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信息化時代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英語學習成效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對自身學習過程進行監督與控制的一種手段,將其應用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通過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意識,合理制訂學習目標計劃,自我管理監控,自我評估,全面知悉高職英語的學習目的、任務、計劃,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英語學習成效。
關鍵詞: 元認知策略 ? ?高職英語 ? ?自主學習能力
受以往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職學生長期以來的英語學習過于依賴教師。隨著“互聯網+”教育的迅速發展,元認知策略的應用有了肥沃的土壤。高職院校將元認知策略與英語教學緊密結合,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促進自主學習能力提升,顯著增強英語教學效果,推進教育國際化。
一、現狀與困境
改革開放40多年,新時代的高職學生熟悉各類電子產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處理能力。高職學生通過智能手機進行網上信息瀏覽、檢索,由于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意識較低、教師推行元認知策略力度不足,英語學習存在一些障礙。
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高職英語和中學英語學習模式有所不同,學生不能及時轉變觀念,致使自身能力和學習目標不能有效定位。同時,高職學生詞匯量不足、語法不通、聽力欠缺、語音語調不準,薄弱的英語基礎加上長期缺乏語言練習環境,使學生英語學習缺乏信心,不能按照教學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效果自然難以保證[1]。
2.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低。受以往教學思想的影響,一些高職英語課堂是單方傳輸知識,部分學生不明確學習目標,不能在目標導向下實施自主學習和自我管控,部分教師不能銜接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部分學生雖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但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學習進度不易自行把控,自主學習效果不好。
3.教師推行元認知策略力度不大。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應主動引導學生將元認知策略運用到自主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制訂合適的學習計劃。事實上,教師學習策略傳授動力不足,一方面是學生自主學習不能有序開展,另一方面是教師對元認知策略不夠重視,亟須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學習策略的應用,提升教學能力。
二、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
1.元認知策略。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于1979年首先提出元認知策略,認為元認知包含元認識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等。在自主學習中,元認知知識體現為學習者對學習任務完成因素的認知,如學習目標、學習能力、學習策略等;元認知體驗體現為學習內容和結果的感官感受,伴隨元認知活動而產生的認知體驗和情感;元認知監控體現為學習者根據知識水平、學習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訂計劃、策略,履行執行、控制、檢查、補救等措施[2]。
2.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環境的支持,自主學習環境的營造是保證學習任務完成的重要保障。當前,學習者在知識學習上處于被動狀態,傳授者更多依賴教材實施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兩者缺乏交流互動,不利于自主學習環境的營造和創新。要加強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必須科學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習者沉浸其中,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3.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融合。“互聯網+”時代營造自主學習環境,加強元認知策略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彌補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空缺,提高學習成效。當前,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的融合可依托手機APP應用,打破時間、地點限制,第一步是指導學習者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第二步是督促學習者計劃的執行情況,第三步是檢查反饋學習成果,反思優點和不足。
三、基于元認知策略提升高職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路徑
自主學習能力貫穿學生的終身發展,能力決定學生發展的可持續性。通過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意識,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計劃,自我管理和監控學習過程,自我評估自主學習成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高職學生具有可塑性,通過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職業發展和終身發展助力。
1.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意識。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意識,知悉元認知策略實質,開展英語自主學習,完善英語知識體系。在知識講解前,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元認知理論制定恰當的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有序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結束后,加強元認知策略運用,系統掌握英語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英語某知識模塊時,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理解列出知識框架,教師制定若干具體的學習目標,并將目標作為行為依據,落實到學生自主學習實踐中,提高學生對元認知策略的認識,切實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2.合理制訂學習目標和計劃。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上起引導作用,通過靈活運用元認知策略,結合學生實情科學制訂學習目標和計劃,輔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朝著既定的方向前行。在課堂教學前,教師了解學生的基礎和需求,制定可實現的自主學習目標。或者從學生學業考試角度出發,確定一段時間內應通過的考試,學習計劃的制訂緊密圍繞考試,監督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方面,教師科學制定學習目標,靈活運用元認知策略,動態調整學習計劃,促使學生高效開展自主學習,完善英語知識體系[3]。
3.自我管理和監控學習過程。自我管理是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規范化管理,是保障學習質量的關鍵;自我監控是自主學習目標實現的前提,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制力,控制自主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教師僅僅起引導和協助作用。信息化時代,學生語言學習能力在于合理運用多樣化的網絡資源,教師應指導學生辨別選擇、實踐運用。大部分高職學生自我管理和監控能力不強,部分自我管理和監控較強的學生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因此學習效果欠佳。自我管理和監控是元認知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以問題為導向及時調整學習計劃,改進學習方法,有序實施自主學習,避免學習目標的偏離。例如,教師通過小組學習、合作學習等模式定期掌握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且學生間的互相學習能增強學習自信心,保障自主學習效益的實現[4]。
4.自我評估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我評估是元認知策略應用的一部分,通過知識掌握情況自行評估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不斷調整學習計劃,為自主學習的有效開展提供借鑒。學生根據預期目標評價自身學習成效和學習策略,將自主評估擺在自主學習的重要位置,有效控制自主學習過程,逐步提高英語素養,不斷提升英語水平。例如,在教學英語口語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客觀評價自己的語音語調、語法詞匯的準確度,看清自身現有英語水平與期望值的差距,完善薄弱環節,調整學習方法和狀態,獲得學習動力;在教學英語聽力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練習英語聽力,科學判斷自身英語學習實踐中的薄弱點,自行反思學習效果,改進學習計劃,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四、基于元認知策略提升高職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成效
1.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更自信。教師作為元認知策略自主學習的啟蒙者,要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通過學生自我監控,促使自主學習成為可能。高職英語的每個章節以結構和功能項目為主題,由聽說讀寫譯等活動任務組成。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將語言知識的傳授轉移到線上,讓學生課前學習知識、收集信息、組織語篇,課堂上鼓勵學生自我展示、交互活動。這種將課堂時間用于語言應用活動和答疑解惑的方式,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式的語言學習本質,讓學生的學習更自信[5]。
2.設計真實的任務,讓學生有話可說。真實的任務貼近生活,實用的教學任務學生樂于表達,學生有話可說就能增強語言交流的動力。作為有效學習的主導者,教師應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生活經歷和英語水平潛心鉆研教學內容,將語言應用和學生生活緊密結合,豐富和延伸學生的生活經歷,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3.正確評估學習效果,讓學生體驗成功。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給學生反思的時間,讓學生對自身學習任務和策略評估打分。制訂的學習目標和計劃,既可選擇基礎技能訓練,又可選擇優勢技能訓練,有機結合學習目標和計劃,反思學習過程中的得失,實現元認知策略在高職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五、結語
面對開放自由豐富的互聯網信息資源,高職學生應充分運用元認識策略提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推進教育國際化。通過培養元認知策略意識、合理制訂學習目標計劃、自我管理監控、自我評估等途徑,突破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意識較低、教師推行元認知策略力度不足的困境,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英語自主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劉豫鈞,高淑芳.移動學習——國外研究現狀之綜述[J].現代教育技術,2004(3):12-16.
[2]賴清燕.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調查與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1):98-101.
[3]雷振龍,王曉暉.高職生英語學習元認知策略使用現狀與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1):131-133.
[4]梁潔.移動學習環境下的元認知作用機制與提升策略——以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88-89.
[5]陳志旗.高職商務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有效性研究[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6):157-160.
基金項目: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2016年度立項課題“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創新實踐研究”(課題編號:JSTY206,主持人:洪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