生物化學高效課堂、改進生物化學課程內容單一等缺陷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教學手段除了可以向學生展示圖片以外,還可以通過音頻或視頻等方式拓展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此外,多媒體在生物化學課堂中的運用,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雙方交流模式,逐漸向三方交流模式發展,即教師、學生以及多媒體之間“互動交流”,共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且主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迎合教育改革的重要體現。并且多媒體在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多參考資源,有助于豐富生物化學教材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針對比較難懂的生物化學理論知識,還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講解,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化、直觀化。比如,在學習蛋白質合成過程知識中,合成過程比較抽象復雜,如果教師采用動畫播放的方式,可以直觀化展現蛋白質合成過程,方便學生理解。
三、生物化學實驗方法與技術的優化
在構建生物化學高效課堂過程中,針對生物化學實驗方法與技術,也需要進行優化,才能在培養學生實踐操作和綜合能力方面發揮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教育價值。生物化學作為一門生命科學,必須通過科學的實驗操作讓學生深入了解理論知識的原理,并且在生物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助于提升實踐操作能力,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所以在生物化學課程中,實驗教學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是生物學等相關學科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工具。構建生物化學高效課堂,優化生物化學教學過程就需要教師加以重視實驗操作。
目前,大多數院校中生物化學實驗包括驗證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兩種形式。一般情況下,驗證性實驗操作流程簡單,學生也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在一些綜合性實驗中,比如酶提取以及活力計算,實驗操作流程復雜、原理不易理解,往往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望而卻步”的感覺,失去對實驗操作的興趣。
案例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起到了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所以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生物化學理論以及實驗教學需求選擇合適的案例[2]。同時,在實驗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避免用填鴨式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如果學生只能機械式的記憶,很難深刻理解理論知識,久而久之不僅會對生物化學課程失去興趣,而且過分依賴教師的講解,自己不能自主思考,也會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舉例來說,在學習維生素c含量測定知識中,在開始實驗操作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人體缺少維生素c的表現以及相關疾病,然后在列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通過將實驗教學與實踐生活聯系到一起,更有利于學生對實驗理論知識的了解,后續的實驗操作流程也會更加順利。
結語
綜上,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生物化學課程改革是必然趨勢,無論是高職院校領導還是教師都應該意識到構建生物化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并積極改革生物化學課堂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等先進信息技術推進生物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此外,在生物化學課程中,實驗操作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一部分,教師必須給予重視,并且突破傳統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操作模式,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操作能力的培養,迎合教育改革對于生物化學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妍,張巍,羅軍,等.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為導向的醫學生物化學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0):148-149.
[2]馬強.新形勢下高等專科醫學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初步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2):79.
作者簡介:
孫永健(1983.04-),男,漢族,天津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