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 ?要: 本文針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簡述了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含義,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學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的重要意義及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核心素養 ? ?高中政治 ? ?政治認同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前素質教育下的重要目標,也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人才的重要教學策略。就當前高中政治課程來說,除了在課堂上以教材為主展開的理論知識傳授教學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理性精神、法制意識、公共參與能力等,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正確思想觀、價值觀的人。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含義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適應社會發展應該具備的品格和能力的綜合。具體到學科教學上,學科核心素養就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后,應該擁有的帶有學科特點的品質和能力。如高中政治課程,通過政治學習,學生應該具備政治認同感,也就是擁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發揚祖國精神的價值觀;具備政治核心素養還應該具備理性精神,也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把握社會發展規律,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具備法治意識,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并積極參與到法制國家建設中,遵紀守法,正確行使權力,自覺履行義務;具備公共參與能力,主動參與到社會事務、社會活動當中,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建設,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做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
二、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
現代教學要求把學生培養成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具有完整人格和社會能力的人,在核心背景下開展教學,順應當前教學要求,是培養學生必要品格和能力,適應社會的必要條件。在核心背景下開展高中政治課程,在傳統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社會進行更多、更深層次的思考,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三觀,具備足夠的政治認同感、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及公共參與能力。在發展社會中越來越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越來越需要培養有思想、有社會參與能力、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學生,高中政治課程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政治課程教育尚存問題
(一)教師還沒認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核心素養概念正式提出還沒多久,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某些高中教師還沒引起重視,在教學中沒有將核心素養培養任務進行貫通,針對教學內容沒有合理穿插核心素養培養內容,以至于學生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接受政治知識難以形成該有的政治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不是學習思想,以至于教學內容安排還是以強化學生的政治理論知識為主。
(二)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在政治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直接決定核心背景下的政治教學效果。當前存在政治教師不能科學理解政治核心素養的含義,不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培養要求科學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式,導致核心背景下的政治教學效果甚微,學生接受不到政治核心素養的相關培養,難以具備政治核心素養。
(三)學生存在一定的問題。
受傳統灌輸式教學影響深刻,在學習中學生比較缺乏積極性,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教學改革下的教學課堂,針對教師的教學安排,學生參與積極性有待提高,與教師之間的配合度有待提高。
四、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高中政治課程教育的方法
(一)強化文化知識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政治文化基礎。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打下良好的文字基礎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只有在足夠的知識基礎下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格和能力。核心背景下的高中政治需要政治理論知識傳授和核心素養培養兩者兼顧,教師不能忽略學生政治文化知識掌握。政治是文科學科,涉及大量背誦,學生比較反感枯燥乏味的大量背誦,針對政治知識點常常存在記憶模糊、難以背誦、不去背的情況,教師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嚴格監督,在教學中必須針對學過的知識點定期考察,加深學生的記憶印象,另外需要傳授給學生一些記憶方法,比如針對難記的知識點,采用小本摘錄下來,方便攜帶,有事沒事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先使眼睛形成記憶,再使大腦形成記憶。總之,教學中針對政治文化知識的掌握,教師不能馬虎,必須做好嚴格監督和指導。
(二)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因為受到傳統灌輸式教學的影響,大多數學生缺乏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盲目記筆記,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不能正確認識,不能形成自己的獨特學習體系。教學改革要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要培養學生獨自思考、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多設置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例如設置課堂教學提問,讓學生針對課堂學習主動提出疑惑;例如,設置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學習氛圍內學習,刺激學習積極性;例如,設置師生角色互換的游戲,針對某一堂政治教學,學生在講臺上授課,教師坐在講臺下聽課,使教師明白學生的學習特點,使學生明白教師的教學特點,促進雙方自我完善。另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進行一定的指導。
(三)合理安排課堂內容,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感。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教師需要提前準備資料,堅持在每次政治課堂教學進入主題之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差不多五分鐘的時政播報,讓學生始終關注政治熱點,對國家政治形成認同感;第二,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己,仔細研讀教材,抓住教材中能夠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感的內容,在教學中借助教學內容重點講解,強化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比如針對高中不同階段的政治課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科學篩選其中內容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生產與經濟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都是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感的教學內容,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促進共同發展等也是培養學生認同感的重要內容;有時還可以安排政治選題,讓學生積極討論,分析問題,體會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優越性。
(四)善用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
針對學生理性精神培養,教師可以利用辯論教學。例如,針對每一單元的政治學習總結,在學生進行單元知識點整理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學習上存在的疑惑點組織辯論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科學的分析、思考能力。例如,針對是精神決定了人們的物質,還是物質決定了人們的精神的問題,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歧義,可以組織一場辯論活動,學生分為三撥,論點正反方及裁判方,教師則作為主持人,按照相關步驟進行。在正式開始辯論活動之前,學生查閱大量資料,互相討論,科學分析。在辯論互動中,正反雙方思想碰撞,使學生在實踐中對問題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對問題具備更加理性的分析,對自己思想上的錯誤能夠理智反思。
(五)把握教材內容,善用多媒體教學。
在政治教學中,教師除了仔細研究教學內容,發現其中的核心素養元素,在教學中重點講解,引導學生感悟相關思想之外,還需要善用教學工具。多媒體作為現代教學的有效工具,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教學資源,在政治教學中可以結合多媒體,播放一定的視頻,搜索一些新聞信息等,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政治、認識社會。例如,在法治意識培養上,教師需要善用法律案例,引導學生分析,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或者播放法律相關視頻,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例如,《經濟生活》中涉及法律的內容,“征稅和納稅”一節學習中,教師可以在備課的時候準備有關偷逃稅款的案例,然后在課堂教學上利用多媒體軟件播放出來,幫助學生樹立依法納稅、做個合格守法公民的基本法律意識。
(六)組織一定的社會實踐,增加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政治教材涉及培養學生公共參與能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內容,教師除了需要在相關教學內容上特別關注,設置一定的課堂教學活動之外,還需要讓學生走出教室,進行社會實踐,通過真正的社會實踐,體味社會責任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員,有責任參與到社會建設中,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走進社會實踐,教師可以這樣做:向學生表明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意義,在得到學生積極響應和學校允許情況下,教師利用周末時間帶領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例如到福利院或者孤兒院做活動,或者幫助環衛工人等,活動結束之后,進行個人感受總結,教師科學評價,指出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學生行為肯定的同時,指出某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以便學生明白如何正確參與社會,如何正確建設社會。另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參加實踐活動到了社會責任感,體會到了自己有義務建設和諧社會,體會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
五、結語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課程教育,一方面需要強化學生的文化知識,另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用教學方法,把握教學重點,科學設置教學內容,將多媒體設備充分利用起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另外,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之,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學生積極配合。
參考文獻:
[1]李永芳.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18).
[2]張建國.芻議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政治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8(09).
[3]郭自青.對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方法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