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鳳
摘 要:為實現(xiàn)同一目標由兩人及以上個體所共同進行的行為即為合作,這是個體之間進行團隊性交流的一種形式,也是人際交往之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幼兒教育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幼兒間的合作即是在學習生活之中積極參與,探討、思考、協(xié)商解決問題,彼此溝通,增進感情以及關系,在互相配合之中實現(xiàn)同一目標。從這一角度來說,構建游戲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能夠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之中與同伴進行交流溝通,增進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 構建游戲; 合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3.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5-073-001
合作是幼兒應當具備的一項基礎素質,也是時下幼兒教育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出于對幼兒行為習慣的考慮,他們偏向于在各種游戲之中進行學習,而構建游戲則是幼兒普遍喜歡的一項游戲。且構建游戲的可塑性很強,能夠在不同場合、不同類型、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教育之中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簡而言之,構建游戲能夠極大的提升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相關知識,促進幼兒實踐操作能力以及想象力的提升,讓幼兒更加樂于與同伴進行交流溝通,從而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構建游戲于幼兒合作教育中的特點
大班幼兒的年齡在五—六歲左右,且以獨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備受長輩的寵溺,故而往往自我意識較強,且存在著自私、孤僻等不良性格;在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之后,由于內(nèi)向或是嬌生慣養(yǎng)等問題,這部分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的欲望并不強,不過這也是幼兒缺乏合作機會所致,長此以往,幼兒的合作能力自然得不到成長。
從構建游戲的角度出發(fā),幼兒的合作性質突出體現(xiàn)在積極的行為之上,而一般的自主游戲,幼兒的合作性質則多趨于消極的行為,這也意味著在積極行為的塑造之上,構建游戲要顯著優(yōu)于自主游戲。此外,從積極參與合作的幼兒性別因素上進行分析,女孩的合作意識、傾向、能力均要高于男孩,這可能與女孩溝通能力更強有關,一般情況下,女孩較之男孩更容易產(chǎn)生積極的合作行為,且表現(xiàn)更佳,合作成果更為突出。再者,在合作過程之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即是幼兒之間意見的不統(tǒng)一,具體表現(xiàn)在彼此吵鬧不休、發(fā)生小沖突、互不理睬等等。
二、構建游戲提升大班幼兒合作能力的策略
(一)重視游戲前的引導
興趣即良師,通過構建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亦是如此,惟有在充分激發(fā)幼兒興趣的基礎之上,方能順利展開后續(xù)的教學活動。舉例而言,在幼兒進入構建區(qū)之前,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具有合作意識的故事、兒歌來引導學生心中的合作意識,讓學生明白合作實現(xiàn)目標的價值,促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與他人進行合作的欲望;再者,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能自行選擇進行合作的伙伴。這是因為如果學生沒有自行選擇伙伴的機會,而是被強硬的劃歸到某一組中,那么其合作意識可能有所缺乏,甚至在構建游戲的過程之中發(fā)生獨斷獨行,吵鬧不休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給予學生自行選擇合作伙伴的機會,既是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也是提高學生合作積極性的一大途徑,并有效降低了游戲過程之中發(fā)生矛盾的幾率;再就是合作規(guī)則的制定以及角色的劃分。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制定合作的規(guī)則,比如在游戲過程之中應當如何彼此協(xié)作,團結互助。并對學生在游戲之中的角色進行劃分,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專長,明確學生在游戲中的角色。
(二)適時介入
目前,教師是否應當介入其中,又該如何對學生進行指導,是構建游戲過程之中的一大問題。一般而言,在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中時,教師原本不宜介入其中,只須在旁進行維護即可。不過,當幼兒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教師則應當適時介入,例如幼兒膽小、內(nèi)向不敢與同伴進行合作,或者不知該如何進行操作,伙伴之間發(fā)生矛盾等等,這就是教師介入的時機。
(三)多元化評價
評價是構建游戲之中必不可少的一大環(huán)節(jié),在游戲結束學生大多渴望著教師做出評定,這也是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從評價形式上進行劃分,大抵可以歸結為幼兒評價,以及教師評價兩種。首先是幼兒評價,即是幼兒出于自愿,對自己以及伙伴的合作過程、成果進行評價,同時也樂于對其他組別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通過上述評價方式,能夠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取長補短,讓學生汲取更多優(yōu)良的合作模式以及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其次是教師評價,教師應當對在構建游戲之中表現(xiàn)出突出合作能力的學生進行表揚,并對合作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鼓勵,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委婉指出其不足之處,并提出具體的要求以及希望。
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之中,我們之所以將合作教育視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那是因為我能夠切實意識到如果一個兒童無法在最適宜的年紀學會并掌握合作之道,那么它注定會邁向孤僻、冷漠、自私的道路,并由此產(chǎn)生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緒,這對于幼兒一生的發(fā)展而言是有著難以估計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我們在結合幼兒天性以及行為習慣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以構建游戲來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讓學生明白合作益處的同時,產(chǎn)生合作的欲望以及意識,逐步擺脫驕縱自大、自私自利、孤僻冷漠的缺點,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靜.在游戲中合作,在合作中成長——在建構區(qū)中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J]文教資料,2018(08):235-236
[2]王麗萍.大班幼兒合作交往行為的引導和培養(yǎng)——以角色游戲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0):225
[3]曹遠芳.淺談在游戲中如何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合作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1):226
[4]李林燭.大班幼兒游戲活動中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