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香
【摘要】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和能力的培養,要讓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主動學習意識,掌握識字學習的規律。本文對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新課程理念 ?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029-02
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打好學生語文基礎的重要教學環節,教師要以新課程教學思想為基礎,以提高學生個人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為目標,高效開展語文識字教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要重視對教學資源的有效拓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同時,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掌握識字規律,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開展學習活動,更好地開展識字學習。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的原動力,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開展高效教學活動。教師要對學生的興趣有所研究,防止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厭惡心理,導致課堂教學活動無法集中精力,影響學習效果的問題。同時,教師還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有效性,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熱情,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后續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一些教學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當中開展知識點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猜字謎,利用學生喜歡娛樂活動的天性和好奇心,使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字謎產生興趣。在游戲當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快樂,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教學游戲的開展能夠很好地緩和語文學科教學的枯燥性,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是非常受到歡迎的。如,在學習卡字時,教師便可以提出一個字謎讓學生來猜:上下合,大家猜一猜這個字是什么?教師提出這一字謎后學生便會開始思考,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自由討論,學生通過討論將會徹底釋放自己的思維,同時也給予學生課堂學習最大的自由性。這時,學生在在討論中將會展現出最大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地與同學進行互動和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將會產生非常多的結果,當討論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將自己討論的結果匯報出來,教師在黑板上進行統計,直到所有的結果都在黑板上寫出來為止。很多的字謎在答案上都不止一種,學生能夠想到的字中也許便會有一些也能夠符合字謎面的。因此教師不應第一時間公布自己的答案,而是應當對所有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逐條分析,對其合理性進行全面闡釋。這樣學生便會清楚地知曉為什么自己的答案不對。最后教師再公布自己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在游戲中更好地開展生字詞的學習,同時還能夠對學習過的字詞進行有效復習,并拓展這些字詞的應用,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些字詞。通過這一字謎,學生會對“卡”字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記住這個字是由一個“上”字和一個“下”字組合而成的。
總之,在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后,教學效果也將得到有效提升。
二、拓展識字空間
對于字詞的掌握上,一般要求低年級學生能夠掌握1600到1800個漢字,而教材當中每篇課文后面要求掌握的漢字并不能滿足這一教學要求。因此,教師要在日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需要對教學工作進行拓展,充分利用所有能夠使用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識字量,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識字的意識。漢字是我國的官方用字,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要將生活當中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幫助學生認識更多漢字的同時,使學生更好地觀察生活。教學工作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當中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教師要對其給予重視,調動學生觀察生活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認識更多的生字。這樣便能夠有效實現學生識字量的拓展,能夠為學生的日常閱讀打好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實踐性的識字作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尋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生字,可以是學校的標語、橫幅或者各種展板上的字,也可以是商店的各種招牌,街邊的各種廣告或者是產品包裝上的字。只要是學生并不熟悉,或者學生不認識的字都可以將其記錄下來。學生可以向家長尋求幫助,可以自己嘗試查字典,也可以將其帶到課堂當中與同學和教師一起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這些生字讀音與意義。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將自己收集到的生字與同學展開交流和討論,彼此交換自己找到的生字,分享這些字的讀音、意義和寫法。教師最后進行匯總,并針對這些生字展開教學。這樣既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識字量,也是對學生完成作業的一種肯定。教師講解學生自己找到的生字的過程便是對學生完成作業行為的肯定,為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要鼓勵學生尋找更多的生字,更好地促進學生識字能力和意識的成長。
三、指導學生識字學習規律
識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記住生字的字形,同時還要讓其記住這些生字的字音和字義,掌握這些生字的使用方法。學習大量的生字對于學生的記憶工作來說無疑是非常枯燥和困難的,學生若想準確記憶,便需要進行一定量的練習。很多學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錯誤,產生記憶混淆或者記憶不清的問題,這不僅是練習量不夠導致的問題,同時也是由于學生沒有掌握好識字學習的規律。每一個漢字都有自己的字義、字形和字音,這些特征都有規律可循。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這些規律和關系,幫助學生在記憶生字的過程中練習規律的應用,形成更加有效的記憶,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應用這些規律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不斷地印證和總結相關規律,提高自身的識字能力。
例如,在學習“明”字時,教師便要先將這個字的寫法和讀音教給學生,之后便要對這個字進行深入講解,分析明字的構成方式。從字形上進行分析,明字是由日字和月字兩部分共同組成的,其中日代表著太陽,月代表著月亮,而太陽與月亮都是明亮的,能夠發光的。因此當太陽與月亮同時存在時,它們所構成的明字自然便是代表著明亮。與“明”字相類似的漢字還有很多,我們將這樣的漢字成為會意字。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便能夠對“明”字產生良好的記憶,對其字形與字義實現了有效掌握。教師在教學中要對這樣的規律進行經常性總結和講解,使學生能夠逐漸地掌握越來越多的漢字規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分類的方式,根據漢字的特點進行規律的總結,有效開展教學工作,如根據偏旁部首進行規律的總結:三點水旁的漢字在意義上都有著共同點,那便是都與水有關,如:海、河、洋、江等等,教師可以對這類漢字在黑板上進行大量的列舉,讓學生尋找這些漢字的共同點,對這些字的規律進行總結。學生通過觀察會發現這些字都有三點水旁,之后教師便可以對這些字的含義進行解釋,讓學生明確地了解到這些漢字都是與水有關的漢字。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識字效率。
結束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在開展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核心,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工作,堅持生本理念的應用,不斷培養學生的個人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學習意識。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能夠減少對語文學習的厭惡感。教師要重視對教學資源的應用,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生活進行觀察,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參考文獻:
[1]林澄.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5(8):46.
[2]烏日娜.人教版《語文》教材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研究——以海區二小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李爽.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研究[J].寧夏大學,2013.
[4]劉海龍.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才智,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